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产业链】中国卫星通信产业链概况以及部分企业优势分析

卫星通信是地球上(包括地面和低层大气中)的无线电通信站间利用卫星作为中继而进行的通信。

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卫星通信行业现状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预测报告(2022-2029年)》显示,从上游市场来看,卫星通信产业链上游有卫星配件、卫星运行及测控等;中游主要是产品集成,包括数据产品、通信软件平台及通信网络设备等。

产业链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产业链上游市场

卫星通信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为卫星行业,其中代表企业有航天科技、航天科工、中国卫星、银河航天、欧科微、纳微星空、航升卫星等。

国内上游市场重点企业优势分析

企业

优势分析

航天科技

资质优势:唯一拥有生产固体运载火箭核心技术和资产的企业,在“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的发射过程中承担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置入北京发射系统工程技术分公司的全部资产和KT-1固体运载火箭陆基发射技术

研发优势:共申请专利90(其中发明专利申请41,45.6%),获得发明专利授权25项。

中国卫星

技术优势:成功开发了CAST10CAST20CAST2000CAST3000CAST4000等多个具有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的小/微小卫星公用平台,

研发优势:研发和产业基地主要分布在北京、深圳、天津、西安、烟台等地。

人才优势:从业人员达4100余人,已建立形成了以高科技人才与经营管理人才为主的专业人才队伍。

航天电器

技术优势:拥有绞线式毫微接触件自动化制造、刷状接触件制造、毛纽扣制造、宇航级产品制造、微特电机制造、光电模块制造等国际先进制造技术。在复合材料电镀、激光封焊、玻璃陶瓷烧结、高致密性镀金等技术领域具备国内领先水平。

研发优势:在连接器、继电器、微特电机等中高档机电组件领域掌握大量核心关键技术。累计获得专利授权1,003,其中:发明专利272(含国防专利)

国博电子

技术优势:承担了多项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射频微波集成电路专项和产业化项目,拥有100余项自主知识产权。

资质优势:按照现代化管理模式打造企业,已取得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装备承制单位资格证书、三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等证书。

研发优势:基于自主核心技术,国博电子形成了系列化的砷化镓化合物半导体产品。国博电子射频芯片主要应用于移动通信基站等领域,产品技术水平属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产业链中游市场

目前我国通信软件平台市场上有中国卫通、达华智能等一批优秀企业,通信网络设备行业优秀的企业有华力创通、震有科技、海能达、七一二等。

我国通信软件及设备市场重点企业优势分析

分类

企业

优势分析

通信软件

中国卫通

规模优势:中国卫通运营管理着15颗优质的在轨民商用通信广播卫星,覆盖中国全境、东南亚、南亚、中东、非洲以及欧洲和太平洋地区。

服务优势: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可靠的测控系统、优秀的专业化团队、卓越的系统集成和7X24小时全天候高品质服务能力

资质优势:凭借丰富的运营经验和良好的客户口碑在国内市场中占据着绝对的竞争优势 ,其市场占有率达到80%

达华智能

渠道优势:销售网络覆盖全国27个省市,地区以及全世界36个国家和地区。公司在海外市场和部分国内市场采用直销模式,拥有国内客户600多家,国际客户220多个。

工艺优势:自行设计COB模块生产线,掌握从晶圆开始进行前端芯片封装的技术,成为在国内RFID芯片卡厂商中少有的具备COB模块生产能力的公司之一。

品牌优势:具有独家使用权和芯片品牌命名权,以公司注册的“TK”商标命名的TK4100TK9013等系列芯片在行业里有很高的知名度,在RFID芯片卡的天线领域,公司在收发灵敏度等性能上做到行业内领先。

通信网络设备

华力创通

技术优势:拥有已授权的有效专利271项、软件著作权321项及集成电路布图设计10,获中国电子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

震有科技

规模优势:拥有覆盖全球的市场运营体系和技术服务网络,产品已进入亚太、欧洲、南美、中东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电信运营商、政企事业单位、矿山、电力等客户的通信及数字化建设赋能。

