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22年1-9月我国智能燃气表、膜式燃气表行业领先企业真兰仪表业务收入构成情况及优势分析

一、主营业务收入构成情况

根据上海真兰仪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财报显示,2022年1-9月公司营业收入约为8.387亿元,按产品分类,智能燃气表收入占比48.56%,约为4.073亿元;按地区分类,内销收入占比为82.49%,约为6.918亿元。

 

2022年1-9月上海真兰仪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业绩情况

2022-09-30

主营构成

主营收入(元)

收入比例

主营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产品分类

智能燃气表

4.073亿

48.56%

2.323亿

43.33%

1.750亿

57.83%

42.97%

膜式燃气表

2.396亿

28.56%

1.837亿

34.27%

5588万

18.47%

23.33%

零部件

9984万

11.90%

7682万

14.33%

2302万

7.61%

23.06%

气体流量计

3298万

3.93%

1816万

3.39%

1483万

4.90%

44.96%

工商业用燃气表

3014万

3.59%

1158万

2.16%

1855万

6.13%

61.57%

其他

2105万

2.51%

1316万

2.45%

789.5万

2.61%

37.50%

其他(补充)

780.9万

0.93%

36.52万

0.07%

744.3万

2.46%

95.32%

按地区分类

内销

6.918亿

82.49%

4.484亿

83.65%

2.435亿

80.45%

35.19%

外销

1.390亿

16.58%

8729万

16.28%

5173万

17.09%

37.21%

其他(补充)

780.9万

0.93%

36.52万

0.07%

744.3万

2.46%

95.32%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021年上海真兰仪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收入约10.629亿元,按产品分类,智能燃气表收入占比为42.14%,约为4.479亿元;按地区分类,内销收入占比为80.63%,约为8.57亿元。

 

2021年上海真兰仪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业绩情况

2021-12-31

主营构成

主营收入(元)

收入比例

主营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产品分类

智能燃气表

4.479亿

42.14%

2.445亿

37.66%

2.034亿

50.16%

45.40%

膜式燃气表

3.611亿

33.98%

2.612亿

40.22%

9996万

24.65%

27.68%

零部件

1.351亿

12.71%

9601万

14.79%

3907万

9.64%

28.93%

工商业用燃气表

4620万

4.35%

1572万

2.42%

3048万

7.52%

65.97%

气体流量计

4028万

3.79%

2125万

3.27%

1903万

4.69%

47.24%

其他

2422万

2.28%

1064万

1.64%

1358万

3.35%

56.08%

其他(补充)

810.2万

0.76%

--

--

--

--

--

按地区分类

内销

8.570亿

80.63%

5.267亿

81.12%

3.303亿

81.46%

38.54%

外销

1.978亿

18.61%

1.226亿

18.88%

7519万

18.54%

38.01%

其他(补充)

810.2万

0.76%

--

--

--

--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SS)

 

、市场竞争优势

技术优势

机械计量仍为当前燃气表的主要计量技术,实现机械计量的部件俗称“基表”,即未加装智能模块的膜式燃气表,可单独使用,但目前国内终端应用逐步减少。20世纪90年代以来逐步出现了基于IC卡和无线远传等多种通信手段应用的智能燃气表,但其计量技术均为机械计量。公司具有一定的产品核心部件(基表)制造技术优势。截至本招股意向书签署日,公司拥有302项专利、165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公司自主研发的高精度、宽量程计量技术,无损压封技术,阀系冗余设计技术,耐腐蚀性技术、安全性物联网技术等核心技术,已成熟应用至公司燃气表产品中,使得公司产品在耐久性、分界流量、计量范围、始动流量、温度适应性、耐盐雾腐蚀等方面达到或超过了行业标准的要求。公司产品多项指标优于国家标准和欧洲标准,部分燃气表已通过了国际知名的荷兰NMi实验室认证,并取得了相应的资质证书。在智能化生产方面,公司多年的产品优化、严格的质量管控以及关键零部件逐步的自制等为智能制造的实现打下基础。公司主要技术人员在本行业工作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燃气表工艺经验。公司综合智能制造技术、信息化技术、视觉检测技术,实现了完整的自动化组装线,并采用SCADA系统和MES系统,监控产品的生产检测,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产品竞争优势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燃气表产品更新换代加快,IC卡智能燃气表已逐步从成熟期走向衰退期。NB-IoT智能燃气表2017年开始商业化应用,市场规模迅速扩大,成为市场主流产品,正处于成长期。膜式燃气表作为智能燃气表的基本组件,在机械计量领域必不可少。尽管膜式燃气表在国内市场直接作为终端产品使用逐步减少,但其在实现计量功能的同时具备价格优势,在海外民用燃气消费占比较低的区域仍存在广阔的市场。公司长期致力于机械计量技术与产品的研发,积累了丰富的技术与经验,膜式燃气表产品供应先锋电子、成都千嘉、新天科技、金卡智能、威星智能等多家业内主要智能燃气表生产企业。在智能燃气表领域,公司NB-IoT智能燃气表不仅使用自产膜式燃气表,在智能模块方面,公司掌握智能模块的相关技术,并自主生产。

