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产业链】我国MCU行业产业链概况及部分企业优势分析

MCU行业产业链的上游为各类原材料、制造设备等;中游是MCU的制造,下游主要是MCU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汽车电子、工业控制、消费电子等领域。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产业链上游龙头企业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MCU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2-2029年)》显示,在MCU行业产业链上游中,原材料主要包括硅晶圆片、光刻胶、抛光材料、溅射靶材等,其中MCU市场上企业主要有有研新材(硅晶圆片)、安集科技(光刻胶)、江丰电子(溅射靶材)、TCL中环、鼎龙股份(抛光材料)等。

我国MCU原材料代表企业优势分析

类别

企业名称

优势分析

原材料-硅晶圆片

有研新材

人才优势:公司拥有工程院院士2,教授级高工44,博士35,科研人才队伍实力雄厚,成果显著。报告期内,黄小卫院士团队获智汇郑州·1125聚才计划“顶尖人才(团队)”称号;李红卫教授、何金江教授分获第三届“杰出工程师奖”和“杰出工程师青年奖”

品牌优势:2018年有研亿金30余款8-12寸靶材新产品完成加工送样,已有多款靶材产品顺利通过考核认证,覆盖中芯国际、北方华创、GFTSMCUMC等多家高端客户;CuCu合金靶材在国内龙头半导体企业采购量居于第一

原材料-光刻胶

安集科技

完善的知识产权优势:公司已完成铜及铜阻挡层系列、其他系列等不同系列化学机械抛光液和集成电路制造用、晶圆级封装用、LED/OLED用等不同系列光刻胶去除剂的研发及产业化,并且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客户优势:客户主要为全球和国内领先的中国集成电路制造厂商,包括中国大陆的中芯国际、长江存储、华虹宏力、华润微电子和台湾地区的台积电等。同时,公司积极开拓了与全球其他国家客户的关系,报告期内客户遍及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意大利、比利时等国家。

原材料-抛光材料

TCL中环

企业技术优势:公司在硅材料相关技术和晶体生长相关技术方面具有世界先进和国内领先的比较优势。公司拥有数百项专有技术,拥有授权专利主要是发明专利174项、正在申请中的专利120,并形成了省级(自治区级)研发中心4,高新技术企业5家。

鼎龙股份

知识产权优势:构建包括专利、标准、注册、商标在内的完善的知识产权体系,是国内物理法彩色碳粉行业标准的参与起草人,国内电荷调节剂以及干式化学法(聚合法)彩色碳粉行业标准的第一起草人。已取得或受理的日本、美国、中国专利超百余项,产品注册也已覆盖主要产品体系。

产品优势:公司自主研发的核心产品—彩色聚合墨粉先后荣获湖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和国家信息产业重大技术发明一等奖。

原材料-溅射靶材

江丰电子

产品优势:公司主营业务为高纯溅射靶材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为各种高纯溅射靶材,包括铝靶、钛靶、钽靶、钨钛靶等

客户优势:公司已经成为中芯国际、台积电、格罗方德、意法半导体、东芝、海力士、京东方、SunPower等国内外知名厂商的高纯溅射靶材供应商,业务范围涉及半导体芯片、平板显示器和太阳能电池等,并与其建立了较为稳定的供货关系。

人才优势:董事长兼总经理姚力军先生一直从事超高纯金属材料及溅射靶材研究;董事兼副总经理JiePan先生长期从事超高纯度金属及电子材料的研究;此外,相原俊夫、王学泽等核心管理团队成员均具有十年以上行业从业经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产业链中游龙头企业

中游MCU主要企业有芯海科技,士兰微、兆易创新、中颖电子、东软载波、北京君正、乐鑫科技等。

我国MCU制造代表企业优势分析

企业名称

优势分析

芯海科技

技术优势:公司拥有6项核心技术、195项专利、134项软件著作权和27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公司最核心的技术为高精度ADC技术,由公司自主研发的24位高精度ADC芯片CS1232在有效位数上已经达到了23.5,差分输入阻抗高达5GΩ,增益误差温度漂移低至0.5ppm/,目前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人才优势:截至20203月末,公司拥有技术研发人员135,占员工总人数的62.79%,其中技术研发人员中本科以上学历的人数为121,占研发总人数比例为89.63%

XD士兰微

企业质量优势:公司建立了完整的质量保障体系, 已经获得了ISO/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索尼GP认证、欧盟ROSH认证、ECO认证等诸多国际认证

