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仓储机器人行业驱动因素、现状及竞争分析 市场集中度较低

仓储机器人行业驱动因素

1.传统仓储遭遇瓶颈

仓储机器人是指应用在仓储环节,可通过接受指令或系统预先设置的程序,自动执行货物转移、搬运等操作的机器装置。传统仓储行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高度依赖人工。随着国内用人成本增长及劳动力市场用工难度加大,传统仓储遭遇瓶颈,仓储机器人优势凸显,需求攀升。

仓储机器人与人工仓储效益对比

维度

仓储机器人

人工仓储

方案特点

自动搬运,货到人

人工搬运,人找货

运行效率

精准找货,最佳路径推荐,24+7运行

最多三班倒,要换人,找货效率低

对比精度

导航定位精度:5mm,重复精度+10mm

精度靠人的经验和水平,无法控制

硬件成本

次投入成本较高,最快1.5年回收成本

次投入成本较低

人员成本

设备运行无需人员

仓库管理员,叉车司机

运维成本

运营维护成本较低

运营维护成本高,长期费用高

安全性

自动避障停车,故障报警,360°安全保障

安全隐患大,安全事故频发

增值价值

打通数据孤岛,实现数字化管理可拓展性强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智能仓储与智慧物流快速发展

作为智能仓储与智慧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仓储机器人可以降低仓储环节人员需求量,促进仓储各环节高效运转,是解决人工仓储处理货物能力有限等瓶颈问题的突破口。智能仓储与智慧物流的发展带动我国仓储机器人加速发展。

数据显示,我国智能仓储行业市场规模由2017年712.5亿元增至2021年1145.5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2.6%,预计2022年行业规模可达1356.9亿元。2020年我国智慧物流市场规模近6000亿元,2021年中国智慧物流市场规模达6477亿元,同比增长10.9%。预计2022年我国智慧物流市场规模将达6995亿元。

数据显示,我国智能仓储行业市场规模由2017年712.5亿元增至2021年1145.5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2.6%,预计2022年行业规模可达1356.9亿元。2020年我国智慧物流市场规模近6000亿元,2021年中国智慧物流市场规模达6477亿元,同比增长10.9%。预计2022年我国智慧物流市场规模将达6995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3.政策指导物流仓储行业智能化发展

政策指导物流仓储行业降本增效,鼓励推进仓储环节智能化进程,为此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利好政策,大力支持发展仓储物流机器人在物流行业中的应用。如《关于印发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的通知》提出中央财政安排50亿元左右择优支持中国重点枢纽城市,提升枢纽的货物集散、仓储、中转运输、应急保障能力,引导加快推进多式联运融合发展,降低综合货运成本。该政策推进了物流仓储环节降本及一体化发展。《“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辰规划》益处重点推进机器人创新产品发展行动,推进面向半导体行业的自动搬运、智能移动机器人发展,推进AGV、无人叉车,分拣、包装等工业机器人的研制及应用,拓展机器人产品系列,提升性能、质量和安全性,增加高端产品供给。该政策推进了仓储机器人高端化、创新化发展。

我国智能仓储行业相关政策

时间

政策

部门

主要内容及影响

2022.05

《关于印发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的通知》

国务院

2022年,中央财政安排50亿元左右择优支持中国重点枢纽城市,提升枢纽的货物集散、仓储、中转运输、应急保障能力,引导加快推进多式联运融合发展,降低综合货运成本。该政策推进了物流仓储环节降本及一体化发展。

2021.12

“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辰规划》

工信部等15个部门

重点推进机器人创新产品发展行动,推进面向半导体行业的自动搬运、智能移动机器人发展,推进AGV、无人叉车,分拣、包装等工业机器人的研制及应用,拓展机器人产品系列,提升性能、质量和安全性,增加高端产品供给。该政策推进了仓储机器人高端化、创新化发展

2021.12

”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

工信部等8个部门

智能制造装备创新发展行动之通用智能制造装备,研发智能移动机器人、智能多层多向穿梭车、智能大型立体仓摩等智能物流装备。该政策鼓励推动了仓储机器人的研发与制造

2021.11

《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1版)》

工信部、国家标准委

智能工厂标准主要包括智能工厂设计,工厂内物料状态标识与信息跟踪、作业分派与调度优化、仓储系统功能要求等智能仓储标准;物料分拣、配送路径规划与管理等智能配送标准。该政策规|范了仓储机器人的标准

2021.07

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

国家发改委等11个部门

加强5G在园区、仓库、社区等场所的物流应用创新,推动5G在无人车快递运输、智能分拣、无人仓储、智能佩戴、智能识别等场景应用落地。该政策有助于推动物流行业自动化运输,深化5G在物流仓储环节与仓储机器人的融合

