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余热锅炉行业现状:双碳政策下发展前景良好 杭锅领先优势稳固

余热锅炉是指利用各种工业过程中的废气、废料或废液中的余热及其可燃物质燃烧后产生的热量把水加热到一定温度的锅炉,由锅筒、活动烟罩、炉口段烟道、斜1段烟道、斜2段烟道、末1段烟道、末2段烟道、加料管(下料溜)槽、氧枪口、氮封装置及氮封塞、入孔、微差压取压装置、烟道的支座和吊架等组成。 其中锅筒、活动烟罩、烟道、氧枪口、下料管是较为主要的核心部件。

余热锅炉的工作原理是燃油、燃气、燃煤经过燃烧产生高温烟气释放热量,高温烟气先进入炉膛,再进入前烟箱的余热回收装置,接着进入烟火管,最后进入后烟箱烟道内的余热回收装置,高温烟气变成低温烟气经烟囱排入大气。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余热锅炉行业发展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调研报告(2022-2029年)》显示,由于余热锅炉大大地提高了燃料燃烧释放的热量的利用率,所以这种锅炉十分节能。此外具有烟箱、烟道余热回收利用的燃油锅炉、燃气锅炉、燃煤锅炉也称为余热锅炉。

余热锅炉按燃料分,可分为燃油余热锅炉、燃气余热锅炉、燃煤余热锅炉及外媒余热锅炉等;按用途分,可分为余热热水锅炉、余热蒸汽锅炉、余热有机热载体锅炉等;根据下游应用领域,余热锅炉可分为电站余热锅炉和其他工业余热锅炉。

余热锅炉按燃料分,可分为燃油余热锅炉、燃气余热锅炉、燃煤余热锅炉及外媒余热锅炉等;按用途分,可分为余热热水锅炉、余热蒸汽锅炉、余热有机热载体锅炉等;根据下游应用领域,余热锅炉可分为电站余热锅炉和其他工业余热锅炉。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余热锅炉是实现碳减排的重要途径。据了解,余热锅炉是余热发电系统中的重要设备。而余热资源是指在现有条件下可能回收利用而尚未回收利用的能量,被认为是继煤、石油、天然气和水力之后的第五大常规能源。按其来源可分高温烟气余热(占比最高,达到 50%)等六类。这些余热资源可用于发电、驱动机械、加热或制冷等,因而能减少一次能源的消耗,并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因此在碳中和背景下,高耗能行业的余热回收有利于碳排放量大幅降低,实现“变废为宝”。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中国余热发电累积装机量约为4500万千瓦。

余热锅炉是实现碳减排的重要途径。据了解,余热锅炉是余热发电系统中的重要设备。而余热资源是指在现有条件下可能回收利用而尚未回收利用的能量,被认为是继煤、石油、天然气和水力之后的第五大常规能源。按其来源可分高温烟气余热(占比最高,达到 50%)等六类。这些余热资源可用于发电、驱动机械、加热或制冷等,因而能减少一次能源的消耗,并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因此在碳中和背景下,高耗能行业的余热回收有利于碳排放量大幅降低,实现“变废为宝”。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中国余热发电累积装机量约为4500万千瓦。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碳中和进程提速,政策利好余热回收发展,从而也带动余热锅炉发展。据了解,余热锅炉是工业余热回收利用的主要设备。而节能环保已被列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首位,余热锅炉行业为国民经济相关行业提供节能装备,是各行业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源头和保障。与此同时2020 年我国明确提出2030 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峰值,努力争取 2060 年之前实现碳中和,到 2030年中国单位 GDP 二氧化碳排放将比 2005 年下降 65%以上。为落实双碳目标,我国余热资源将日益受到重视。此外,国务院先后批准了《关于清理规范城镇供水供电供气供暖行业收费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国家工业节能技术装备推荐目录(2020)》,分别从减免余热系统费用与余热节能技术推荐的角度助力余。

由此可见,随着节能环保要求的提高和碳中和的推进,未来余热资源利用率和气电装机量将得到大幅提升,余热锅炉是其中的关键装置,受益于此,发展前景良好。这也将促使余热锅炉制造企业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开发出技术更先进、参数更高、容量更大、能适应新的市场需求的余热锅炉产品。根据估算,2020 年我国可回收余热总资源平均值约13亿吨标准煤,余热锅炉产量为 6.55 万吨(蒸汽)。

