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22年我国防盗展示产品行业上中下游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一、概述

防盗展示产品涉及到模具设计、工业设计、结构工程、电子工程、自动化等多个领域。在产业链方面,防盗展示产品行业上游主要是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五金件、电源适配器等,下游包括智能手机、智能可穿戴设备、无人机、奢侈品等等。

防盗展示产品行业产业链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二、上游市场分析

1、电子元器件

随着国内消费电子、汽车电子等产业快速发展,以及物联网、新能源等新兴领域兴起,我国电子元器件行业需求不断增加,产业迅速发展,相关企业数量也随之不断增长。据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电子元器件及材料制造行业营业收入为21485.2亿元,同比增长11.3%,预计2021年将达22459.9亿元;2021年行业相关企业注册量为7.43万家,同比增长61.9%。

随着国内消费电子、汽车电子等产业快速发展,以及物联网、新能源等新兴领域兴起,我国电子元器件行业需求不断增加,产业迅速发展,相关企业数量也随之不断增长。据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电子元器件及材料制造行业营业收入为21485.2亿元,同比增长11.3%,预计2021年将达22459.9亿元;2021年行业相关企业注册量为7.43万家,同比增长61.9%。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集成电路

自2014年集成电路发展纲要发布以来,产业发展迅猛。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数据,2017-2020年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呈现快速、平稳增长态势,2021年总营收首次突破万亿元,达10458.3亿元,同比增长18.2%。

自2014年集成电路发展纲要发布以来,产业发展迅猛。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数据,2017-2020年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呈现快速、平稳增长态势,2021年总营收首次突破万亿元,达10458.3亿元,同比增长18.2%。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三、中游市场分析

目前,我国防盗展示产品行业存在技术壁垒、销售服务网络壁垒、客户壁垒、人才壁垒、资金壁垒等。

1、技术壁垒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防盗展示产品行业现状深度调研与未来投资预测报告(2022-2029年)》显示,随着智能终端设备技术更新换代,防盗展示产品朝着体积小型化、功能集成化、使用寿命及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的方向发展,因此,导致其生产技术工艺流程亦变得愈加复杂。另外,随着智能终端产品的个性化、多样性发展,使得其产品也具有形态多样化特征,要求生产企业必须具备较强的技术工艺研发能力、外观设计能力及生产运营管控能力。

同时,随着下游智能终端产业的更新换代周期不断缩短,客观上要求防盗展示产品生产企业必须具备快速的市场反应能力,能够紧跟市场变化潮流,快速研发设计满足现阶段市场需求偏好的新产品,不断缩短新产品设计研发及规模化生产周期,以更好地匹配下游终端应用领域的新变化,从而加强与下游客户的合作紧密度,保持并扩大企业市场竞争力及市场份额。

2、销售服务网络壁垒

防盗展示产品都具有“购买者不消费,消费者不购买”的特殊性。对于本土企业来说,其遍布各地的营销服务网络有能力将产品的直接购买者发展为企业的渠道伙伴,或者与其保持长期、紧密的关系。防盗展示产品属于软硬件结合、相对复杂的产品,客户在选购和实施安装时,往往要求厂商能够提供技术咨询和培训服务。同时,客户在使用过程中,遇到问题也需要厂家及时给予专业化的解决。因此,和普通产品相比,客户在采购防盗展示产品时,十分重视其销售服务网络是否健全,从而形成本行业较高的销售服务网络壁垒。

3、客户壁垒

防盗展示产品的下游客户十分注重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通常要求供应商具备较强的产品研发能力,较高的生产检测技术和装备自动化水平,以及良好的供货能力并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同时,部分大型终端企业对供应商实行严格的审查制度,供应商认证需要经过较为漫长和复杂的考核程序,包括供应商资质审核、送样检测、验厂、小批量试制等,只有研发能力、生产能力和服务能力等均获得认可的生产商才能进入其合格供应商名单。由于供应商审查的周期较长、成本较高,在与合格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后,若产品质量和性能保持稳定,终端客户一般不会轻易更换供应商。

4、人才壁垒

防盗展示产品的制造环节涉及到模具设计、外观设计、电子设计、安全性检测等多个学科领域,客观上要求企业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跨专业、跨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技术工艺,建立起一支具备深厚的技术经验积累和较强的产品设计创新能力的研发团队作为支撑。

