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光刻胶行业:晶圆产能扩张注入强劲动力 多维度协同加速国产替代

前言:

按应用领域划分,光刻胶主要包括PCB光刻胶、LCD光刻胶和半导体光刻胶三大类,其中半导体光刻胶技术壁垒最高。近年来我国光刻胶市场规模持续扩容,2023年突破百亿元大关,2024年进一步增长至110亿元以上。但行业国产化水平较低,2024年总体国产化率约25%,技术难度最大的半导体光刻胶自给率仅 8%。不过,在政策、技术、标准、产能、原材料多维度协同推动下,其国产替代正加速推进。

1.光刻胶主要分为三类,其中半导体光刻胶技术壁垒最高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光刻胶行业发展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5-2032年)》显示,光刻胶又称光致抗蚀剂,是指通过紫外光、电子束、离子束、X射线等的照射或辐射,其溶解度发生变化的耐蚀剂刻薄膜材料。按应用领域划分,光刻胶主要包括PCB(印制电路板)光刻胶、LCD(液晶显示器)光刻胶和半导体光刻胶三大类。从技术壁垒来看,三者差异明显,其中半导体光刻胶技术壁垒最高,LCD光刻胶次之,PCB光刻胶技术壁垒最低。

光刻胶分类情况

类别 主要品种 介绍
PCB光刻胶 干膜光刻胶、湿膜光刻胶和阻焊油墨等 技术壁垒最低。在各细分领域中,干膜光刻胶技术壁垒相对较高,国内以进口为主。干膜光刻胶通过加热加压的方式压合在覆铜板上,经过曝光和显影过程,将电路图形转移到光刻胶上,再利用其抗蚀刻性能进行蚀刻加工,最终形成印制电路板的精细铜线路;湿膜光刻胶则以液态形式直接涂敷在基材表面,具有分辨率高、成本低的特点,适用于高精度要求的应用场景
LCD光刻胶 彩色滤光片用光刻胶、黑矩阵光刻胶、TFT阵列用光刻胶、间隔物光刻胶、取向层光刻胶等 技术壁垒中等。是显示技术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材料,需要具有高分辨率、良好的附着力和化学稳定性
半导体光刻胶 g-Line光刻胶、i-Line光刻胶、KrF 光刻胶、ArF 光刻胶以及EUV光刻胶等 技术壁垒最高,直接决定了芯片的制程水平,堪称光刻胶领域的“金字塔尖”。在集成电路晶圆制造过程中,光刻胶与其他光刻材料根据工艺先后旋涂于衬底上,通过曝光、显影、刻蚀等工艺流程,将掩模板上的图形转移至晶圆表面,从而实现细微图形加工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2.我国PCB产业规模庞大,为光刻胶提供显著需求支撑

光刻胶是PCB制造过程中的关键材料,其需求与PCB产业发展高度关联。PCB应用领域广泛,素有“电子产品之母”之称,已深度渗透至通讯、消费电子、计算机、汽车电子、服务器、数据中心、国防、航空航天、工业控制、医疗器械等多个领域,市场前景广阔。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PCB生产基地,2024年PCB产值达412.13亿美元;预计2025年将增长至437.34亿美元,2029年进一步提升至497.04亿美元,2024-2029年期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3.82%。庞大的PCB产业规模,为国内光刻胶市场提供了坚实且持续的需求支撑。

光刻胶是PCB制造过程中的关键材料,其需求与PCB产业发展高度关联。PCB应用领域广泛,素有“电子产品之母”之称,已深度渗透至通讯、消费电子、计算机、汽车电子、服务器、数据中心、国防、航空航天、工业控制、医疗器械等多个领域,市场前景广阔。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PCB生产基地,2024年PCB产值达412.13亿美元;预计2025年将增长至437.34亿美元,2029年进一步提升至497.04亿美元,2024-2029年期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3.82%。庞大的PCB产业规模,为国内光刻胶市场提供了坚实且持续的需求支撑。

数据来源:Prismark等、观研天下整理

3.晶圆产能快速扩张,为光刻胶行业带来强劲需求

在半导体领域,光刻胶是继硅片、电子特气和光掩模之后的第四大半导体材料,其性能和品质与芯片良率、可靠性及光刻生产成本密切相关。在集成电路晶圆制造过程中,光刻胶与其他光刻材料根据工艺先后旋涂于衬底上,通过曝光、显影、刻蚀等工艺流程,将掩模板上的图形转移至晶圆表面,从而实现细微图形加工。

在国家政策支持、技术突破、市场需求增长及供应链自主可控要求的共同推动下,中国大陆晶圆产能实现跨越式提升,从2020年的318.4万片/月增至2024年的885万片/月,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9.12%。这一快速扩张的产能,为光刻胶行业带来持续且强劲的需求。

