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芳纶纤维行业现状:需求市场增速将保持在10% 进口替代空间大

一、概述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芳纶纤维行业现状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2-2029年)》显示,芳纶纤维全称为“芳香族聚酰胺纤维”,是一种新型高科技合成纤维,具有超高强度、高模量和耐高温、耐酸耐碱、重量轻等优良性能,其强度是钢丝的5~6倍,模量为钢丝或玻璃纤维的2~3倍,韧性是钢丝的2倍,而重量仅为钢丝的1/5左右,在560度的温度下,不分解,不融化,具有良好的绝缘性和抗老化性能,具有很长的生命周期。

芳纶纤维的优势

优点 释义
抗冲击性 坚韧且可吸收大量能量而在压力下不会破裂,芳纶纤维复合材料的抗冲击性能是碳纤维复合材料的 5 倍。它广泛用于制造防弹背心、船只、皮艇以及军用车辆部件的装甲
低密度/低重量 芳纶纤维具有极低的重量,这是制造复合材料的一个优势。虽然碳纤维复合材料本身被认为非常轻,但是芳纶纤维复合材料比碳纤维复合材料轻约 20%。在复合材料中使用芳纶织物可增加抗冲击和耐磨性,并降低了复合材料元件的重量
耐磨性 芳纶纤维复合材料已经广泛应用于易磨损的零部件,如保护赛车发动机的防滑板。芳纶通常被萃取工业(如采矿工业)用于加固输送带的橡胶带,并确保更高的强度和耐磨性,由于这些特性,该材料可用于复合材料以及工作服,如使用芳纶织物的防割安全手套
低介电常数 芳纶纤维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低至 3.85(10GHz), 芳纶纤维复合材料外壳/天线罩即可保护天线不受损坏并且还确保良好的信号性能
其他特性 芳纶纤维具有低热膨胀特性,在高温下非常稳定。芳纶纤维是很好的绝缘体,不导电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二、发展现状

1、对位芳纶(PPTA)和间位芳纶(PMTA)优势及制备工艺对比

芳纶纤维主要包括全芳香族聚酰胺纤维和杂环芳香族聚酰胺纤维两种,可分为邻位芳纶、对位芳纶(PPTA)和间位芳纶(PMTA)三种,其中实现工业化的产品主要有间位芳纶和对位芳纶两种,这两类的主要区别在于酰胺键与苯环上的 C 原子的连接位置不同,所以在工艺、性能跟用途上也是各不相同。例如,间位芳纶的上游合成材料主要是间苯二甲酰氯、和间苯二胺;对位芳纶主要是对苯二甲酰氯和对苯二胺。

间位芳纶和对位芳纶性能、用途对比

特性

间位芳纶

对位芳纶

性能

耐高温:分解温度371℃,遇火不熔融,直接碳化

耐高温:分解温度500

阻燃性:极限氧指数29,本质阻燃、离火自熄

阻燃性:极限氧指数≥29

断裂强度:4-5g/d

高强度:断裂强度20-27g/d,钢丝的5-6

初始模量:60-120g/d

高模量:初始模量600-800g/d,钢丝的2- 3

电绝缘性:全球公认的最佳绝缘材料

-

用途

环境保护:高温过滤材料,高温烟气除尘

增强材料:橡胶制品,光缆补强,高强度缆绳等

绝缘材料:电气绝缘纸、阻燃装饰布

防护材料:防弹衣、防弹头盔等

安全防护:消防服、赛车服

复合材料:航空航天材料等

高温传送带、橡胶增强等

摩擦材料:刹车片等

缺点

对日光稳定性较差,难以染色

吸湿性差、耐光性、耐紫外性能均较差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间位芳纶和对位芳纶制备工艺

间位芳纶 对位芳纶
聚合工艺 低温聚合法+干法纺丝工艺; 界面聚合法+湿法纺丝工艺; 低温溶液聚合法+湿法纺丝工艺 低温溶液缩聚法:对位芳纶商品化的方法; 直接缩合法;离子液体聚合法; 发烟硫酸聚合法
典型工艺 一步法工艺:即低温溶液间歇聚合,原液经过过滤后直接进行湿法纺丝,水洗后干燥,切断后打包 两步法工艺:低温溶液连续聚合,聚合物分离后洗涤干燥后用浓硫酸重新溶解,干喷湿法纺丝,纤维经过水洗后干燥,卷绕成形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需求快速增长,但芳纶纤维行业自给率低,进口替代空间大

由于芳纶纤维具有上述特性,所以被广泛的应用于陆军、空军、水上运动和汽车运动以及轮胎、服装和防护手套等领域。而在间位芳纶方面,我国在相对低端的工业过滤领域,芳纶纤维应用市场份额约为60%,而国外这一市场比例仅仅只有20%左右,并且在高端的绝缘与蜂窝芯材领域仅有10%,而国外有40%左右。由此可见,我国芳纶纤维行业迫切地需要向高端市场发展,并且进口替代空间十分广阔。

芳纶纤维及其复材的应用领域

应用领域 介绍
航空航天领域 导弹、火箭发动机壳体,飞机、航天器的机身、主翼、尾翼等结构件等
军事领域 防弹衣,坦克、装甲车、核动力航空母舰及军舰的防弹板
工业领域 传送带、输送带、芳纶帘子线等
建筑领域 充当增强材料使用,有效防止水泥制品开裂
交通领域 汽车或飞机的轮胎,耐磨性好,且轮胎承载力高,耐切割及刺穿
电子电气领域 雷达天线防护罩、特种印刷电路板、耐热性电机的绝缘材料等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近年来,随着我国航空航天、军事及工业等应用领域快速发展,我国芳纶纤维行业消费市场旺盛。根据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对位芳纶需求量约1.3万吨,同比增长13.0%,2015-2020年的复合增速12.2%。