终端客户通常要求上游供应商提供对应型号的产品规格,并具备设计、试制、生产一体化的能力,因此防盗展示产品生产企业需要具备较强的产品设计能力和试制试验能力。研发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并经过多年的在职实践,才能真正参与研发新产品;同时,关键工艺岗位只有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才能胜任。

四、下游市场分析

1、智能手机

2012-2020年,我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呈波动变化趋势,在2016-2020年逐年减少,2021年有所回升,为3.43亿部。但是,我国5G手机出货量却在不断增长,并且未来有望成为智能手机市场新的增长点。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5G手机出货量2.66亿部,同比增长63.5%。

2012-2020年,我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呈波动变化趋势,在2016-2020年逐年减少,2021年有所回升,为3.43亿部。但是,我国5G手机出货量却在不断增长,并且未来有望成为智能手机市场新的增长点。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5G手机出货量2.66亿部,同比增长63.5%。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智能可穿戴设备

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持续提高以及元器件、操作系统及开发平台等技术发展,我国智能穿戴设备行业快速发展。数据显示,我国智能穿戴设备行业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212.6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559.2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8.04%,预计2022年将达到813.5亿元。

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持续提高以及元器件、操作系统及开发平台等技术发展,我国智能穿戴设备行业快速发展。数据显示,我国智能穿戴设备行业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212.6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559.2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8.04%,预计2022年将达到813.5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YD)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MLED强势增长 COB封装行业产能随之扩张并加速渗透 面板企业抢食扩大产业格局

MLED强势增长 COB封装行业产能随之扩张并加速渗透 面板企业抢食扩大产业格局

近年来,随着价格下探,小间距LED显示屏替代传统LED显示屏效应显现。2018-2023年全球小间距LED显示屏市场规模由2611百万美元增长至5157百万美元,占LED显示屏的比重由39.92%提升至55.31%。预计2027年全球小间距LED显示屏市场规模达12212百万美元,占LED显示屏的比重达58.74%。L

2025年10月01日
12英寸硅片成全球出货、扩产主力方向 行业国产替代迎关键窗口期

12英寸硅片成全球出货、扩产主力方向 行业国产替代迎关键窗口期

12英寸硅片成全球晶圆厂扩产主力方向。全球市场方面,截至2024年末,全球共有193条12英寸量产晶圆厂,到2026年全球12英寸晶圆厂量产数量将达到230座。预计2024-2026年全球12英寸晶圆厂产能将从834万片/月增长至989万片/月,CAGR达到8.9%。

2025年09月29日
晶圆厂扩张催生大量需求 我国LPCVD设备行业国产化进程加速

晶圆厂扩张催生大量需求 我国LPCVD设备行业国产化进程加速

在“十四五”规划与晶圆厂产能扩张的双重驱动下,中国LPCVD设备市场需求持续释放。面对海外厂商高达95%的市场垄断,国内LPCVD设备商凭借政策支持与技术创新,在成熟制程领域快速放量,并向先进制程延伸,开启国产替代新篇章。

2025年09月29日
市场需求持续疲软 我国激光打印机出货量与进口量整体走低 国产替代则加速

市场需求持续疲软 我国激光打印机出货量与进口量整体走低 国产替代则加速

近年来,我国激光打印机市场需求疲软,出货量持续下滑。行业进出口呈现分化态势:进口量延续下降趋势,出口量则在2022-2024年连续三年下滑后,于2025年1-8月小幅回暖。值得关注的是,国产激光打印机已突破技术门槛,替代进程加快,市场份额实现显著提升。

2025年09月29日
全球SSD主控芯片行业消费爆发 中国独立第三方厂商市场地位显著领先

全球SSD主控芯片行业消费爆发 中国独立第三方厂商市场地位显著领先

生成式 AI 浪潮袭来,数据中心市场需求复苏,全球SSD 主控芯片出货量随之增长。2024 年全球 SSD主控芯片出货量约为 3.885 亿颗,较上年同比增长 8%。预计2025年全球SSD主控芯片出货量超4.5亿颗,增速超15%。

2025年09月28日
价格下探、AI技术发展降低使用门槛 消费级3D打印机行业快速成长 国产垄断地位稳固

价格下探、AI技术发展降低使用门槛 消费级3D打印机行业快速成长 国产垄断地位稳固

根据数据,2024年全球消费级3D打印机出货量突破400万台,预计2029年全球消费级3D打印机出货量将增长至1340万台,2024-2029年CAGR为26.6%。

2025年09月2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