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南京市数字经济“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加快建设数字政府

实施城市数字化转型行动,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培育数据驱动发展新动能,提升产业发展现代化、政府决策科学化、公共服务便捷化和社会治理精准化水平,建设数字经济名城。

 集聚发展数字经济

推进数字产业化。做强电子信息等传统数字产业,加快发展云计算、区块链等新兴数字产业。积极发展云计算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促进云计算产业发展和服务能力提升。推进区块链技术在数字金融、智能制造、供应链管理、知识产权服务等重点领域融合应用。支持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安全集成、安全审计、监测预警与灾难恢复等信息安全服务发展。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和骨干企业参与或主导国际开源项目。

推进产业数字化。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推进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突破车联网、视联网、智慧工厂等先导领域,加大企业内网改造、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上云”、标杆工厂等支持力度,推动工业企业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转型。推动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数字技术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积极培育数字金融、数字文创、数字贸易等现代服务业新业态。发挥集成应用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优势,丰富移动支付、无人零售、场地短租等新模式。加快数字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的广泛应用,实施农业物联网示范工程,加快发展智慧农业,建设数字农业基地。

推进数据价值化。鼓励各类主体积极参与制定数字技术国际国内标准。探索建立统一规范的数据市场化开发利用机制,加快社会数据和公共数据标准化采集、融合、确权、交易和利用。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开展数据生产要素统计核算试点,谋划建设大数据交易中心,探索开展大数据交易试点。完善数据产权制度,探索数据产权保护和利用新机制,建立数据隐私保护制度。

 加快建设数字政府

创新数字政务服务品牌,推动政务服务资源有效汇聚、充分共享。完善全市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基础设施,推动新一代政务云建设,优化电子政务外网,提升政务服务应用支撑保障体系,升级电子证照、电子印章、统一身份认证、可信账户、支付平台等公共支撑系统,支撑“一网通办”功能实现。建设“宁企通”企业服务系统,推进更多惠企事项可移动端办理,实现企业服务精准化。推进12345政务服务热线智能化改造,加快城市服务应用的整合接入。推动“城市之眼”物联综合感知系统建设,构建汇集城市全景数据的“数据中台”,提升城市数字化治理能力。构建权威高效的政务数据共享服务体系,建设政务数据资源中心和政务数据供需对接系统,提升数据共享的实时性,提高共享效率。

 数字政务服务重点工作

 数字政务服务重点工作

1.升级政务服务综合管理平台:建设全市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四中心、四系统”,包括市政务数据资源中心(公有云、私有云)、市政务数据安全管理中心、全市政务移动应用管理中心和市一体化平台运营管理中心,“城市之眼”物联综合感知系统、城市运行智能化监测调度综合系统、政务数据供需对接系统和“宁企通”企业服务系统。

2.做强“不见面审批”服务品牌:持续深化“3550”改革,聚焦企业设立、不动产交易登记、工程建设项目并联审批等重点领域,拓展关联事项,优化办理流程。

3.实施政务服务“宁满意”工程:建设政务服务事项“一张网”,拓展更多“一件事一次办”场景,实现政务服务“一网通办”。

4.推进“互联网+监管”系统建设:推进联合监管、信用监管、投诉举报、风险预警及监管方式创新,实现监管数据汇聚和数据共享。

5.深化公共资源“不见面交易”:推进全程电子化交易,优化“不见面”开标系统,扩大“不见面”开标覆盖面,建设公共资源交易大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展示系统。

资料来源:南京市人民政府,观研天下整理

 全面构建数字社会

深化数字技术在教育、文化、社保、体育、养老、住房等社会民生和公共服务领域应用,提升民生服务智能、便捷和高效水平。建设CIM城市数字底座,实施城市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初步形成自主智能的城市数字化运行体系。建设完善“我的南京”城市智能门户,进一步拓展“我的南京”APP在社会保障、民政服务、社区服务以及中小企业服务等领域服务应用。加强数据和网络空间安全治理,强化网络个人隐私信息保护。

 智慧民生领域发展重点

 智慧民生领域发展重点

1.智慧教育:整合全市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统一管理教育数据。推进“心理健康”云平台建设,建立学生专属心理档案,开发在线测评、心理咨询、危机预警等功能。推进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建设。