在国家政策支持、技术突破、市场需求增长及供应链自主可控要求的共同推动下,中国大陆晶圆产能实现跨越式提升,从2020年的318.4万片/月增至2024年的885万片/月,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9.12%。这一快速扩张的产能,为光刻胶行业带来持续且强劲的需求。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注:按8英寸等效计算

4.光刻胶市场规模持续扩容,整体呈现稳步向上的发展格局

在PCB、LCD行业持续发展,以及半导体晶圆产能快速扩张等多重因素的协同推动下,近年来我国光刻胶市场规模实现持续扩容,已成功迈入百亿级市场行列。行业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光刻胶市场规模正式突破百亿元大关,市场增长态势稳健;2024年市场规模进一步增长至110亿元以上,延续增长势头;展望未来,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23亿元,较2024年同比增长7.52%,整体呈现稳步向上的发展格局。

在PCB、LCD行业持续发展,以及半导体晶圆产能快速扩张等多重因素的协同推动下,近年来我国光刻胶市场规模实现持续扩容,已成功迈入百亿级市场行列。行业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光刻胶市场规模正式突破百亿元大关,市场增长态势稳健;2024年市场规模进一步增长至110亿元以上,延续增长势头;展望未来,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23亿元,较2024年同比增长7.52%,整体呈现稳步向上的发展格局。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5.我国光刻胶国产化水平较低,国产替代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光刻胶是精细化工领域技术壁垒最高的材料之一,被誉为电子化学品产业“皇冠上的明珠”。除技术壁垒外,行业还存在客户认证周期长、资金投入大、产业链协同要求高等多重壁垒,形成极高的行业进入门槛。我国光刻胶行业起步较晚,在技术积累、人才储备等方面存在不足,国产化水平较低。2024年数据显示,我国光刻胶总体国产化率约25%,其中技术难度最大的半导体光刻胶自给率最低,国产化率仅8%,大量高端产品依赖进口,国产替代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光刻胶是精细化工领域技术壁垒最高的材料之一,被誉为电子化学品产业“皇冠上的明珠”。除技术壁垒外,行业还存在客户认证周期长、资金投入大、产业链协同要求高等多重壁垒,形成极高的行业进入门槛。我国光刻胶行业起步较晚,在技术积累、人才储备等方面存在不足,国产化水平较低。2024年数据显示,我国光刻胶总体国产化率约25%,其中技术难度最大的半导体光刻胶自给率最低,国产化率仅8%,大量高端产品依赖进口,国产替代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6.政策、技术、产能、原材料多维度协同,加速光刻胶国产替代

值得一提的是,在政策持续扶持、技术自主攻关、标准体系逐步构建、产能科学布局、原材料国产化同步推进等多维度协同发力下,我国光刻胶产业正构建起全方位推进体系,为国产替代注入持续动力。

政策层面,《关于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 培育壮大新增长点增长极的指导意见》《“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实施方案(2023—203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年远景目标》等文件相继发布,聚焦光刻胶技术研发、标准建立等方面,为行业发展提供政策保障。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加快集成电路用光刻胶等电子高纯材料关键技术突破。

我国光刻胶行业相关政策

发布时间 发布部门 政策名称 主要内容
2020年7月 国务院 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 国家鼓励的集成电路设计、装备、材料、封装、测试企业和软件企业,自获利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年至第五年按照25%的法定税率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聚焦高端芯片、集成电路装备和工艺技术、集成电路关键材料、集成电路设计工具、基础软件、工业软件、应用软件的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不断探索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
2020年9月 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等四部门 关于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 培育壮大新增长点增长极的指导意见 围绕保障大飞机、微电子制造、深海采矿等重点领域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加快在光刻胶、高纯靶材、高温合金、高性能纤维材料、高强高导耐热材料、耐腐蚀材料、大尺寸硅片、电子封装材料等领域实现突破。
2021年3月 国务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加快茂金属聚乙烯等高性能树脂和集成电路用光刻胶等电子高纯材料关键技术突破。
2021年12月 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自然资源部 “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 突破重点品种。围绕大飞机、航空发动机、集成电路、信息通信、生物产业和能源产业等重点应用领域,攻克高温合金、航空轻合金材料、超高纯稀土金属及化合物、高性能特种钢、可降解生物材料、特种涂层、光刻胶、靶材、抛光液、工业气体、仿生合成橡胶、人工晶体、高性能功能玻璃、先进陶瓷材料、特种分离膜以及高性能稀土磁性、催化、光功能、储氢材料等一批关键材料。
2023年8月 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等四部门 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实施方案(2023—2035年) 研制特种涂料、特种油品、光刻胶、新能源用化学品、生物基材料、医用材料、高效催化材料等特种功能型化学品标准。
2023年12月 工业和信息化部 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2024年版) 电子化工新材料部分列示超高纯化学试剂、集成电路用光刻胶及其关键原材料和配套试剂以及特种气体等,对“关键战略材料”进行鼓励与支持。
2023年12月 国家发展改革委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 将光刻胶、电子气体等电子化学品及关键原料的开发与生产纳入鼓励类目录。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技术突破是国产替代的重要动力,2025年下半年国内科研机构集中取得多项成果。例如,7月28日,清华大学发布消息称,该校化学系许华平教授团队在极紫外(EUV)光刻材料上取得重要进展,开发出一种基于聚碲氧烷的新型光刻胶,为先进半导体制造中的关键材料提供了新的设计策略。