研发优势:总部位于深圳高新技术园区,在深圳、杭州、西安设有研发中心,在中国香港、日本东京、菲律宾、印度、阿联酋和孟加拉等地区和国家设有分支机构;

人才优势:人员规模1000余人,研发人员比例超过50%

专利优势:申请超过590项核心发明专利,其中5G专利超过180项。

海能达

研发优势:在中国深圳、哈尔滨、德国成立了三大研发中心,同时建有多个国际领先水平的射频、环境可靠性、交互设计、行业准入测试等专业化实验室,提供一流的国际化的研发平台进行产品的创新研究。

营销优势:销售网络已覆盖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全球1000多家经销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已为多个国家的公共安全、轨道交通、共用事业、工商业等领域提供了累计千余张专业通信网,600多万专业用户选择了公司产品。

质量优势:世界一流的制造中心,也是目前全球最大的专网通信产品生产基地,采用全流程自动化的高技术进行产品的生产制造。全球领先的制造技术引入,使公司具备百万级产品的制造能力和成本优势。

七一二

团队优势:拥有一支极具创造力、领导力的经营管理团队和强有力的技术研发团队,核心团队对国内外无线通信行业的发展趋势、技术演进路径、客户内在需求、产业竞争格局有着深刻的认知,同时积累了丰富的研发、生产及管理经验,并取得多项技术成果。

资质优势:拥有完整的科研生产资质;民用无线通信领域,公司获得了中铁检验认证中心有限公司认证等相应资质。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产业链下游市场

目前我国卫星通信市场上有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三维通信、海格通信等一批优秀企业。

我国卫星通信企业优势分析

企业

优势分析

中国移动

规模优势:20226月,入选“2022全球品牌百强榜排名88位。截至目前,中国移动建设开通5G基站超过56万个,规模全球最大。千兆光纤覆盖超过1亿户,数据中心机架超过108万架,智慧中台汇聚共性能力超过230项。

中国电信

规模优势:一家全球大型的领先的全业务综合智能信息服务运营商,主要在中国提供固定及移动通信服务、互联网接入服务、信息服务,以及其他增值电信服务。2020年底,本公司拥有约3.51亿移动用户、约1.59亿有线宽带用户及约1.08亿固定电话用户。拥有覆盖中国、通达世界的现代通信网络,为广大用户提供全方位、高品质信息通信服务。

三维通信

规模优势:新一代iDAS数字分布系统具有全球前沿的核心技术优势,已经规模部署于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日本UQ等移动网络运营商,并批量进入东南亚、欧洲、北美、澳大利亚等国际市场。

资质优势:拥有设施完善的研发和制造系统,通过行业TL9000ISO9000ISO14001OHSAS18001SA8000等体系认证

研发优势:在无线射频领域具有核心研发优势,在中国杭州、北京、西安、深圳、以及美国、加拿大设有研发中心。

海格通信

行业地位优势:行业内用户覆盖最广、频段覆盖最宽、产品系列最全、最具竞争力的重点电子信息企业之一,是国内机构市场模拟仿真系统领导者,是行业领先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供应商。

研发优势:高度重视自主创新,持续保持高比例研发投入,近年来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达15%左右,集结了一支高素质、稳定的科研人才队伍。

品牌优势:坚持走“科技+文化之路引领创新发展,不断深化高科技企业品牌文化内涵,构建了系统的、独特的、有竞争力的企业文化体系,形成了共同的价值导向和组织语言、强大的团队凝聚力和归属感。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YZX)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政策与AI驱动 中国无线充电手机行业迎新机遇 Qi2标准与磁吸技术引领市场迈向新阶段

政策与AI驱动 中国无线充电手机行业迎新机遇 Qi2标准与磁吸技术引领市场迈向新阶段

随着“国补”政策落地与AI手机渗透率快速提升,中国智能手机市场迎来复苏。与此同时,为满足AI高算力需求,手机电池容量与充电功率持续攀升,无线充电技术正从高端旗舰向中端市场加速普及。在Qi2新标准与磁吸技术的推动下,无线充电手机市场迎来新的增长契机。