企业产品优势:产品得到了华为、海康、美的、格力、海信、海尔、三星、索尼、台达、达科、日本NEC等全球品牌客户的认可。

兆易创新

人才优势:公司汇集和培养了一批国内在半导体存储器领域尤其Flash技术、产品和管理领域的优秀人才。技术研发核心成员来自清华、北大、复旦、中科院等国内微电子领域顶尖院所,主要年龄分布在80,处于具备创造力和精力的良好阶段,同时公司引进在国际先进公司有丰富经验的高级专家

中颖电子

企业技术优势:有别于欧、美、日大型IC设计企业采用的通用MCU的经营方式,公司禀承本土化、差异化的经营理念,强调贴近客户,深刻理解专业应用领域用户的需求,开发出有差异化的创新产品,在细分领域中力争把产品的功能、质量、成本等方面做到最优,从而取得竞争优势。

东软载波

企业技术优势:公司专注于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的研发、生产、销售并提供相关技术服务,是国内领先的多种通信芯片制造商和通信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以集成电路设计为基础,开展以融合通信为平台的技术研发,为国家信息安全提供可靠保障,打造物联网、信息安全、智能化、能源互联网等新兴战略领域的国际一流企业。

北京君正

产品优势:公司创造性地推出独特的32XBurstCPU内核。XBurstCPU内核采用了创新的微体系结构,微处理器能够在极低的功耗下高速发射指令。XBurstCPU内核的主频、面积和功耗均领先于工业界现有的32RISC微处理器内核。

团队人才优势:加强员工岗前培训和团队建设培训,建立了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的人力资源培训体系。同时,公司积极培养复合型人才,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队,不断加强团队凝聚力,全面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

技术优势:公司坚持自主创新的研发策略,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国产CPU技术的研发,拥有全球领先的32位嵌入式CPU技术和低功耗技术,相继在自主嵌入式CPU技术、安全技术、SOC芯片技术、功耗和电源管理技术、软件平台技术、物联网开发平台技术等领域形成了自主核心技术

乐鑫科技

平台对接优势:公司产品能够支持众多全球主流的物联网平台,包括Google云物联平台、亚马逊AWS云物联平台、微软Azure云物联平台、苹果HomeKit平台、阿里云物联平台、小米物联平台、百度云物联平台、京东Joylink平台、腾讯物联平台、涂鸦云物联平台等国内外主流物联网平台,通过Wi-Fi技术连接云端服务能够高效实现物联网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的智慧互联。

产品优势:公司是物联网Wi-FiMCU芯片领域的主要供应商之一,产品具有较强的进口替代实力和国际市场竞争力。2016年度公司产品销量占全球物联网Wi-FiMCU市场份额处于10-30%之间,2017年度和2018年度公司产品销量市场份额保持在30%左右。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产业链下游龙头企业

下游主要是MCU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汽车电子、工业控制、消费电子等领域。其中汽车电子市场上企业主要有均胜电子、华域汽车、拓普集团、东风科技、华阳集团等等。

我国汽车电子代表企业优势分析

企业名称

优势分析

均胜电子

客户优势:公司与主要整车厂商客户已形成稳固伙伴关系,积累了庞大的优质客户资源,主要客户已涵盖宝马、戴姆勒、大众、奥迪、通用、福特等全球整车厂商与国内一线自主品牌

企业技术优势:公司凭借行业领先的研发和技术,以先进的创新设计、覆盖全球的生产制造体系、可靠的品质管理以及始终如一的优质服务,不断引领全球汽车电子和安全行业的发展,是中、德、美、日等国主要整车厂商与国内各大汽车品牌的长期合作伙伴。

华域汽车

客户优势:公司已与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一汽大众、长安福特、神龙汽车、北京现代、东风日产、上汽乘用车、长城汽车、江淮汽车等国内主要整车客户建立了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客户资源覆盖面广且结构完善,部分业务和产品已成功进入北京奔驰、华晨宝马、一汽奥迪等中高端整车品牌的国内配套体系。

运营管理优势:公司紧跟行业发展趋势,利用与国际零部件企业合作的有利条件,通过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逐步形成自身的精益管理体系。公司精益化运营理念在标准化工厂建设中得到充分体现,目前新设工厂均已实现标准化,并成为国内精益管理的标杆企业,在全球同行中也处于较高水平。

