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商业储能是我国新型储能重要组成部分,其占比小、市场空间大
新型储能,是指除抽水蓄能以外,以输出电力为主要形式的储能技术,是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支撑技术。近年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我国新型储能装机快速增长,到目前已成为全球新型储能产业发展的引领者。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累计建成投运新型储能73.76GW/168GWh,装机总规模已占全球总装机比例超过40%;新增装机规模41.54GW/107.13GWh,占全球装机56.83%。截止到2025年上半年,我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94.91GW/222GWh;其中新增装机达21.9GW/55.2GWh,同比增长69.4%(功率)/76.6%(容量)。当前,我国新型储能行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态势。
数据来源:国家能源局,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工商业储能是我国新型储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能源转型、提升电力系统灵活性与稳定性的关键支撑,是储能系统在用户侧的典型应用,主要面向工厂、商场、数据中心、工业园区等工商业用户。随着全球能源转型的加速和电力市场改革的推进,工商业储能的应用场景和技术方案不断丰富,市场潜力巨大。不过当前由于收益模式待优化、市场拓展受限等因素影响,工商业储能在新型储能占比较小,未来有着较大的提升空间。有数据显示,在2025年上半年我国新型储能新增装机规模中,工商业储能(按功率规模计算)占比只有7.9%,不足10%。
数据来源:CESA储能应用分会产业数据库,观研天下整理
二、我国工商业储能装机、采招、备案齐飙升,目前已成为全球主力市场
进入2025年以来,随着政策、市场和技术的多重推动,我国工商业储能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无论是新增装机、采招规模,还是备案体量,均呈现大幅增长态势。新增装机方面:2025年上半年,国内用户侧工商业储能新增装机1.73GW/4.11GWh(修正后),同比增长80.4%(功率)/70%(容量)。其中江苏工商储新增装机领跑全国,高达356.8MW/889.5MWh,容量占全国用户侧总新增装机的21.6%。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采招规模方面:2025年上半年,国内共329个用户侧工商业储能项目采招落地,总规模达3.24GW/8.75GWh,容量规模同比增长273.8%。从地区来看,不管数量还是规模,江苏都遥遥领先,采招落地规模达1.4GW/3.57GWh,超过全国采招落地总规模的四成。河南、安徽采招落地规模均超1GWh,分别位居全国第二、第三。湖北采招落地规模近600MWh,浙江采招落地超过400MWh。四川、广东采招落地均超300MWh,重庆、辽宁采招落地都在200MWh以上。
备案体量方面:2025年上半年,国内新增备案4064个用户侧工商业储能项目,总规模高达13.21GW/31.07GWh,容量规模同比增长192%。其中江苏新增备案867个工商储项目,总规模高达9.26GW/21.03GWh,容量规模占全国的67.7%,可谓一骑绝尘。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目前已是全球工商业储能主力市场。有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工商业储能新增装机约为12.75GWh,同比增长52.7%。其中我国工商业储能新增装机容量(GWh)约为8.2GWh,同比增长72%,占全球比重64.3%。可见,当前在工商业储能领域的应用和实践方面,我国已成为全球绝对的先行者。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三、政策引导下我国工商业储能商业模式面临重构与适应期
政策是工商业储能行业发展的关键引擎。工商业储能是分布式储能系统在用户侧的典型应用,其特点是距离分布式光伏电源端以及负荷中心较近,不仅可有效提升清洁能源的消纳率,还可有效减少电能的传输的损耗,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不过当前国内工商储最主要的盈利模式依赖于峰谷电价差套利,尽管2024年全国多地峰谷价差较2023年有所收窄(大于0.7元/KWh的地区从20个降至18个),但套利空间依然存在。因此,政策对峰谷电价的设定与调整直接影响着工商储的经济性。
在此背景下,2025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的《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为工商业储能市场投下关键变量。
