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产业链】中国触摸屏产业链概况以及部分企业优势分析

触摸屏(Touch Panel)又称为触控屏触控面板,是一种可接收触头等输入讯号的感应式液晶显示装置,当接触了屏幕上的图形按钮时,屏幕上的触觉反馈系统可根据预先编程的程式驱动各种连结装置,可用以取代机械式的按钮面板,并借由液晶显示画面制造出生动的影音效果。

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触摸屏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发展前景分析报告(2022-2029年)》显示,从上游市场来看,触摸屏产业链上游有触控面板、盖板玻璃、光胶、透明导电膜等;从下游应用行业来看,触摸屏应用较多的为POS机、笔记本、手机等行业。

产业链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产业链上游市场

触摸屏行业产业链上游有触控面板、盖板玻璃、光胶、透明导电膜等,其中玻璃面板代表企业有长信科技、康宁公司、南玻集团、洛阳玻璃等,透明导电膜行业优秀的企业有乐凯新材、宝龙等。

国内上游市场重点企业优势分析

企业

业务范围

优势分析

玻璃面板

长信科技

品牌优势:长信科技在触控显示行业行业为数不多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秀企业。目前为全球最大的ITO导电玻璃制造商,TFT液晶基板减薄也是国际上综合能力最强,车载触控显示模组综合实力位居国内前列.

研发优势:,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博士工作站、省级工程技术中心等研发平台,构建了多技术方向、多层次的研发体系。

康宁公司

品牌优势:是特殊玻璃和陶瓷材料的全球领导厂商。

规模优势:在大中华区的投资额已超过30亿美元,拥有8个生产工厂并拥有3000多名员工。

南玻集团

规模优势:五大生产基地遍布国内经济最活跃的华东长三角、华南珠三角、西南成渝地区、华北京津冀地区以及华中湖北地区。南玻同时拥有全国性和国际化的运营网络.

技术优势:通过自主研发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先后建设了国内首条电子级浮法玻璃线、全氧燃烧超薄电子玻璃生产线及高铝超薄电子玻璃生产线,全面掌握0.15mm-3mm超薄电子玻璃生产工艺,目前所产的高铝二代玻璃比肩国际先进企业的最新一代产品。

洛阳玻璃

技术优势:拥有有效专利120,其中发明专利16,实用新型104项。公司具备批量生产1.4-6mm新能源玻璃及其它特种玻璃的能力。

规模优势:目前拥有7个生产基地,7家公司,现有员工3400人。生产基地分布在河南、安徽、江苏、河北、四川五省七市。

透明导电膜

乐凯新材

品牌优势:国内信息记录材料行业中同时从事磁记录和热敏记录材料领域的龙头企业。

技术优势:已掌握先进的磁记录技术、热敏技术、涂布工艺技术,先后承担过多项国家级、省市级重点科研项目

宝龙

规模优势:有5000多名员工活跃在宝龙集团海外和国内70多个企业的区别领域。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产业链中游市场

目前我国触摸屏市场上有莱宝高科、深天马、冠捷科技、超声电子、京东方等一批优秀企业。

我国触摸屏市场重点企业优势分析

企业

优势分析

莱宝高科

品牌优势:自1995年起被评为深圳市高新技术企业”,2010年起连续被评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还被认定为深圳市第一批自主创新行业龙头企业、广东省战略新兴产业骨干企业。

技术优势:以自主掌握核心技术作为持续发展动力,公司自主研发出一体化电容式触摸屏(OGS/OGM结构)产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

质量优势:通过ISO9001IATF16949质量体系认证和ISO14001环保体系认证。

深天马

品牌优势:车载TFT出货量全球第二,实现连续5年保持双位数增长,也是国内最大的车载TFT面板厂.

规模优势:产业基地分布在深圳、上海、成都、武汉、日本等五地,在美国、德国、韩国、香港等主要发达国家与地区设有全球营销网络和技术服务支持平台

冠捷科技

品牌优势:荣获德国红点产品设计奖、德国iF设计奖、美国CES创新奖等国际工业设计大奖等。

规模优势:布局全球、拥有13座工厂、年产量超6,000万台的全球领先液晶显示器及电视智能制造企业。公司液晶显示器产销量长期保持全球第一,占全球液晶显示器市场总量的35%以上。

超声电子

品牌优势:长期入围全球PCB百强企业、中国电子元件百强企业的排序,“GOWORLD”牌、“CCTC”牌、“SLCD”牌、汕头超声牌在行业中享有高知名度.