拓普集团

供货优势:公司在加拿大多伦多、美国底特律、德国威因海姆、瑞典哥德堡、法国勒瓦卢设有商务、物流、技术等服务机构,具备了一定的全球供货能力,为后续大力开拓海外市场打下基础。

东风科技

研发优势:公司建立完善的研发体系,根据本公司各主要生产产品的汽车零部件领域建立自己的研发中心,为仪表、电子、制动等业务的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开发提供支持

客户优势:东风汽车为目前国内最大整车生产厂商之一,公司及下属分子公司作为汽车零部件生产厂 ,为东风汽车配套汽车仪表系统、饰件系统、制动系统、汽车电子系统及金属铸件产品,所以 拥有长期稳定的客户。

华阳集团

品牌优势: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在业内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在行业内以及下游客户中享有良好的声誉以及较高的影响力。公司旗下品牌ADAYOFORYOU均为行业知名品牌。

企业技术优势:公司在各个业务板块中的制造工程能力均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包括自动化生产设备、信息化管理系统、生产工艺、模具技术、产品测试等方面,是公司确保产品质量、成本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YA)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下游扩产潮涌 我国显示面板设备零部件行业百亿市场需求正被点燃

下游扩产潮涌 我国显示面板设备零部件行业百亿市场需求正被点燃

显示面板设备零部件,虽隐匿于终端产品之后,却是支撑中国迈向“显示强国”的战略基石。当前,在京东方、TCL华星、深天马等下游面板产能持续扩张与技术迭代的双重驱动下,这一市场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增长机遇。数据显示,仅加工类零部件直接采购规模预计将从2023年的47.8亿元激增至2028年的81.3亿元。

2025年10月02日
我国PECVD设备行业分析:下游需求爆发 拓荆科技为龙头企业且量产规模扩大

我国PECVD设备行业分析:下游需求爆发 拓荆科技为龙头企业且量产规模扩大

作为半导体、光伏与显示面板制造的“镀膜”核心,PECVD(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设备凭借其低温沉积、高膜层质量与卓越的工艺适应性,已成为现代电子产业不可或缺的关键装备。在半导体国产替代浪潮与光伏技术快速迭代的双重驱动下,我国PECVD设备行业下游需求爆发。同时,随着本土产业链协同创新的深化,一个由国产力量主导的PE

2025年10月02日
MLED强势增长 COB封装行业产能随之扩张并加速渗透 面板企业抢食扩大产业格局

MLED强势增长 COB封装行业产能随之扩张并加速渗透 面板企业抢食扩大产业格局

近年来,随着价格下探,小间距LED显示屏替代传统LED显示屏效应显现。2018-2023年全球小间距LED显示屏市场规模由2611百万美元增长至5157百万美元,占LED显示屏的比重由39.92%提升至55.31%。预计2027年全球小间距LED显示屏市场规模达12212百万美元,占LED显示屏的比重达58.74%。L

2025年10月01日
12英寸硅片成全球出货、扩产主力方向 行业国产替代迎关键窗口期

12英寸硅片成全球出货、扩产主力方向 行业国产替代迎关键窗口期

12英寸硅片成全球晶圆厂扩产主力方向。全球市场方面,截至2024年末,全球共有193条12英寸量产晶圆厂,到2026年全球12英寸晶圆厂量产数量将达到230座。预计2024-2026年全球12英寸晶圆厂产能将从834万片/月增长至989万片/月,CAGR达到8.9%。

2025年09月29日
晶圆厂扩张催生大量需求 我国LPCVD设备行业国产化进程加速

晶圆厂扩张催生大量需求 我国LPCVD设备行业国产化进程加速

在“十四五”规划与晶圆厂产能扩张的双重驱动下,中国LPCVD设备市场需求持续释放。面对海外厂商高达95%的市场垄断,国内LPCVD设备商凭借政策支持与技术创新,在成熟制程领域快速放量,并向先进制程延伸,开启国产替代新篇章。

2025年09月29日
市场需求持续疲软 我国激光打印机出货量与进口量整体走低 国产替代则加速

市场需求持续疲软 我国激光打印机出货量与进口量整体走低 国产替代则加速

近年来,我国激光打印机市场需求疲软,出货量持续下滑。行业进出口呈现分化态势:进口量延续下降趋势,出口量则在2022-2024年连续三年下滑后,于2025年1-8月小幅回暖。值得关注的是,国产激光打印机已突破技术门槛,替代进程加快,市场份额实现显著提升。

2025年09月2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