10月16日,南开大学现代光学研究所发布消息,其研究团队在氧化钛团簇光刻材料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成功实现原本光刻惰性的钛氧簇表现出纳米图案化应用,并最终制备出12.9纳米高分辨负性光刻图案,为继续发展钛氧簇基EUV光刻胶奠定基础。同月,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研究团队通过冷冻电子断层扫描技术,首次在原位状态下解析了光刻胶分子在液相环境中的微观三维结构、界面分布与缠结行为,指导开发出可显著减少光刻缺陷的产业化方案,为优化材料设计、减少曝光缺陷提供了新路径。

标准体系建设同样取得显著进展。我国首个EUV光刻胶标准——《极紫外光刻胶测试方法》作为拟立项标准,于10月23日开始公示,截止时间为11月22日。该标准的制定不仅填补了国内在该领域的技术标准空白,更重要的是通过建立统一的测试方法体系,为国内外EUV光刻胶的性能评价提供了客观标尺,对推动产业链规范化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产能建设方面,国内企业正积极布局。其中,江西省永合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永修光刻胶及树脂系列产品生产项目于2025年9月顺利完成主体结构封顶,计划2026年6月正式投产。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产12000吨PCB线路光刻胶、12000吨PCB阻焊光刻胶、160吨负性光刻胶、80吨厚膜光刻胶的生产能力。同时,鼎龙新材料正在建设年产300吨光刻胶产业化项目,建成后将新增300吨KrF/ArF光刻胶的生产能力,有效缓解高端光刻胶依赖进口的局面。

2025年我国部分光刻胶项目情况

企业简称 项目名称 新增产能 项目最新进展
清荷科技 茂名清荷科技有限公司年产9000吨RGB彩色光刻胶及500吨PSVA液晶取向剂生产线项目 9000吨RGB彩色光刻胶 2025年7月项目二期工程正式竣工交付,标志着国内首个微电子光刻胶领域全流程车间成功建成
永合新材料 江西省永合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永修光刻胶及树脂系列产品生产项目 12000吨PCB线路光刻胶、12000吨PCB阻焊光刻胶、160吨负性光刻胶、80吨厚膜光刻胶 2025年9月项目顺利完成主体结构封顶,计划2026年6月正式投产
肯锐德 肯锐德(浙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功能性高分子新材料建设项目 3000吨水性光刻胶 在建,施工周期为2024年第四季度至2025年第四季度
鼎龙新材料 年产300吨KrF/ArF光刻胶产业化项目 300吨KrF/ArF光刻胶 在建,预计2025年10月份开始设备调试
凯芯半导体 苏州凯芯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新建年产30000吨半导体专用材料及13500吨配套材料项目 产品包括光刻胶,新增产能未知 2025年6月开工奠基
晶瑞电材 年产30000吨半导体用光刻胶及配套试剂项目 30000吨半导体用光刻胶及配套试剂 根据2025年半年报,该项目在建设中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WJ)

当前我国光刻胶关键原材料(单体、树脂等)仍依赖进口,但替代进程已同步启动。例如,八亿时空依托其在液晶材料、电子化学品等领域的深厚积累,组建了专业的光刻胶树脂研发团队,针对KrF光刻胶关键原料进行重点攻关。公司研发的KrF光刻胶用PHS树脂在各项关键指标方面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现已具备KrF光刻胶用树脂全系列的研发生产能力。2025年上半年,公司上虞生产基地的高端光刻胶树脂生产线已建成,这是国内首条百吨级半导体KrF光刻胶树脂高自动化柔性/量产双产线,预计下半年将正式投产并产生千万级销售收入。

总的来看,我国光刻胶行业虽面临国产化率低、核心原材料依赖进口等挑战,但在政策持续护航、技术自主突破、标准体系稳步搭建、产能统筹布局及原材料国产化攻坚等多维度协同推动下,国产替代进入加速阶段。未来随着技术、产能、产业链协同持续突破,行业国产化率有望持续提升,为半导体、显示面板等产业发展提供保障。

0930 定制海报(邮箱右下)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电动工具行业外向型特征显著 锂电类产品渗透率快速提升至主导地位