由此可见,随着节能环保要求的提高和碳中和的推进,未来余热资源利用率和气电装机量将得到大幅提升,余热锅炉是其中的关键装置,受益于此,发展前景良好。这也将促使余热锅炉制造企业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开发出技术更先进、参数更高、容量更大、能适应新的市场需求的余热锅炉产品。根据估算,2020 年我国可回收余热总资源平均值约13亿吨标准煤,余热锅炉产量为 6.55 万吨(蒸汽)。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天然气发电市场将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据了解,电力行业是碳排放和污染物的重要来源之一,火电是其中的排放大户,而火电中的天然气发电因清洁性、环保性、灵活性而受到各国的重视。气电可以有效的减少碳排放总量,根据 IPCC 国家温室企业清单指南,煤炭、石油、天然气作为能源的二氧化碳排放系数分别为 94.6、77.4、56.1 吨/TJ,燃烧天然气的碳排放仅为煤炭的 59%。而天然气发电的清洁低碳和灵活性将在可再生能源为主的电力系统构建中发挥积极作用。因此未来燃气发电的发展将对燃气锅炉产生持续的需求。根据《中国 2060 年前碳中和研究报告》,2030年气电装机容量有望达到 1.85 亿千瓦,较 2020 年新增 0.87 亿千瓦;未来 10 年,仅电站余热锅炉新增市场容量就可达到 500 亿元以上,具备广阔的发展空间。

近年来我国天然气发电装机容量不断增加。有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天然气发电装机容量从 2014 年的 0.57 亿千瓦增加至0.98 亿千瓦,占全国发电装机总量的 4.45%;发电量为 2485 亿千瓦时,占全国总发电量的 3.26%。

此外随着节能提效的深入,市场需求将更偏向具备高端技术参数引领的余热管理设备和清洁能源方案,工业余热利用有望快速发展,带动相关设备投资。目前工业余热利用对应的设备有换热器、蒸汽发电系统、热泵等。目前各类余热余压节能改造技术渗透率仍较低,除电厂用低压驱动热泵技术推广比例约为 10%,其他技术均在5%以下。由此可将,我国余热余压节能改造技术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各类余热余压节能改造技术进展情况

技术名称 适用范围 推广情况 未来 5 年预计推广比例 节能能力(万 tce/a)
锅炉烟气深度冷却技术 适用于锅炉烟气余热利用领域节能技术改造 <5% 10% 66
工业循环水余压能量闭环回收利用技术 适用于工业循环水的节能技术改造 <5% 15% 21
微型燃气轮机能源梯级利用节能技术 适用于微型燃气轮机能源梯级利用节能技术改造 <5% 15% 36
工业燃煤机组烟气低品位余热回收利用技术 适用于工业燃煤机组烟气余热利用节能技术改 <5% 10% 100
电厂用低压驱动热泵技术 适用于热电厂节能技术改造 10% 30% 58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目前杭锅股份是国内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的余热锅炉研究、开发、设计和制造基地,领先优势稳固。据了解,锅炉行业是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国内已有超过20 家企业具有成套制造锅炉的资质和规模化生产能力,而公司在余热锅炉行业市占率超过 60%,是当之无愧的龙头。

杭州锅炉成立于 1955 年,并于2011 年在深交所上市,是一家主要从事锅炉、压力容器、环保设备等产品的咨询、研发、生产、销售、安装及其它工程服务的大型综合性集团企业,已经完成从单一的锅炉产品供货向 EPC、BOT、PPP 等多种模式总承包工程的转变,主要产品为余热锅炉、清洁环保能源装备以及围绕核心设备有关的能源利用整体解决方案。目前杭锅已成长为国内规模最大、品种最多的余热锅炉研究、开发和制造基地之一,其生产的节能环保余热锅炉已超2000台套,综合市场占有率达到50%以上,成为我国余热锅炉的领军企业。

杭锅对现有的技术及产品战略不断进行调整,以承接能源行业的大发展。该年,杭锅的研发投入创下新高,投入资金达到3.05亿元,同比涨幅高达54.9%。例如在技术方面,杭州锅炉持续加强传统产品余热锅炉的技术优化升级,大型 9H 级和分布式能源燃机余热锅炉陆续研发成功。例如2020 年年底,公司成功中标东莞宁州 3*9H 项目,该项目是全国单机容量最大、热效率最高的燃气电厂,也是全球单个项目装机容量最大的联合循环燃气电厂之一,该项目也是公司继成功研发、制造、投运 4 台巴基斯坦9H 燃机余热锅炉之后,在超大型燃气轮机配套余热锅炉上的又一次创新攻关。

2020 年公司完成国内首台补燃 9E 级燃机余热锅炉技术研发,并且中标浙石化鱼山岛项目三套SGT52000E 燃气轮机余热锅;自此,杭锅正式成为浙江石化的锅炉供应商和燃机余热锅炉的首家供应商。目前,杭锅燃机余热锅炉已覆盖6B、6FA、9E、9F、9H全系列产品。

