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国内外无人机行业现状:我国追赶势头强劲 工业级市场处在爆发前夜

无人机一般指无人驾驶飞机,是指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或者由车载计算机完全地或间歇地自主地操作。与载人飞机相比,它具有体积小、造价低、使用方便、对作战环境要求低、战场生存能力较强等优点。

无人机种类繁多、用途广。从技术角度定义,无人机可以分为无人固定翼飞机、无人垂直起降飞机 、无人飞艇、无人直升机、无人多旋翼飞行器、无人伞翼机等。按飞行平台构型分类,无人机可分为固定翼无人机、旋翼无人机、无人飞艇、伞翼无人机、扑翼无人机等。 按民航法规规定的尺度分类,无人机可分为微型无人机、轻型无人机、小型无人机以及大型无人机。按任务高度分类,无人机可以分为超低空无人机、低空无人机、中空无人机、高空无人机和超高空无人机。按活动半径分类,无人机可分为超近程无人机、近程无人机、短程无人机、中程无人机和远程无人机。

另外从应用领域来分,无人机可分为军用与民用。其中军用方面,无人机又分为侦察机和靶机。民用方面,是无人机+行业应用,是无人机真正的刚需;在航拍、农业、植保、微型自拍、快递运输、灾难救援、观察野生动物、监控传染病、测绘、新闻报道、电力巡检、救灾、影视拍摄、制造浪漫等等领域的应用,大大的拓展了无人机本身的用途,发达国家也在积极扩展行业应用与发展无人机技术;目前主要可分为巡查/监视无人机、农用无人机、气象无人机、勘探无人机以及测绘无人机等。

全球方面: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无人机”与“智能驾驶”已成为智能科技的焦点。其中“无人机”由于对未来空战有着重要的意义,世界各主要军事国家都在加紧进行无人驾驶飞机的研制工作,并且均投入了大量资源。有相关资料显示,截至目前,全球已经有包括美国、以色列、加拿大、德国、英国、法国、俄罗斯等在内的32个国家研发出50多种无人机,300余种基本型号,超过50个国家装备无人机。

虽然世界各国都在均无人机方面投入了大量资源,但总体来看,世界无人机技术的发展并不均衡。例如2019年,美国和中国的商用无人机市场规模占全球商用无人机市场规模的三分之二以上。此外根据之前全球军用无人机市场份额来看,当今在军事无人机领域的世界领先者为美国和以色列,分别占45%和24%的份额。

具体来看,美国、以色列和欧洲是世界无人机技术最为先进的国家和地区,处于第一梯队;中国、俄罗斯等处于第二梯队,其中中国近10年相继研发出各款尖端无人机,目前己拥有美国所有类型的尖端无人机,追赶势头强劲。

具体来看,美国、以色列和欧洲是世界无人机技术最为先进的国家和地区,处于第一梯队;中国、俄罗斯等处于第二梯队,其中中国近10年相继研发出各款尖端无人机,目前己拥有美国所有类型的尖端无人机,追赶势头强劲。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国内方面:近年来随着卫星定位系统的成熟、电子与无线电控制技术的改进、多旋翼无人机结构的出现,无人机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无人机注册用户和登记数量均大幅增长。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全行业无人机拥有者注册用户约55.8万个,其中无人机运营企业1.1万家,较上年增长55%;注册无人机共51.7万架,其中经营性无人机13.1万架,较上年增长63.1%;无人机有效驾驶员执照达到88994本。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无人机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2-2029年)》显示,截至2021年底,我国无人机实名登记系统注册无人机数量共计83.02万架,比2020年底的52.36万架增加了58.6%;共有无人驾驶航空企业12663家,颁发无人机驾驶员执照超过11.9万本;无人机日均飞行达105.73万架次,日均飞行小时达4.57万小时,合计报送作业小时1861.5万。

