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海外产能收缩而国产踏足高端市场 全球氨基酸行业供给端话语权向中国转移

一、药品、保健品发展,刺激全球氨基酸市场扩张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氨基酸行业发展趋势研究与未来前景预测报告(2025-2032年)》显示,按照营养学,氨基酸分为必需氨基酸、半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三类。其中人体中必需的氨基酸包括赖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缬氨酸和组氨酸(幼儿必需氨基酸)。

由于氨基酸在机体中并不能合成,所以需要通过食物进行摄取,才能达到补充的效果。随着医药、食品和营养保健品等领域蓬勃发展,全球氨基酸市场将持续扩张。2021年全球氨基酸市场规模达261.9亿美元,预计2030年全球氨基酸市场规模达494.2亿美元,2021-2030年CAGR达7.3%。

由于氨基酸在机体中并不能合成,所以需要通过食物进行摄取,才能达到补充的效果。随着医药、食品和营养保健品等领域蓬勃发展,全球氨基酸市场将持续扩张。2021年全球氨基酸市场规模达261.9亿美元,预计2030年全球氨基酸市场规模达494.2亿美元,2021-2030年CAGR达7.3%。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从下游市场看,氨基酸在生命科学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日益被人们所重视,在医学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预计 2026 年全球氨基酸原料药中保健品消费量占比达62.1%,药品消费量占比 37.9%。

从下游市场看,氨基酸在生命科学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日益被人们所重视,在医学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预计 2026 年全球氨基酸原料药中保健品消费量占比达62.1%,药品消费量占比 37.9%。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二、氨基酸需求回暖而海外产能收缩,全球供给端话语权不断向中国转移

中国为氨基酸生产和消费大国。2020年中国氨基酸市场规模占全球的比重高达32.23%,远超欧洲(19.08%)和北美(15.99%)。凭借在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上的优势,2025 年中国依然有较多的氨基酸在建或待建产能,其中以蛋氨酸、赖氨酸和苏氨酸为主。

中国为氨基酸生产和消费大国。2020年中国氨基酸市场规模占全球的比重高达32.23%,远超欧洲(19.08%)和北美(15.99%)。凭借在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上的优势,2025 年中国依然有较多的氨基酸在建或待建产能,其中以蛋氨酸、赖氨酸和苏氨酸为主。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025年我国在建/待建氨基酸项目汇总

企业名称

项目投资金额(亿元)

包含氨基酸类产品

设计产能(万吨)

灵圣作物

76.23

蛋氨酸

20

裕米生物

61

赖氨酸

30

苏氨酸

20

沂利泓

45

赖氨酸

10.5

苏氨酸

10.5

小品种氨基酸

9.5

梅花

40

赖氨酸

60

金海生物

27.4

缬氨酸

5

异亮氨酸

3

色氨酸

2

精氨酸

1.5

星湖科技

33

苏氨酸

20

新和成

25.95

液体蛋氨酸

18

阜丰

24

高端晶体氨基酸

12

玉王生物

15

赖氨酸

20

亨通股份

4.67

色氨酸

0.74

异亮氨酸

0.24

精氨酸

0.21

希杰(聊城)

-

精氨酸

1.7

希杰(印度)

-

色氨酸

1-1.5

诺潽生物

1.5

异亮氨酸亮氨酸

伊品生物

0.66

精氨酸

1.2

0.7

缬氨酸

4.6

华恒生物

-

色氨酸、缬氨酸

1.2

成福

1.22

色氨酸、缬氨酸、蛋氨酸

-

东晓

-

精氨酸

-

禾太生物

0.15

小品种氨基酸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从长期趋势来观测,全球氨基酸需求不断回暖:一方面,低蛋白日粮趋势下,使用氨基酸可缓解大豆种植、进口压力,降低养殖过程中氮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另一方面,部分地区(亚非拉)的饲料产量、氨基酸添加比例仍然有提升空间,带动氨基酸的需求增长。而海外氨基酸供应占比呈现下滑趋势,在此背景下,全球供给端话语权不断向中国转移。