随后同年4月,国家发改委体改司发布了《全面加快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工作的通知》,成为推动工商储发展的又一重大利好。据了解,该通知明确:2025年底前基本实现电力现货市场全覆盖,全面开展连续结算运行。湖北、浙江等省份有明确的转正运行时间表,南方区域及多个省份需在2025年底前启动连续结算试运行。现货市场正式运行和连续结算试运行的省份,2025年底前要实现用户侧主体参与现货市场申报、出清结算。参与现货市场交易的经营主体中长期签约履约比例须符合国家能源安全保供要求。这些举措有望进一步拉大峰谷价差,提升储能套利空间,同时倒逼企业配置储能以优化用电曲线,从而显著刺激工商储需求。在上述政策下,我国工商业储能商业模式正面临重构与适应期。
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从国家层面明确了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方向以及取消强制配储的政策,但在政策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地方细则制定相对滞后的痛点。这一政策“真空期”,也导致储能企业在做项目决策时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储能项目的投资决策,很大程度依赖于对未来收益的预期,而眼下各地细则暂未明确也意味着,投资收益模型难以准确搭建。
四、我国工商业储能进入价值多元化时代
目前,工商业储能的价值早已超越单纯的"省电工具"。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国内工商业储能项目的非电费收益占比已达58%,其中需求侧响应补贴、容量电费优化、ESG评级提升等新型收益渠道,正在重塑企业的投资决策逻辑。这种从"成本中心"到"利润中心"的转变,标志着我国工商业储能进入价值多元化时代。
需求侧响应补贴方面:近年电网峰谷差的持续扩大,让工商业储能成为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者",而各地出台的补贴政策则为这种调节能力赋予了明确的商业价值。
以颇具代表性的上海的"阶梯式补贴"模式为例:根据《上海市电力需求响应管理办法(修订版)》,企业参与"迎峰度夏"期间的尖峰响应,可获得15元/kW・次的补贴,单个企业年度上限提升至80万元。更关键的是,这种收益无需企业停产,通过储能系统的自动充放电即可实现——在电网发出响应指令后,系统在15分钟内将负荷从800kW降至500kW,持续2小时后恢复正常,整个过程对生产毫无影响。
同时,广东的"度电补贴+容量补偿"组合拳更具吸引力。在14:00-15:00、19:00-20:00两个尖峰时段,企业每削减1度电可获得1.2元的响应补贴,叠加0.8元/度的容量补偿,单度电收益突破2元。深圳某数据中心的1.2MWh储能系统,仅这两个时段的月度收益就达9.6万元,远超其每月6.8万元的电费节省额。这种"政策套利"空间,使得广东工商业储能的装机量在2025年上半年同比激增210%。
容量电费优化方面:按现行计费规则,工业企业的基本电费有两种缴纳方式:按变压器容量(30元/kVA・月)或按最大需量(40元/kW・月),但这两种方式浪费率比较大。例如1000kVA变压器的实际负荷仅600kVA,但按容量计费每月需缴3万元,负载率不足造成的浪费达40%。不过加装1MWh储能系统后,通过削峰填谷将负载率提升至80%,并申请按实际使用量的95%计费,月度基本电费降至2.28万元,年节省7.44万元。更重要的是,这种优化无需投入9万元的变压器扩容费用和5万元的线路改造费,3年即可回收储能系统成本的30%。
与此同时,2025年原材料价格上涨进一步放大了这种优势。数据显示,500kVA变压器价格同比上涨15%,线路改造费用涨幅达20%,直接扩容的经济性持续下降。相比之下,储能系统的单位成本较2023年下降32%,这种"一升一降"让储能成为成本优化的首选方案。
ESG评级提升方面:资料显示,2025年上半年A股上市公司的ESG评级每提升一级,绿色贷款额度可增加35%,融资成本降低0.4-0.6个百分点。而储能对ESG评级的提升体现在三个维度:环境层面,1MWh储能系统年发电量约30万度,替代火电可减排240吨二氧化碳,相当于种植1.3万棵冷杉;社会层面,在2025年限电频率增加20%的背景下,储能保障了半导体洁净车间、食品冷链等关键设施的连续运行,避免因停电导致的订单违约;治理层面,作为双碳战略的具体实践,储能项目有助于央企和地方国企在ESG考核中获得高分。可见,ESG评级成为企业融资的"通行证",工商业储能的碳减排数据正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资本红利。
五、目前潜在市场开发渗透率不足3%,未来政策引导下我国工商业储能发展将提速
不过,有相关资料显示,我国工商业储能潜在市场空间超500吉瓦时,但目前潜在市场的开发渗透率不足3%。一是因规模化发展仅两年半左右,仍处于早期阶段;二是优质工厂的负荷侧竞争愈发激烈,业主在多方博弈下决策周期显著拉长,进一步延缓了项目开发进度。
预计未来我国工商业储能发展将提速。主要是因为在政策引导下,工商业储能应用场景将不断拓宽,从而带动行业快速发展。例如在数据中心领域,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数据中心绿色低碳发展专项行动计划》设定了到2025年底国家枢纽节点新建数据中心使用绿色电力比例超80%的目标,这直接推动了数据中心配储的需求。根据测算显示在广东珠三角地区数据中心储能项目IRR可达19%。