技术优势:深入开展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等技术研究开发活动103,并有56项完成研发并投入生产应用,19项突破关键技术并部分应用于企业生产过程;获得国家专利授权50

京东方

技术优势:累计可使用专利超7万件,在年度新增专利申请中,发明专利超90%,海外专利超过35%,覆盖美国、欧洲、日本、韩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已连续多年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专利排名中位列全球前十。

规模优势:在北京、合肥、成都、重庆、福州、绵阳、武汉、昆明、苏州、鄂尔多斯、固安等地拥有多个制造基地,子公司遍布美国、德国、英国、法国、瑞士、日本、韩国、新加坡、印度、俄罗斯、巴西、阿联酋等19个国家和地区,服务体系覆盖欧、美、亚、非等全球主要地区。

欧菲光

研发优势:在中国大陆及台湾地区、美国、日本、韩国及欧洲等地均建立了创新研发中心,建立起了全球化、跨领域的研发团队。

技术优势:在全球已申请专利4,816,已获得授权专利2,463件。其中,已授权发明专利597,已授权的实用新型专利1,807,已授权的外观设计专利59件。

规模优势:建设有南昌、合肥、深圳、苏州、天津等多个生产基地,形成光学光电一体化产业集群。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产业链下游市场

手机是触摸屏行业的主要下游产业之一,目前手机行业优秀的企业有小米、华为、三星、联想等。

我国智能手机市场重点企业优势分析

企业

优势分析

小米

品牌优势:全球三大智能手机制造商之一,也拥有全球最大的消费级智能物联网平台。是全球以及中国区增速最快的智能手机品牌。

规模优势:已经建成了全球最大消费类IoT物联网平台,连接超过4.78亿台智能设备,进入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华为

品牌优势: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技术(ICT)解决方案供应商.

技术优势:截至2021年年底,华为在全球累计申请的专利数量超过了20万件,累计授权量超过11万件,PCT超过6万件。

三星

品牌优势:韩国的知名公司之一,是韩国最大的企业集团三星集团。世界最受尊敬企业企业之一。

规模优势:包括44个下属公司及若干其他法人机构,在全世界68个国家拥有429个据点23万员工。

联想

品牌优势:全球领先的ICT科技企业。全球范围内极少数具备“端----全栈式产品和服务供应能力的厂商之一

规模优势:业务遍及180个市场的全球化科技公司,拥有5.7万名员工。在全球多个国家及地区拥有大规模的硬件安装基数;在边缘计算及云计算领域。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YZX)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MLED强势增长 COB封装行业产能随之扩张并加速渗透 面板企业抢食扩大产业格局

MLED强势增长 COB封装行业产能随之扩张并加速渗透 面板企业抢食扩大产业格局

近年来,随着价格下探,小间距LED显示屏替代传统LED显示屏效应显现。2018-2023年全球小间距LED显示屏市场规模由2611百万美元增长至5157百万美元,占LED显示屏的比重由39.92%提升至55.31%。预计2027年全球小间距LED显示屏市场规模达12212百万美元,占LED显示屏的比重达58.74%。L

2025年10月01日
12英寸硅片成全球出货、扩产主力方向 行业国产替代迎关键窗口期

12英寸硅片成全球出货、扩产主力方向 行业国产替代迎关键窗口期

12英寸硅片成全球晶圆厂扩产主力方向。全球市场方面,截至2024年末,全球共有193条12英寸量产晶圆厂,到2026年全球12英寸晶圆厂量产数量将达到230座。预计2024-2026年全球12英寸晶圆厂产能将从834万片/月增长至989万片/月,CAGR达到8.9%。

2025年09月29日
晶圆厂扩张催生大量需求 我国LPCVD设备行业国产化进程加速

晶圆厂扩张催生大量需求 我国LPCVD设备行业国产化进程加速

在“十四五”规划与晶圆厂产能扩张的双重驱动下,中国LPCVD设备市场需求持续释放。面对海外厂商高达95%的市场垄断,国内LPCVD设备商凭借政策支持与技术创新,在成熟制程领域快速放量,并向先进制程延伸,开启国产替代新篇章。

2025年09月29日
市场需求持续疲软 我国激光打印机出货量与进口量整体走低 国产替代则加速

市场需求持续疲软 我国激光打印机出货量与进口量整体走低 国产替代则加速

近年来,我国激光打印机市场需求疲软,出货量持续下滑。行业进出口呈现分化态势:进口量延续下降趋势,出口量则在2022-2024年连续三年下滑后,于2025年1-8月小幅回暖。值得关注的是,国产激光打印机已突破技术门槛,替代进程加快,市场份额实现显著提升。

2025年09月29日
全球SSD主控芯片行业消费爆发 中国独立第三方厂商市场地位显著领先

全球SSD主控芯片行业消费爆发 中国独立第三方厂商市场地位显著领先

生成式 AI 浪潮袭来,数据中心市场需求复苏,全球SSD 主控芯片出货量随之增长。2024 年全球 SSD主控芯片出货量约为 3.885 亿颗,较上年同比增长 8%。预计2025年全球SSD主控芯片出货量超4.5亿颗,增速超15%。

2025年09月28日
价格下探、AI技术发展降低使用门槛 消费级3D打印机行业快速成长 国产垄断地位稳固

价格下探、AI技术发展降低使用门槛 消费级3D打印机行业快速成长 国产垄断地位稳固

根据数据,2024年全球消费级3D打印机出货量突破400万台,预计2029年全球消费级3D打印机出货量将增长至1340万台,2024-2029年CAGR为26.6%。

2025年09月2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