截至2021年底,我国无人机实名登记系统注册无人机数量共计83.02万架,比2020年底的52.36万架增加了58.6%;共有无人驾驶航空企业12663家,颁发无人机驾驶员执照超过11.9万本;无人机日均飞行达105.73万架次,日均飞行小时达4.57万小时,合计报送作业小时1861.5万。

数据来源:民航局,观研天下整理

目前我国无人机主要还是应用在军用市场,份额超6成。根据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军用市场份额为62.79%;而民用只有37.21%。

目前我国无人机主要还是应用在军用市场,份额超6成。根据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军用市场份额为62.79%;而民用只有37.21%。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具体来看:军用无人机发展起步较早,市场较为成熟。据了解,我国军用无人机开始于1964年,在当时Ⅰ型无人机靶机就已经诞生。1980年代开始批量使用无人机,但最初主要作为防空系统的靶机和干扰诱饵等。到2000年以后,我国相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积极合作,开发出了多型的无人机设备,市场才得到快速发展,WZ-2000型无人侦察机、“彩虹-4号”、 “彩虹-5号”、“翼龙型”、“攻击11”等无人机相继面世。

经过多年的发展,到目前我国军用无人机的研究发展在总体设计、飞行控制、组合导航、中继数据链路系统、传感器技术、图像传输、信息对抗与反对抗、发射回收、生产制造和部队使用等诸多技术领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具备一定的技术基础。

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我国军用无人机发展较为快速,但对比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还不能完全适应高技术战争的要求。例如国内己有的无人机任务系统载重都不大,尚难满足电子对抗、预警、侦察等大型任务系统的要求,平台技术难以满足无人作战飞机的高隐身、高机动能力的要求等。

而相对于发展起步较早的军用无人机,我国民用无人机市场在早期并未引起足够重视。而是近几年来由于技术的发展和需求的牵引推动,特别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一些自然灾害频发,急需有一种灾情监视评估和搜救手段,从而引起有关方面对民用无人机的关注,且迅速升温,逐步深入大众生活。据统计,截至2020年底,无人机实名登记数量已增至52.36万架,较2010年涨幅超过500%。截至2021年底,我国无人机实名登记系统注册无人机数量共计83.02万架。

民用无人机的迅速发展使得我国民用无人机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根据航空运输协会的数据显示,220年我国民用无人机市场规模为315亿元。估计2021年我国民用无人机市场规模在365亿元左右,同比增长15.87%。

民用无人机的迅速发展使得我国民用无人机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根据航空运输协会的数据显示,220年我国民用无人机市场规模为315亿元。估计2021年我国民用无人机市场规模在365亿元左右,同比增长15.87%。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民用无人机主要分为消费级无人机和工业级无人机两种。其中消费级无人机市场由于整体要求相对较低,市场规模整体大于工业级。而相比于消费级无人机,工业无人机整体应用更加广泛,因此近几年占比逐年增长,到2020年已接近整体无人机市场的一半左右,达到了46%。

民用无人机主要分为消费级无人机和工业级无人机两种。其中消费级无人机市场由于整体要求相对较低,市场规模整体大于工业级。而相比于消费级无人机,工业无人机整体应用更加广泛,因此近几年占比逐年增长,到2020年已接近整体无人机市场的一半左右,达到了46%。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W)

目前我国工业无人机制造应用尚处在起步和示范阶段,总体技术还比较落后,只在为数不多的领域得到较好的发展,在更多工业应用领域依旧是处于不断探索阶段,还没有形成规模化的市场,整体处于爆发前的积累阶段。预计随着无人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商业应用的不断成熟,每个行业应领域的潜在需求市场空间极大,工业无人机在工业领域的普遍应用将具有更大的商业价值和市场规模。例如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我国适龄劳动人口占比逐年下降,同时人力成本居高不下,招工难、用工难的问题尤为明显。同时,现代人对劳动保护的意识也逐步提高,不愿从事枯燥、高危险和较为辛苦的工作。在商业航拍、测绘、电力巡线、环保、农情监测、农业植保等领域,工业级无人机都可以很大程度上代替人类。