与此同时,《“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完善分时电价机制的通知》等文件的密集出台,不断推动工商业储能与综合能源系统融合。在此背景下,零碳园区与“源网荷储”一体化系统等新场景的需求也在逐步打开。
此外,工商业储能行业正逐步超越传统并网应用需求,向离网场景拓展,如黑启动功能开发及微电网应用延伸,特别是在海外市场,弱并网型与纯离网型微电网发展迅速。未来,通过光伏、储能与柴油发电机形成内部自主供电的微电网体系已成为重要趋势,而工商业储能设备作为核心储能单元,将有机会进一步提升离网场景下的能源自主性与经济性。
由此可见,随着政策推动以及应用场景不断拓宽,我国工商业储能发展将提速。展望未来,预计2025年国内工商业储能新增装机将达12.5GWh,同比增长约7成;2028年有望达到20GWh。(WW)
注:上述信息仅作参考,图表均为样式展示,具体数据、坐标轴与数据标签详见报告正文。
个别图表由于行业特性可能会有出入,具体内容请联系客服确认,以报告正文为准。
更多图表和内容详见报告正文。
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工商业储能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2025-2032年)》涵盖行业最新数据,市场热点,政策规划,竞争情报,市场前景预测,投资策略等内容。更辅以大量直观的图表帮助本行业企业准确把握行业发展态势、市场商机动向、正确制定企业竞争战略和投资策略。
本报告依据国家统计局、海关总署和国家信息中心等渠道发布的权威数据,结合了行业所处的环境,从理论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等多个角度进行市场调研分析。
行业报告是业内企业、相关投资公司及政府部门准确把握行业发展趋势,洞悉行业竞争格局,规避经营和投资风险,制定正确竞争和投资战略决策的重要决策依据之一。
本报告是全面了解行业以及对本行业进行投资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观研天下是国内知名的行业信息咨询机构,拥有资深的专家团队,多年来已经为上万家企业单位、咨询机构、金融机构、行业协会、个人投资者等提供了专业的行业分析报告,客户涵盖了华为、中国石油、中国电信、中国建筑、惠普、迪士尼等国内外行业领先企业,并得到了客户的广泛认可。
目录大纲:
【第一部分 行业定义与监管 】
第一章 2020-2024年中国工商业储能行业发展概述
第一节 工商业储能行业发展情况概述
一、工商业储能行业相关定义
二、工商业储能特点分析
三、工商业储能行业基本情况介绍
四、工商业储能行业经营模式
(1)生产模式
(2)采购模式
(3)销售/服务模式
五、工商业储能行业需求主体分析
第二节 中国工商业储能行业生命周期分析
一、工商业储能行业生命周期理论概述
二、工商业储能行业所属的生命周期分析
第三节 工商业储能行业经济指标分析
一、工商业储能行业的赢利性分析
二、工商业储能行业的经济周期分析
三、工商业储能行业附加值的提升空间分析
第二章 中国工商业储能行业监管分析
第一节 中国工商业储能行业监管制度分析
一、行业主要监管体制
二、行业准入制度
第二节 中国工商业储能行业政策法规
一、行业主要政策法规
二、主要行业标准分析
第三节 国内监管与政策对工商业储能行业的影响分析
【第二部分 行业环境与全球市场】
第三章 2020-2024年中国工商业储能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第一节 中国宏观环境与对工商业储能行业的影响分析
一、中国宏观经济环境
二、中国宏观经济环境对工商业储能行业的影响分析
第二节 中国社会环境与对工商业储能行业的影响分析
第三节 中国对外贸易环境与对工商业储能行业的影响分析
第四节 中国工商业储能行业投资环境分析
第五节 中国工商业储能行业技术环境分析
第六节 中国工商业储能行业进入壁垒分析
一、工商业储能行业资金壁垒分析
二、工商业储能行业技术壁垒分析
三、工商业储能行业人才壁垒分析
四、工商业储能行业品牌壁垒分析
五、工商业储能行业其他壁垒分析
第七节 中国工商业储能行业风险分析
一、工商业储能行业宏观环境风险
二、工商业储能行业技术风险
三、工商业储能行业竞争风险
四、工商业储能行业其他风险
第四章 2020-2024年全球工商业储能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第一节 全球工商业储能行业发展历程回顾
第二节 全球工商业储能行业市场规模与区域分布情况
第三节 亚洲工商业储能行业地区市场分析
一、亚洲工商业储能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二、亚洲工商业储能行业市场规模与市场需求分析
三、亚洲工商业储能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第四节 北美工商业储能行业地区市场分析
一、北美工商业储能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二、北美工商业储能行业市场规模与市场需求分析
三、北美工商业储能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第五节 欧洲工商业储能行业地区市场分析