不过,在生产情况方面,目前我国对位芳纶产量低于3000吨,自给率仅约23%,进口量超过1万吨。同时,根据相关预测数据可知,未来五年我国对位芳纶市场需求增长率将保持在10%左右,2025年有望达到2万吨,如果加上间位芳纶,预计2025年我国芳纶纤维行业需求将达到3.5万吨。

不过,在生产情况方面,目前我国对位芳纶产量低于3000吨,自给率仅约23%,进口量超过1万吨。同时,根据相关预测数据可知,未来五年我国对位芳纶市场需求增长率将保持在10%左右,2025年有望达到2万吨,如果加上间位芳纶,预计2025年我国芳纶纤维行业需求将达到3.5万吨。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YD)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三聚氰胺行业供需失衡、价格下跌,企业如何破局?

我国三聚氰胺行业供需失衡、价格下跌,企业如何破局?

自2023年起,我国三聚氰胺行业扩能提速,2024年产能同比增长11.06%,预计2025年将达260万吨(同比增长12.55%)。自2025年以来,行业面临供需失衡加剧的挑战,价格不断承压,从2025年1月初的6322.5元/吨下跌至9月末的5550元/吨,累计跌幅约12.22%;同期出口虽保持增长,却呈现 “量增价

2025年10月22日
我国硝酸行业现状及前景分析:装置大型化趋势显著 熔盐储能或打开新增量空间

我国硝酸行业现状及前景分析:装置大型化趋势显著 熔盐储能或打开新增量空间

近年来,我国硝酸行业产能与产量保持低速增长,2020–2024年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约为2.74%和3.4%。与此同时,出口规模快速扩大,同期出口量和出口额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达25.16%和22.78%,2025年1–9月延续高增态势,同比分别增长76.07%和61.64%。行业呈现装置大型化、规模化发展趋势,并在环保政

2025年10月21日
我国聚乙烯醇行业:技术路线稳定但成本承压 差异化与高端化成企业破局关键

我国聚乙烯醇行业:技术路线稳定但成本承压 差异化与高端化成企业破局关键

我国为全球聚乙烯醇(PVA)产业的核心生产国,年产能稳定在百万吨级以上,在全球供应链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如2023年我国聚乙烯醇(PVA)产能达120万吨,占全球总产能48%左右。一方面,国家与地方持续出台有针对性的产业支持措施,为我国聚乙烯醇及其上下游协同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另一方面,下游医药、光电、高端包装、液晶

2025年10月20日
我国醋酸甲酯行业:已建立起完备的产业链条 头部企业技术优势与规模效应日益凸显

我国醋酸甲酯行业:已建立起完备的产业链条 头部企业技术优势与规模效应日益凸显

得益于市场向好,近年我国醋酸甲酯行业的企业数量持续增加,行业产能也在不断扩大。到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醋酸甲酯生产重要基地。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醋酸甲酯产量达137.6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38%以上,稳居全球首位。其中华东地区(江苏、浙江)依托长三角化工园区形成完整产业链配套,贡献全国65%产能。

2025年10月20日
我国碳酸锶:下游消费以磁性材料为主 多重因素扰供给致价格上行

我国碳酸锶:下游消费以磁性材料为主 多重因素扰供给致价格上行

碳酸锶作为重要的无机化合物,其下游应用高度集中于磁性材料领域,同时电子元器件等新兴市场增长潜力显著。值得一提的是,政策淘汰落后工艺、龙头辛集化工停产重整、海外墨西哥工厂损毁,再叠加伊朗天青石进口物流受阻,多重供给端冲击相互交织共同推高国内碳酸锶供应压力,进而带动其价格从2024年9月的8000元/吨涨至2025年6月的

2025年10月20日
建筑节能与汽车轻量化驱动聚氨酯密封胶需求增长 市场呈现国产主导外资高端格局

建筑节能与汽车轻量化驱动聚氨酯密封胶需求增长 市场呈现国产主导外资高端格局

受建筑节能改造、新能源汽车轻量化下游需求驱动,近年我国聚氨酯密封胶市场规模呈现稳健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聚氨酯密封胶市场规模约58亿元,同比增长18%。预计2025年,我国聚氨酯密封胶市场规模突破60亿元,年增长率达12%-18%。

2025年10月18日
我国尿素行业现状:供需失衡下价格承压 企业面临盈利困境

我国尿素行业现状:供需失衡下价格承压 企业面临盈利困境

目前我国尿素行业呈现供应过剩格局,市场供需矛盾比较明显。从供给方面来看,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尿素生产国。近三年尿素新产能陆续投产,产量、库存创了新高。有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尿素总产能为6919万吨,同比新增196万吨;产量达6723.7万吨(实物量),同比增长6.9%。预计2025年国内尿素产能达8231万吨

2025年10月16日
我国聚氨酯市场持续扩张 绿色转型加速下水性聚氨酯、生物基聚氨酯等技术快速发展

我国聚氨酯市场持续扩张 绿色转型加速下水性聚氨酯、生物基聚氨酯等技术快速发展

得益于卓越的综合性能以及相关制造技术的不断提升,近年聚氨酯应用范围持续拓展,不断为行业发展注入动力。如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聚氨酯材料在电池包密封、座椅轻量化等方面的应用推动车用聚氨酯需求年增12%,预计2030年市场规模将达680亿元。在新能源装备领域,风电叶片填充材料、光伏组件封装胶膜等特种聚氨酯需求在2025-203

2025年10月1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