数据显示,2019 年我国工业级无人机市场规模达到151.79 亿元,预计到 2024 年,工业级无人机市场规模约1500亿元,其中农林植保约318亿元,警用安防市场约为 200亿元,电力巡检约为 200 亿元,快递物流约 255 亿元,地理测绘约 448亿元。

而虽然近年来我国无人机市场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随着无人机的数量和飞行量的增多,根据无人机市场暴露出的一些问题。例如东北地区许多农民购买过极飞科技的P80无人机,发生掉落、甚至是炸机等问题。这些都让人们对无人机产生了“飞在天上的不定时炸弹”的标签印象。

对此相关法规陆续开始打补丁,各种限制政策逐渐出台。例如2021年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印发《交通运输“十四五”立法规划》,明确将制定《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山东、川渝等地针对高铁两侧禁飞无人机定制管理条例等等。由此也就意味着民用无人机行业逐步走向强监管的阶段,行业发展也就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且由于无人机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产品的升级迭代速度较快,相关技术也在不断推陈出新。而企业如果要适应行业发展水平或难以满足下游客户的需求,则就要加大研发投入,来不断赶上产品升级迭代的进度。例如极飞科技2018年-2021年上半年研发投入金额分别为 4884.82 万元、6947.43 万元、9735.84 万元和 8130.71 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 15.18%、 19.49%、18.36%和 17.35%。

且由于无人机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产品的升级迭代速度较快,相关技术也在不断推陈出新。而企业如果要适应行业发展水平或难以满足下游客户的需求,则就要加大研发投入,来不断赶上产品升级迭代的进度。例如极飞科技2018年-2021年上半年研发投入金额分别为 4884.82 万元、6947.43 万元、9735.84 万元和 8130.71 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 15.18%、 19.49%、18.36%和 17.35%。

数据来源:公司财报,观研天下整理

而高研发投入并不一定带来高回报,尤其无人机行业本身就具有研发投入高、周期长的特点。因此如果在研发过程中关键技术未能突破、性能指标未达预期或者研发出的产品未能得到市场认可,这些研发投入就只能在遥远的未来才能转换为科研成果,甚至彻底成为沉没成本。

目前“低垂果实区”的竞争已经激烈,即便是头部企业也大多面临亏损。例如在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这一细分品类中以53.8%的市占率排名第一的纵横股份,自2021年三季报开始营收和净利润就双双大幅下降。业绩快报显示,2021年纵横股份亏损2021.77万元。

早已上市的亿航智能表现也不好。财报显示,2021年营收为5680.7万元;毛利润为3603万元,净利润-3.14亿元。而正在冲刺科创板IPO的极飞科技处境同样尴尬。财报显示,2018-2020年净利润持续为负值,亏损金额逐步扩大。2020年净利润从2018年的-689.40万元扩大到-5983.23万元。

早已上市的亿航智能表现也不好。财报显示,2021年营收为5680.7万元;毛利润为3603万元,净利润-3.14亿元。而正在冲刺科创板IPO的极飞科技处境同样尴尬。财报显示,2018-2020年净利润持续为负值,亏损金额逐步扩大。2020年净利润从2018年的-689.40万元扩大到-5983.23万元。

数据来源:公司财报,观研天下整理(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滚珠丝杠行业:数控机床及新能源车为市场提供持续可增点 国产进程亟需加速

我国滚珠丝杠行业:数控机床及新能源车为市场提供持续可增点 国产进程亟需加速

当前,我国滚珠丝杠下游应用呈现多点开花态势,已覆盖机床、物流、医疗、包装、半导体、新能源、汽车及机器人等多个领域。其中,2023年机床领域以45%的占比稳居滚珠丝杠第一大应用市场,展现出绝对领先优势。同期,物流、医疗、包装等领域虽然各自占比不足10%,但发展潜力大,为行业增长提供了多元化支撑。