2021.05

5G+工业互联”十个典型应用场景和五个重点行业实践》

工业和信息部

部署智能物流调度系统,结合56MEC+超宽带(UWB)室内高精定位技术,可以实现物流终端控制、商品入库存储、搬运、分拣等作业全流程自动化、智能化。该政策推进了5G和仓储机器人的融合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仓储机器人行业现状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仓储机器人行业发展现状研究与未来前景调研报告(2022-2029年)》显示,我国仓储机器人行业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自动化立体仓库是仓储机器人发展的启蒙,1973年,自动化立体库系统被列入十大技术创新课题,仓储机器人研发起步。随着自动化立体库系应用程度的加深,我国仓储机器人探索步伐加快,90年代末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开启了仓储机器人新时代。21世纪以来,参与研发的单位和企业不断增多,我国仓储机器人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16年起,仓储机器人借助资本力量发展壮大,行业进入智慧发展阶段。

我国仓储机器人行业发展历程

阶段

时间

主要事件

启蒙阶段

1973-1989年

1973年,自动化立体库系统被列入十大技术创新课题,机械部北京起重运输机械研究所开始研究中国第一座由计算机控制的自动化立体仓库(高15米),该库于1980年投入使用

同一时期中国开始研发仓储AGV,但应用尚未落地

探索与发展阶段

19990-1999年

1990年,自动化立体库在中国的应用广度加深,参与研究和试验的单位逐渐增多

1996年,昆船公司承接了昆明卷烟厂物流工程项目并专门成立了物流设备研究中心,展开对仓储堆垛机的研究

1997年,昆船公司开始引进AGV技术,采用的是当时最先进的激光制导技术

90年代末期,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全自动控制系统的应用,开启了中国仓储机器人发展的新时代

高速发展阶段

2000-2015年

2000年,隶属中国科学院的新松公司成立,开始从事自动化工业机器人的研究

2012年,亚马逊收购仓储机器人公司Kva,仓储机器人逐渐成为中国各大电商、物流企业的布局重点

2014年,京东建成首座“亚洲一号仓”,拥有自动化立体仓库及自动分拣机,实现了高度智能化、自动化的仓储设备和作业流程。同年,海康威视成立机器视觉业务中心,开始自主研发机器视觉和移动机器人软硬件。

2015年,极智嘉、快仓等新型仓储机器人公司成立

智慧发展阶段

2016年至今

2016年起,圆通。中通等几大快递公司接连上市,推动了物流仓储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中国政府针对高喘智能制造装备领域出台的《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等众多支持政策促进仓储业向智能化、自动化层面发展。仓储机器人作为智能制造的重要组成,受到了资本市场追捧,初创仓储机器厂商如极智嘉,快仓借助资本的力量开始发展壮大;中国智能仓储机器人在快递、制造领域实现广泛应用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据数据,2017-2021年,我国仓储机器人行业市场规模由712.5亿元增长至1145.5亿元,随着厂商不断拓展下游市场,我国仓储机器人行业市场持续扩大,预计2026年我国仓储机器人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2665.3亿元。

据数据,2017-2021年,我国仓储机器人行业市场规模由712.5亿元增长至1145.5亿元,随着厂商不断拓展下游市场,我国仓储机器人行业市场持续扩大,预计2026年我国仓储机器人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2665.3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仓储机器人行业竞争

2020年以来,新冠疫情下智能仓储需求进一步提升,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仓储机器人行业竞争。2020年我国仓储机器人新注册企业为6340家,较上年同比增长110.6%;2021年我国仓储机器人新注册企业为9896家,较上年同比增长55.6%。目前仓储机器人中游厂商多围绕智慧物流中的仓储环节发力,同质化竞争严重,行业集中度较低,2021年我国仓储机器人CR4约为24.7%,不足整体四分之一。其中极智嘉、海康机器人、快仓、海柔创新分别占比9.5%、9.0%、3.2%、3.0%。未来随着各仓储机器人厂商基于客户需求及应用场景的不同,挖掘细分市场形成错位竞争,行业集中度有望提升。

2020年以来,新冠疫情下智能仓储需求进一步提升,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仓储机器人行业竞争。2020年我国仓储机器人新注册企业为6340家,较上年同比增长110.6%;2021年我国仓储机器人新注册企业为9896家,较上年同比增长55.6%。目前仓储机器人中游厂商多围绕智慧物流中的仓储环节发力,同质化竞争严重,行业集中度较低,2021年我国仓储机器人CR4约为24.7%,不足整体四分之一。其中极智嘉、海康机器人、快仓、海柔创新分别占比9.5%、9.0%、3.2%、3.0%。未来随着各仓储机器人厂商基于客户需求及应用场景的不同,挖掘细分市场形成错位竞争,行业集中度有望提升。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zl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从“国之重器”到“商业蓝海” 我国载人深潜器行业市场机遇逐渐显露