 

新产品研发优势

随着技术的进步,近五年来,燃气表产品研发周期不断加快,2017年NB-IoT智能燃气表投入商用,并快速占据市场主流,同时,超声波、热式、热值等电子计量方式也加速研发。超声波燃气表已出现小规模的商业应用,处于产品生命周期的第一阶段导入期,目前主要采用日本松下的超声波模组。公司采用日本松下模组的超声波计量仪表已取得型评证书,自主模组已开始小批量试制。随着超声波燃气表各项规则的逐步完善,公司产品将及时推向市场。由于公司拥有自主模组相关技术,公司产品将在技术和成本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在尚未商业化应用的热式计量和热值计量民用燃气表领域,公司已出样品,后续将进一步加大研发力度。

 

观研天下®专注行业分析十一年,专业提供各行业涵盖现状解读、竞争分析、前景研判、趋势展望、策略建议等内容的研究报告。更多本行业研究详见《中国智能燃气表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2-2029年)》。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光学元器件行业:广东省相关企业注册量最多 多家上市企业净利翻倍

我国光学元器件行业:广东省相关企业注册量最多 多家上市企业净利翻倍

2020-2024年我国光学元器件行业相关企业注册量呈逐年增长态势,其中2022-2023年快速增长,此后增速变明显放慢。2025年1-8月3日,我国光学元器件相关企业注册量已达到1.74万家。

2025年08月19日
我国工业连接器行业:新增企业快速下降 相关上市企业业绩较为分化

我国工业连接器行业:新增企业快速下降 相关上市企业业绩较为分化

具体来看,我国工业连接器相关上市企业主要有立讯精密 (002475)、中航光电 (002179、长盈精密 (300115)、长盈精密 (300115)、得润电子 (002055)、航天电器 (002025)、瑞可达 (688800)等,这些企业在产品、专利、质量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2025年08月18日
外转子直流无刷微特电机行业:日企领跑 中国中山格智美跻身全球前三

外转子直流无刷微特电机行业:日企领跑 中国中山格智美跻身全球前三

外转子直流无刷微特电机作为微特电机领域的重要分支,近三年全球外转子直流无刷微特电机市场规模呈增长态势。2024年全球外转子直流无刷微特电机市场规模为14亿元。

2025年08月11日
我国智能控制器行业:细分市场企业竞争激烈 拓邦股份、和而泰占比相对较高

我国智能控制器行业:细分市场企业竞争激烈 拓邦股份、和而泰占比相对较高

从市场规模来看,2020年到2024年我国智能控制器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到2024年我国智能控制器行业市场规模约为38061亿元,同比增长10.8%。

2025年08月01日
我国AR眼镜行业:CR5市场份额占比近90% 雷鸟创新、太若科技等处第一梯队

我国AR眼镜行业:CR5市场份额占比近90% 雷鸟创新、太若科技等处第一梯队

从市场集中度来看,2023年我国AR眼镜市场CR5市场份额占比为89.9%。整体来看,我国AR眼镜市场集中度高。

2025年07月30日
【产业链】我国物联网芯片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物联网芯片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从产业链来看,物联网芯片上游为原材料和相关生产设备;其中原材料包括硅片、靶材、光刻胶、抛光材料、封装材料等;设备包括硅片晶炉、热处理设备、光刻机、涂胶显影机、刻蚀设备、检测设备、封装设备等。中游为物联网芯片的设计及制造。下游为智慧城市、智能穿戴、工业物联网、消费电子和车联网等应用领域。

2025年07月14日
我国功率半导体市场集中度较低 市场第一梯队为美国德州仪器、欧洲英飞凌等国外企业

我国功率半导体市场集中度较低 市场第一梯队为美国德州仪器、欧洲英飞凌等国外企业

从市场规模来看,2020年到2024年我国功率半导体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到2024年我国功率半导体市场规模为1752.55亿元,同比增长15.3%,复合增长率达12%。

2025年07月11日
我国平板电脑行业集中度提升 华为、苹果份额合计占据市场半壁江山

我国平板电脑行业集中度提升 华为、苹果份额合计占据市场半壁江山

出货量来看,2020-2024年,我国平板电脑市场出货呈先升后降再升走势。2025年1-3月我国平板电脑市场出货量达到870万台,同比增长19 %。

2025年07月1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