2025年08月13日
我国激光器行业应用场景丰富且仍在持续拓展 光纤激光器已基本实现国产替代

我国激光器行业应用场景丰富且仍在持续拓展 光纤激光器已基本实现国产替代

随着政策推动,我国激光器国产化进程也在不断加速。目前我国光纤激光器已基本实现国产替代,低、中、高端均已超过半数。从细分市场结构看,国产低功率光纤激光器技术成熟、成本较低,国产100W及以下低功率光纤激光器国产化率99.01%,已经基本实现国产替代。

2025年08月13日
电力设备需求升级 我国电磁线行业中高端市场迎良机 长远看企业呈一定集中性

电力设备需求升级 我国电磁线行业中高端市场迎良机 长远看企业呈一定集中性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我国不断鼓励并推进以电力设备、工业电机等为代表的基础设施建设,电磁线行业作为工业产品的基础产业,其生产规模在短时间内快速扩张。目前我国电磁线年生产能力超过百万吨,约占全球电磁线生产总量的 50%。

2025年08月12日
我国核电机组行业:核准节奏加快 在建、商运规模持续增长

我国核电机组行业:核准节奏加快 在建、商运规模持续增长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核电产业的不断重视,我国核电机组在建数量和装机容量呈现不断增长态势,并且均持续保持世界第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在建核电机组27台,总装机容量3230.9万千瓦,高于在建核电机组数量排名世界第二位的印度和并列排名第三位的俄罗斯、土耳其和埃及,连续第18年位居全球第一位(印度在建7台核电机组

2025年08月12日
我国智能眼镜市场增长势头迅猛 多方跨界玩家积极布局 产品密集发布

我国智能眼镜市场增长势头迅猛 多方跨界玩家积极布局 产品密集发布

自2024年起,我国智能眼镜市场增长势头迅猛,且增速显著领先全球。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智能眼镜出货量突破130万台,2025年第一季度达49.4万台,同比激增116.1%,较全球同期增速(82.3%)高出33.8个百分点。市场热度在“618”期间进一步显现:京东平台AI眼镜的成交量同比增长7倍,AR眼镜用户数增长7

2025年08月11日
我国主动散热材料行业分析:热流密度激增 液冷成为市场发展新方向

我国主动散热材料行业分析:热流密度激增 液冷成为市场发展新方向

近年来,随着5G通信、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普及,电子设备的功率密度不断增加,散热问题逐渐成为制约设备性能的瓶颈。根据相关资料,电子元器件故障发生率随工作温度的升高呈指数增长,温度每升高10°C,系统可靠性降低50%,若电子元器件工作热量未能及时疏导,将发生发烫、卡顿、死机等情形。

2025年08月08日
旺盛需求、资本涌入、技术突破、政策支持 我国陪伴机器人行业风起云涌

旺盛需求、资本涌入、技术突破、政策支持 我国陪伴机器人行业风起云涌

随着大语言模型的突破与迭代,现其已经具备进行多轮高质量对话的能力,而这也推动陪伴机器人从“功能执行”迈向“情感共鸣”的新阶段,相较于人形机器人,陪伴机器人落地更加简单,更有望率先进入家庭场景。

2025年08月08日
智能座舱SoC芯片行业需求水涨船高 国产紧抓新技术机遇 外资巨头地位松动

智能座舱SoC芯片行业需求水涨船高 国产紧抓新技术机遇 外资巨头地位松动

着我国乘用车前装智能座舱搭载率持续攀升,智能座舱SoC芯片需求水涨船高。2024年上半年我国乘用车前装智能座舱搭载率突破70%,到年底已达到73.4%,预计2025年将跨越80%大关。2022-2023年我国智能座舱SoC芯片市场规模由88亿元增长至108亿元,预计2024年、2025年、2026年我国智能座舱SoC芯

2025年08月0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