一、欧洲工商业储能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二、欧洲工商业储能行业市场规模与市场需求分析
三、欧洲工商业储能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第六节 2025-2032年全球工商业储能行业分布走势预测
第七节 2025-2032年全球工商业储能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第三部分 国内现状与企业案例】
第五章 中国工商业储能行业运行情况
第一节 中国工商业储能行业发展状况情况介绍
一、行业发展历程回顾
二、行业创新情况分析
三、行业发展特点分析
第二节 中国工商业储能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一、影响中国工商业储能行业市场规模的因素
二、中国工商业储能行业市场规模
三、中国工商业储能行业市场规模解析
第三节 中国工商业储能行业供应情况分析
一、中国工商业储能行业供应规模
二、中国工商业储能行业供应特点
第四节 中国工商业储能行业需求情况分析
一、中国工商业储能行业需求规模
二、中国工商业储能行业需求特点
第五节 中国工商业储能行业供需平衡分析
第六节 中国工商业储能行业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分析
第六章 中国工商业储能行业产业链及细分市场分析
第一节 中国工商业储能行业产业链综述
一、产业链模型原理介绍
二、产业链运行机制
三、工商业储能行业产业链图解
第二节 中国工商业储能行业产业链环节分析
一、上游产业发展现状
二、上游产业对工商业储能行业的影响分析
三、下游产业发展现状
四、下游产业对工商业储能行业的影响分析
第三节 中国工商业储能行业细分市场分析
一、细分市场一
二、细分市场二
第七章 2020-2024年中国工商业储能行业市场竞争分析
第一节 中国工商业储能行业竞争现状分析
一、中国工商业储能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二、中国工商业储能行业主要品牌分析
第二节 中国工商业储能行业集中度分析
一、中国工商业储能行业市场集中度影响因素分析
二、中国工商业储能行业市场集中度分析
第三节 中国工商业储能行业竞争特征分析
一、企业区域分布特征
二、企业规模分布特征
三、企业所有制分布特征
第八章 2020-2024年中国工商业储能行业模型分析
第一节 中国工商业储能行业竞争结构分析(波特五力模型)
一、波特五力模型原理
二、供应商议价能力
三、购买者议价能力
四、新进入者威胁
五、替代品威胁
六、同业竞争程度
七、波特五力模型分析结论
第二节 中国工商业储能行业SWOT分析
一、SWOT模型概述
二、行业优势分析
三、行业劣势
四、行业机会
五、行业威胁
六、中国工商业储能行业SWOT分析结论
第三节 中国工商业储能行业竞争环境分析(PEST)
一、PEST模型概述
二、政策因素
三、经济因素
四、社会因素
五、技术因素
六、PEST模型分析结论
第九章 2020-2024年中国工商业储能行业需求特点与动态分析
第一节 中国工商业储能行业市场动态情况
第二节 中国工商业储能行业消费市场特点分析
一、需求偏好
二、价格偏好
三、品牌偏好
四、其他偏好
第三节 工商业储能行业成本结构分析
第四节 工商业储能行业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一、供需因素
二、成本因素
三、其他因素
第五节 中国工商业储能行业价格现状分析
第六节 2025-2032年中国工商业储能行业价格影响因素与走势预测
第十章 中国工商业储能行业所属行业运行数据监测
第一节 中国工商业储能行业所属行业总体规模分析
一、企业数量结构分析
二、行业资产规模分析
第二节 中国工商业储能行业所属行业产销与费用分析
一、流动资产
二、销售收入分析
三、负债分析
四、利润规模分析
五、产值分析
第三节 中国工商业储能行业所属行业财务指标分析
一、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二、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三、行业营运能力分析
四、行业发展能力分析
第十一章 2020-2024年中国工商业储能行业区域市场现状分析
第一节 中国工商业储能行业区域市场规模分析
一、影响工商业储能行业区域市场分布的因素
二、中国工商业储能行业区域市场分布
第二节 中国华东地区工商业储能行业市场分析
一、华东地区概述
二、华东地区经济环境分析
三、华东地区工商业储能行业市场分析
(1)华东地区工商业储能行业市场规模
(2)华东地区工商业储能行业市场现状
(3)华东地区工商业储能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第三节 华中地区市场分析
一、华中地区概述
二、华中地区经济环境分析
三、华中地区工商业储能行业市场分析
(1)华中地区工商业储能行业市场规模
(2)华中地区工商业储能行业市场现状
(3)华中地区工商业储能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第四节 华南地区市场分析
一、华南地区概述
二、华南地区经济环境分析