2025年09月28日
微软、谷歌等巨头竞逐新边疆 我国太空算力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微软、谷歌等巨头竞逐新边疆 我国太空算力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在人工智能时代,算力需求呈指数级增长,而地面数据中心的建设和运营正面临能耗与散热的巨大瓶颈。太空,这一充满想象力的新边疆,提供了破局的终极答案:太空算力。全球科技巨头如英伟达、微软、亚马逊已通过合作发射算力卫星、构建星地协同系统等方式抢先布局。在中国,这一赛道更兼具国家“航天强国”与“数字中国”双重战略的驱动,以及遥感

2025年09月13日
航天测控——卫星市场“生命线” 国内市场活力将被充分激发 民营力量如何应对?

航天测控——卫星市场“生命线” 国内市场活力将被充分激发 民营力量如何应对?

航天测控系统作为航天器的“生命线”,是连接天地与掌控太空的核心基础设施,承担着跟踪测轨、数据遥测与指令遥控的关键职能。随着全球在轨卫星数量爆发式增长与中国空间站常态化运营,测控需求正从国家任务向“国家队+商业航天”双轮驱动模式跃迁。商业公司已在市场化赛道开辟广阔天地,推动行业向高效、智能与服务化转型。

2025年09月11日
数据通信需求膨胀及5G基站建设加速 我国通讯连接器行业迎来发展机遇

数据通信需求膨胀及5G基站建设加速 我国通讯连接器行业迎来发展机遇

随着5G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和数据量生产量扩大,下游市场存量升级的替换需求和新建设施的增量需求共同为通讯连接器行业带来发展机遇。根据数据显示,2019-2021年,我国通讯连接器市场规模从62.67亿美元增长至81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3.91%,预测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95亿美元。

2025年09月05日
我国光通信测试仪器行业迎来发展机遇 未来将向高速率、大带宽方向发展

我国光通信测试仪器行业迎来发展机遇 未来将向高速率、大带宽方向发展

随着数据传输需求增多,全球光模块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光模块市场规模达99亿元,同比增长3.13%;其中以太光模块、连接器、Fibre Channel光模块、电信光模块分别占比59.6%、32.6%、4.7%、3.1%。预计2024年全球光模块市场规模将达108亿元,同比增长9.09%;2027

2025年08月18日
光纤光缆行业:市场需求萎缩和周期性调整下产量减少 本土企业国际竞争力增强

光纤光缆行业:市场需求萎缩和周期性调整下产量减少 本土企业国际竞争力增强

我国光纤光缆行业经历了多次技术革新和市场变革,已有六十余年的历史。国内光纤接入程度不断升级,由光纤到交换箱、光纤到路边,光纤到大楼,最终演化至光纤到户。根据数据,截至2025年3月,我国光纤接入(FTTH/O)端口达11.8亿个。2018-2025年Q1我国光纤接入(FTTH/O)端口数量占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的比重已由

2025年07月29日
数据中心快速升级利好全球MPO光纤连接器行业发展 中国厂商营收猛增、产能仍待扩张

数据中心快速升级利好全球MPO光纤连接器行业发展 中国厂商营收猛增、产能仍待扩张

近年来,全球MPO光纤连接器市场呈现出强劲增长趋势,主要得益于最大下游市场——数据中心的快速发展。伴随数据中心传输速率的升级,高速光模块用量大幅提升,配套 16/24 芯 MPO、32/48 芯 MPO 用量增长,预计2029年全球MPO光纤连接器市场规模将超60亿美元。

2025年07月07日
政策推动我国电线电缆行业洗牌 企业在高性能领域加速布局 国产化率将不断提升

政策推动我国电线电缆行业洗牌 企业在高性能领域加速布局 国产化率将不断提升

电线电缆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配套产业,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带动下,我国电线电缆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电线电缆应用于电力、能源、交通、通信、工程建筑等多个行业,其中电力电缆和电气装备电缆是最主要的细分领域。

2025年06月2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