此外杭锅于2020年研发成功的热媒介质能源高效利用与超低排放系统装置被认定为全国首台(套)产品。该装置用热效率能达到90%以上,并且实现了超低排放,为实现我国“双碳”目标助力。目前,杭锅已具备该款产品从75t/h到190t/h级别全系列产品。

据公司财报,杭锅股份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1.99 亿元,同比增长14.93%,实现归母净利润 3.57 亿元,同比西江14.87%。

据公司财报,杭锅股份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1.99 亿元,同比增长14.93%,实现归母净利润 3.57 亿元,同比西江14.87%。

数据来源:公司财报,观研天下整理(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科研投入驱动下我国实验室分析仪器市场扩容  政策推动国产化进程稳步推进

科研投入驱动下我国实验室分析仪器市场扩容 政策推动国产化进程稳步推进

近年来我国科技经费投入保持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R&D(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总量为3.613万亿元,同比增长8.3%,实现稳定增长,投入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

2025年09月13日
我国光伏串焊机行业行业将进入稳健增长阶段 多家企业已实现0BB机型量产

我国光伏串焊机行业行业将进入稳健增长阶段 多家企业已实现0BB机型量产

受益于我国光伏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光伏串焊机市场规模实现高速扩容。数据显示,其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17.5亿元稳步增长至2023年的45.32亿元,期间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37.33%,行业成长势头显著。展望未来,我国光伏串焊机行业仍具备充足的发展空间,增长动力主要来源于两大核心维度:

2025年09月12日
半导体、光伏等领域驱动我国真空泵行业需求增长 高端市场进口替代空间犹存

半导体、光伏等领域驱动我国真空泵行业需求增长 高端市场进口替代空间犹存

当前,我国真空泵下游已形成结构多元、分布广泛的应用体系,覆盖半导体、光伏、锂离子电池、制药、食品、精密制造、化工、面板等众多领域。这些领域共同推动真空泵行业需求增长,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下文将重点围绕半导体、光伏和锂离子电池三大战略新兴领域展开分析。

2025年09月11日
压缩空气储能有望为我国空气压缩机行业带来显著增量 头部企业正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压缩空气储能有望为我国空气压缩机行业带来显著增量 头部企业正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压缩空气储能是目前唯一可对标抽水蓄能的长时储能技术,具有规模大、成本低、寿命长、清洁无污染、安全可靠等优点。然而,受关键技术瓶颈、系统效率及初始投资较高等因素制约,我国压缩空气储能仍处于产业化发展初期,实际装机规模较小。

2025年09月10日
我国移动机器人行业应用边界拓宽、资本热度上涨 高国产化率下马太效应渐显

我国移动机器人行业应用边界拓宽、资本热度上涨 高国产化率下马太效应渐显

近年来,我国移动机器人销量与销售额持续增长,但销售额增速自2022年起逐步放缓,主要因技术进步与规模化生产推动成本下降。与此同时,该市场凭借广阔前景持续吸引资本关注,2025年上半年发生融资事件28起,金额超31亿元。目前,国产移动机器人已占据绝对主导,2023年国产化率超90%。值得一提的是,自2021年起,行业马太

2025年09月10日
国产行星减速器阵营加速追赶国际巨头 人形机器人有望开辟行业新增长曲线

国产行星减速器阵营加速追赶国际巨头 人形机器人有望开辟行业新增长曲线

我国行星减速器行业起步相对较晚,国产厂商在技术积淀与产品经验方面存在不足,导致中高端市场长期由国际品牌主导。2022年,日本新宝、德国威腾斯坦、德国纽卡特占据国内行星减速器市场份额前三名,三者合计占比超过40%。这些企业尤其在高端应用领域展现出明显优势,其在传动精度、长期运行下的精度保持性、产品一致性和可靠性等方面表现

2025年09月09日
空置率高企! 我国冷库行业供需错配问题凸显 租金出现“跳水”

空置率高企! 我国冷库行业供需错配问题凸显 租金出现“跳水”

在政府规划引导与市场需求的双轮驱动下,我国冷库项目建设加速推进,使得冷库总量不断增长。截至2024年,我国冷库总量为2.5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0.96%,新增库容2491万立方米。截至2025年6月底,我国冷库总容量为2.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6.12%。

2025年09月09日
抽水蓄能开辟我国水泵行业增长新空间 高效节能转型持续推进

抽水蓄能开辟我国水泵行业增长新空间 高效节能转型持续推进

近年来,我国水利建设持续快速发展,完成投资规模屡创新高,为水泵行业注入了强劲发展动力。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水利建设完成投资达10893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2023年进一步增长至11996亿元;2024年完成投资13529亿元,新开工国家水网重大工程41项,实施水利项目达46967个。

2025年09月0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