从“国之重器”到“商业蓝海” 我国载人深潜器行业市场机遇逐渐显露

深海是国家综合实力与未来产业竞争的战略要地。而作为认知、掌控和开发深海的“国之重器”,载人深潜器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当前,在顶层设计的政策强力推动下,我国载人深潜器产业正迎来历史性拐点。

2025年11月05日
我国饲料机械行业短期承压 区域集聚效应愈发凸显

我国饲料机械行业短期承压 区域集聚效应愈发凸显

自2023年以来,我国饲料机械产品产值与营业收入持续下滑,2024年同比下降9.49%和10.53%,虽仍处下行区间,但增速较2023年有所放缓。值得关注的是,行业区域集聚特征愈发凸显:自2022年开始,江苏省的领先优势不断扩大,其饲料机械产值与营收的全国占比持续上升,2024 年已分别升至91.39%和 91.82%

2025年11月05日
三驾马车并驱 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增长新潜能被激发 市场迎来新增长周期

三驾马车并驱 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增长新潜能被激发 市场迎来新增长周期

作为全球最大的工程机械消费市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在典型的周期波动中不断进化。当前,在“双碳”目标与制造强国战略的指引下,行业正经历着由国内投资驱动向“政策、技术、出口”三轮驱动转变的关键时期,展现出强劲的发展韧性与巨大的升级潜力。

2025年11月03日
全球泳池机器人行业分析:百亿美元赛道迎智能化浪潮 无缆化或将引领未来

全球泳池机器人行业分析:百亿美元赛道迎智能化浪潮 无缆化或将引领未来

近年来,全球泳池机器人市场渗透率受多重驱动力而快速上升。尤其是,北美与欧洲作为全球私家泳池存量最大的地区,其设备更新需求构成了行业稳定的基本盘,越来越多消费者倾向于以智能、高效的新型机器人替代老旧的手动设备或初代产品。与此同时,伴随“懒人经济”与消费升级趋势的全球化渗透,尤其是新兴市场中产阶级的壮大,人们为提升生活品质

2025年11月03日
我国平面磨床国产化程度高与高端缺口并存 出口“量额齐升”

我国平面磨床国产化程度高与高端缺口并存 出口“量额齐升”

平面磨床作为磨床市场第二大品类,2025年一季度市场份额约15%,其发展深度受益于汽车、光伏、模具等多领域下游需求的协同拉动。行业整体国产化程度较高,头部国产企业占据主导,但高端供给仍需进口。不过贸易格局正持续优化,2025年1-9月逆差额大幅收窄,出口端更实现“量额齐升”。在技术持续进步与市场需求升级的双重驱动下,行

2025年11月03日
新能源浪潮下我国汽车冲压模具行业迎发展新机遇 本土企业破局高端市场在望

新能源浪潮下我国汽车冲压模具行业迎发展新机遇 本土企业破局高端市场在望

汽车冲压模具,作为连接汽车“设计”与“实物”最关键的桥梁,其开发周期约占整车开发的三分之二,是决定汽车更新换代速度的核心制约因素。一款普通轿车需上千套冲压模具,其复杂性决定了它在汽车工业中不可动摇的基础地位。

2025年10月28日
开启终极能源之门 全球托卡马克行业商业化进程加速 中国超亿招标市场开启

开启终极能源之门 全球托卡马克行业商业化进程加速 中国超亿招标市场开启

托卡马克,作为占据全球核聚变装置47% 份额的绝对主流技术,正从实验室加速迈向能源工程的商业前夜。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等旗舰项目稳步推进,中美欧等主要国家竞相布局,标志着全球研发进入多主体协同、工程化验证的新阶段。

2025年10月28日
中国压力容器各细分市场需求现状分析——大直径压力容器需求呈现显著上升

中国压力容器各细分市场需求现状分析——大直径压力容器需求呈现显著上升

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我国压力容器制造业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混业经营到专业的发展历程,已形成了多种体制、类型的生产企业并存的格局。国内压力容器企业早期主要从事低端产品制造,近年来随着行业迅速发展,在产品层次、产业分工、经营规模等方面都有了较大提高,目前压力容器行业已经处于相对成熟的发展阶段。

2025年10月2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