我国电动工具行业外向型特征显著 锂电类产品渗透率快速提升至主导地位

我国电动工具行业凭借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机遇,已发展成为全球主要生产基地和出口市场,产品远销海外并呈现显著的外向型特征。面对全球市场的增长机遇,开创电气、格力博、东成等多家电动工具本土企业积极推动国际化布局,持续拓展海外业务。同时在技术与需求驱动下,行业持续向无绳化、锂电化、智能化等方向转型。值得一提的是,锂电类电动工具渗

2025年10月31日
电动化浪潮下的核心部件增长蓝图:全球车规级功率半导体模块散热基板市场强势扩容

电动化浪潮下的核心部件增长蓝图:全球车规级功率半导体模块散热基板市场强势扩容

随着电动汽车成为全球汽车产业无可争议的未来,其“核心执行器官”——车规级功率半导体模块的需求正迎来爆发式增长。车规级功率半导体模块散热基板,这一决定模块效能与寿命的关键部件,在汽车电动化、800V高压快充平台普及以及碳化硅半导体技术革命的三重驱动下,迎来了巨大的市场机遇与技术升级窗口。

2025年10月30日
应用开花+政策护航!我国智能传感器行业蓬勃发展 多维度发力推动国产替代

应用开花+政策护航!我国智能传感器行业蓬勃发展 多维度发力推动国产替代

智能传感器已成为万物互联与智能化时代的核心技术与产品之一,下游应用持续拓展并呈现多点开花态势。2020-2024年,受益于智能化转型深化、数字经济发展、政策利好及应用领域拓宽,我国智能传感器行业蓬勃发展,市场规模快速扩容,在传感器市场的占比与重要性同步提升。

2025年10月29日
乘新能源东风 我国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行业进入发展快车道 “一超多强”格局显现

乘新能源东风 我国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行业进入发展快车道 “一超多强”格局显现

近年来,乘新能源汽车东风,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迎来发展黄金期,进入发展快车道,市场需求持续旺盛,装机量快速攀升。在驱动电机品类中,永磁同步电机凭借突出优势,在市场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当前,市场已形成以弗迪动力为“一超”、多家企业竞逐的“多强”格局。与此同时,下游需求持续推动驱动电机技术迭代,扁线电机、油冷技术等成为核心升

2025年10月28日
全球PCB市场复苏 AI算力、端侧AI与新能源车共筑增长核心 产品结构正迎来深度重构

全球PCB市场复苏 AI算力、端侧AI与新能源车共筑增长核心 产品结构正迎来深度重构

2024年以来,随着全球印制电路板(PCB)市场库存调整逐步完成,加之AI技术革新带来的产业升级机会,消费电子行业市场需求回暖,带动行业进入缓慢复苏阶段。据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印制电路板(PCB)市场年产值达735.65亿美元,同比增长5.8%。预计到2029年,全球印制电路板(PCB)产值将攀升至946.61亿美

2025年10月25日
新一轮技术竞赛展开 全球HBM行业再上新台阶 中国企业取得突破

新一轮技术竞赛展开 全球HBM行业再上新台阶 中国企业取得突破

HBM技术迭代加速,同时伴随AI算力爆发、移动终端性能升级、数据中心存储需求激增,全球HBM行业再上新台阶。预计2025年全球HBM位出货量将达4.1B GB,同比增长46.4%;全球HBM收入金额达307亿美元,同比增长80.6%。

2025年10月24日
破局“电老虎”与高端瓶颈 我国化成铝箔行业需求释放 但企业仍面临诸多挑战

破局“电老虎”与高端瓶颈 我国化成铝箔行业需求释放 但企业仍面临诸多挑战

化成铝箔,这一决定铝电解电容器性能的核心材料,正从幕后的“隐形冠军”走向前台,成为支撑“双碳”战略与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基石。在新能源汽车、5G通信与人工智能算力需求爆发的强劲驱动下,我国化成铝箔行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市场机遇。然而,当新能源与数字基建的需求如火如荼之时,我国化成铝箔行业却深陷“电老虎”的高能耗压力与高端产品

2025年10月24日
AI服务器与汽车电子双轮驱动 我国HDI板行业进入高景气阶段 市场朝向高阶化发展

AI服务器与汽车电子双轮驱动 我国HDI板行业进入高景气阶段 市场朝向高阶化发展

当前,在AI算力需求爆发式增长的推动下,我国HDI板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作为支撑高性能计算的核心载体,HDI板凭借其高密度互连、精细线路等特性,已成为AI服务器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组件。具体而言,AI服务器需求主要聚焦三类产品:一是,GPU的基板需要用到20层以上的高多层板;二是,小型AI加速器模组通常使用4-5

2025年10月2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