具体来看,希杰、ADM、赢创、大象等海外企业赖氨酸供应占比呈下滑趋势,味之素、赢创、ADM等海外企业苏氨酸2023年供应量占比几乎为0。2024年全球四大饲用氨基酸(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色氨酸)总供应量为698.6万吨,其中中国供应489.0万吨,占比高达70%。2017-2024年全球四大饲用氨基酸供应量CAGR为5.0%,而中国四大饲用氨基酸供应量CAGR达11.0%。

具体来看,希杰、ADM、赢创、大象等海外企业赖氨酸供应占比呈下滑趋势,味之素、赢创、ADM等海外企业苏氨酸2023年供应量占比几乎为0。2024年全球四大饲用氨基酸(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色氨酸)总供应量为698.6万吨,其中中国供应489.0万吨,占比高达70%。2017-2024年全球四大饲用氨基酸供应量CAGR为5.0%,而中国四大饲用氨基酸供应量CAGR达11.0%。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三、国内部分领先企业踏足高端市场,我国氨基酸行业整合速度有望加快

全球氨基酸市场由国际领军企业主导,而国内市场则呈现出大型药企、专业生产商等多层次的差异化竞争格局。

海外氨基酸市场主要被日本的味之素、协和发酵,德国的赢创和韩国的希杰等企业占据,这些企业在技术、品牌和全球渠道方面具有优势。国内市场参与者众多,形成多元化竞争结构:既有远大医药、津药药业这类业务广泛的大型综合性药企;也有华恒生物这类以生物制造方式专注于丙氨酸等小品种的领先者;还有佳禾生物、石家庄冀荣等专注于氨基酸原料药生产的专业化公司。目前国内部分领先企业凭借成本优势、快速的服务响应和齐全的产品品类,在医药等高端细分领域已确立了重要地位,这将加快国内氨基酸行业整合速度,同时国内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也有望进一步提升。

全球氨基酸产业链相关企业

企业名称 公司定位 主要业务
无锡晶海 医药级氨基酸原料药领先企业 专注于高品质氨基酸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品类齐全
远大医药 大型综合性医药企业 业务广泛,旗下子公司从事多种氨基酸原料药的生产
津药药业 皮质激素与氨基酸原料药生产商 主要从事皮质激素类、氨基酸类原料药及制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华恒生物 生物制造小品种氨基酸领先者 以生物制造方式规模化生产丙氨酸系列等小品种氨基酸,丙氨酸系列产品生产规模位居国际前列
佳禾生物 主营氨基酸及其衍生物 致力于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国内氨基酸原料药主要生产基地之一
石家庄冀荣 国内规模较大的氨基酸原料药生产企业 产品主要包括注射级、医药级氨基酸系列产品
味之素 全球氨基酸主要供应商 业务涵盖调味品、营养食品、医药及饲料用氨基酸等,在赖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的生产量位居世界前列
协和发酵 日本精细化学品及医药原料企业 以生产销售医药类氨基酸和食品添加剂类氨基酸等作为主营业务,在国内药用级氨基酸生产品种齐全
赢创工业 德国特种化学品公司 其营养与保健部门从事氨基酸业务
希杰(CJ) 韩国大型食品与生物科技公司 旗下生物科技板块从事饲料及食品用氨基酸业务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zl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电解液添加剂行业:供需错配驱动价格暴涨 头部企业凭借产能和技术优势成为最大受益者

我国电解液添加剂行业:供需错配驱动价格暴涨 头部企业凭借产能和技术优势成为最大受益者

目前行业内常用的电解液添加剂主要有碳酸亚乙烯酯(VC)、氟代碳酸乙烯酯(FEC)、丙烷磺酸内酯(PS)等。其中VC和FEC凭借优异的性能表现成为应用最广泛的两类添加剂,二者合计占据添加剂市场65%的份额,应用占比位居行业前列。