2.智慧文旅:推进智慧文旅综合管理与服务平台建设,建设文旅产业基础数据库,汇总景区、酒店、图书馆、博物馆等企业和场馆信息,构建文化旅游地理信息系统。

3.智慧人社:推动发行第三代社会保障卡,推进电子社保卡签发应用。优化高频事项线上办理流程,精准推送政策信息,实现“智慧助办”。升级人社数据云应用平台,实现数据共享管理、数据服务支撑、服务接口标准化。

4.智慧健康: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推进智慧公共卫生信息平台建设。开展养老服务综合信息平台二期建设,构建基于数据智能的智慧养老知识图谱,建设以居家社区服务为重点的信息支撑系统。

5.智慧食品药品安全:构建集市场准入、动态监管、应急处置于一体的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安全协同监管执法体系。推进食品安全数据分析平台升级(二期)项目建设,构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食品安全信息追溯体系。推进药品及医疗器械经营监管系统建设,实现医疗经营企业分类分级动态化智能化管理。

6.智慧体育:创新公共体育服务模式,构建智慧体育服务体系。推进“宁体汇”平台服务功能升级,完善南京足球竞赛管理系统。

7.智慧社区:建立社区治理综合信息资源交互机制,完善社区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基础信息库,推行线上信息互动、线下保障服务的“互联社区”运行模式。

8.智慧房产:建设存量房源基础数据库和“人-地-房”基础数据信息库,构建涵盖房地产市场、住房保障、物业管理、房屋安全等各领域全周期的房产大数据监测分析体系。

资料来源:南京市人民政府,观研天下整理(TC)

相关行业分析报告参考《2021年中国数字经济行业分析报告-市场深度研究与盈利前景预测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互联网行业:企业业务收入及投入研发经费持续增长 但利润空间承压

我国互联网行业:企业业务收入及投入研发经费持续增长 但利润空间承压

从利润总额来看,近五年我国互联网企业利润总额呈先升后降再升走势。2025年1-7月,我国互联网企业利润总额为938.8亿元,同比下降1.8%。

2025年09月04日
液冷服务器及数据中心市场迎爆发式增长为我国AI液冷行业发展提供充足动力

液冷服务器及数据中心市场迎爆发式增长为我国AI液冷行业发展提供充足动力

近三年,国内AI液冷上游电磁阀市场逐步扩大。电磁阀通过电磁力控制阀门的开启和关闭,从而实现对液冷系统中冷却介质的精确控制。近三年我国电磁阀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24年中国电磁阀市场规模约为23.23亿元,同比增长2.47%。

2025年08月28日
我国算力行业总规模快速增长 智能算力成市场增长新引擎

我国算力行业总规模快速增长 智能算力成市场增长新引擎

2020-2024年,我国在用算力中心标准机架规模稳步提升,算力基础设施建设进入提速期。2024年我国在用算力中心标准机架数超过880万。

2025年08月21日
我国液冷数据中心行业:冷板式占比超90% 国家政策鼓励因地制宜推动液冷技术发展

我国液冷数据中心行业:冷板式占比超90% 国家政策鼓励因地制宜推动液冷技术发展

机架数量来看,数据中心建设协调推进,三家基础电信企业持续优化算力基础设施布局,截至2024年底互联网数据中心机架数量83万个,推动提升算网协同和调度能力,提供更加多元化算力服务。

2025年08月20日
我国存储部件行业呈贸易逆差局面 2025年1-5月进出口量减额增 进出口均价同比双增长

我国存储部件行业呈贸易逆差局面 2025年1-5月进出口量减额增 进出口均价同比双增长

进出口来看,进口量方面,2020-2024年,我国存储部件进口量呈先升后降走势。2025年1-5月我国存储部件进口量为7372万台,相比上年同期减少了1420万台,同比下降15.9%。

2025年08月05日
我国AI大模型行业市场规模高速增长 北京市AI大模型已完成备案量最多

我国AI大模型行业市场规模高速增长 北京市AI大模型已完成备案量最多

从市场规模来看,2020年到2024年我国AI大模型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到2024年我国AI大模型行业市场规模约为294.16亿元,同比增长超100%。

2025年07月2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