三、华南地区工商业储能行业市场分析
(1)华南地区工商业储能行业市场规模
(2)华南地区工商业储能行业市场现状
(3)华南地区工商业储能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第五节 华北地区工商业储能行业市场分析
一、华北地区概述
二、华北地区经济环境分析
三、华北地区工商业储能行业市场分析
(1)华北地区工商业储能行业市场规模
(2)华北地区工商业储能行业市场现状
(3)华北地区工商业储能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第六节 东北地区市场分析
一、东北地区概述
二、东北地区经济环境分析
三、东北地区工商业储能行业市场分析
(1)东北地区工商业储能行业市场规模
(2)东北地区工商业储能行业市场现状
(3)东北地区工商业储能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第七节 西南地区市场分析
一、西南地区概述
二、西南地区经济环境分析
三、西南地区工商业储能行业市场分析
(1)西南地区工商业储能行业市场规模
(2)西南地区工商业储能行业市场现状
(3)西南地区工商业储能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第八节 西北地区市场分析
一、西北地区概述
二、西北地区经济环境分析
三、西北地区工商业储能行业市场分析
(1)西北地区工商业储能行业市场规模
(2)西北地区工商业储能行业市场现状
(3)西北地区工商业储能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第九节 2025-2032年中国工商业储能行业市场规模区域分布预测
第十二章 工商业储能行业企业分析(随数据更新可能有调整)
第一节 企业一
一、企业概况
二、主营产品
三、运营情况
(1)主要经济指标情况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公司优势分析
第二节 企业二
一、企业概况
二、主营产品
三、运营情况
(1)主要经济指标情况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公司优势分析
第三节 企业三
一、企业概况
二、主营产品
三、运营情况
(1)主要经济指标情况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公司优势分析
第四节 企业四
一、企业概况
二、主营产品
三、运营情况
(1)主要经济指标情况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公司优势分析
第五节 企业五
一、企业概况
二、主营产品
三、运营情况
(1)主要经济指标情况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公司优势分析
第六节 企业六
一、企业概况
二、主营产品
三、运营情况
(1)主要经济指标情况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公司优势分析
第七节 企业七
一、企业概况
二、主营产品
三、运营情况
(1)主要经济指标情况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公司优势分析
第八节 企业八
一、企业概况
二、主营产品
三、运营情况
(1)主要经济指标情况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公司优势分析
第九节 企业九
一、企业概况
二、主营产品
三、运营情况
1)主要经济指标情况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公司优势分析
第十节 企业十
一、企业概况
二、主营产品
三、运营情况
(1)主要经济指标情况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公司优势分析
【第四部分 展望、结论与建议】
第十三章 2025-2032年中国工商业储能行业发展前景分析与预测
第一节 中国工商业储能行业未来发展前景分析
一、中国工商业储能行业市场机会分析
二、中国工商业储能行业投资增速预测
第二节 中国工商业储能行业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第三节 中国工商业储能行业规模发展预测
一、中国工商业储能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二、中国工商业储能行业市场规模增速预测
三、中国工商业储能行业产值规模预测
四、中国工商业储能行业产值增速预测
五、中国工商业储能行业供需情况预测
第四节 中国工商业储能行业盈利走势预测
第十四章 中国工商业储能行业研究结论及投资建议
第一节 观研天下中国工商业储能行业研究综述
一、行业投资价值
二、行业风险评估
第二节 中国工商业储能行业进入策略分析
一、目标客户群体
二、细分市场选择
三、区域市场的选择
第三节 工商业储能行业品牌营销策略分析
一、工商业储能行业产品策略
二、工商业储能行业定价策略
三、工商业储能行业渠道策略
四、工商业储能行业推广策略
第四节 观研天下分析师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