2025年11月15日
我国纯苯产能全球占比提升 行业供给能力持续强化且集中 进口量仍高速增长

我国纯苯产能全球占比提升 行业供给能力持续强化且集中 进口量仍高速增长

纯苯作为石油化工核心基础原料之一,我国已构建起覆盖原料端、生产端、应用端的完善产业链。行业呈现产能产量双升、全球占比持续提升的态势,且区域与企业集中度显著。值得注意的是,纯苯下游需求受多领域驱动快速增长,表观消费量增速领先产能与产量增长,且叠加多重因素推动,进口量快速增长,而出口市场尚未有效打开。

2025年11月14日
政策与市场共振 我国三氯蔗糖行业盈利有望回归理性 龙头企业盈利能力或持续改善

政策与市场共振 我国三氯蔗糖行业盈利有望回归理性 龙头企业盈利能力或持续改善

我国是全球三氯蔗糖生产与销售大国。从产能来看,目前全球三氯蔗糖名义产能已超 3.05万吨,其中约90%的产能集中在中国。从产量来看,2023年我国三氯蔗糖产量约2.1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87.5%。从内销量来看,2023年我国三氯蔗糖约为‌4527吨‌‌,占比全球比重‌26%‌,仅次于美国。

2025年11月13日
我国苯乙烯价格下行 自给率提升驱动进口收缩、贸易格局优化显成效

我国苯乙烯价格下行 自给率提升驱动进口收缩、贸易格局优化显成效

我国苯乙烯已构建完整高效产业链,上游依赖纯苯等原料,中游以乙苯脱氢法为主导工艺,下游应用多元。行业经历产能快速扩张后,2023年末进入过剩阶段,2025年计划扩能或加剧压力,且产能集中于华东等区域。2025年纯苯降价削弱成本支撑,叠加产能过剩压力,苯乙烯价格整体下行。同时,自给率提升推动苯乙烯进口规模快速收缩,贸易格局

2025年11月13日
我国有机硅行业扩产周期或进入尾声 供给格局优化与价格回归可期

我国有机硅行业扩产周期或进入尾声 供给格局优化与价格回归可期

近年在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下游电子、电力、新能源等领域需求的带动下,我国有机硅需求量保持了快速增长。数据显示,2019-2024年我国有机硅表观消费量从106.2万吨提升至181.6万吨,CAGR为11.3%。2025年前三季度,我国有机硅表观消费量162万吨,同比增长5.5%。

2025年11月12日
我国金属萃取剂行业:锂电池回收将构筑增长新动能 康普化学为龙头

我国金属萃取剂行业:锂电池回收将构筑增长新动能 康普化学为龙头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与电化学储能产业蓬勃发展,强力拉动我国锂电池出货量持续攀升。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锂电池出货量为143.0GWh,2024年已增至1214.6GWh,2020-2024年期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70.72%。锂电池主要包括磷酸铁锂电池、三元锂电池(正极主要成分为镍钴锰酸锂或镍钴铝酸锂)、锰酸锂电池等。

2025年11月12日
我国丁基橡胶行业:全球产能占比提升 出口量增但放缓 进口依赖下逆差犹存

我国丁基橡胶行业:全球产能占比提升 出口量增但放缓 进口依赖下逆差犹存

我国丁基橡胶自1999年实现工业化突破后,产能不断扩张,2024年达65万吨,其产能在全球市场中的占比也随之提升。丁基橡胶下游消费高度集中于轮胎领域,子午线轮胎产量增长与轮胎子午化率提升,成为驱动行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2025年11月11日
我国工程塑料行业前景分析:汽车轻量化带来机遇 国产替代空间依然可观

我国工程塑料行业前景分析:汽车轻量化带来机遇 国产替代空间依然可观

工程塑料凭借优异性能及突出金属替代潜力,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等领域,汽车为第一大应用市场。汽车轻量化与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叠加产业持续扩张,为行业带来显著机遇。我国工程塑料供给能力提升,部分产品进口替代成效突出,但特种工程塑料等领域国产替代空间依然可观。此外,聚醚醚酮等工程塑料适配人形机器人轻量化、精密部件需求,应用前

2025年11月0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