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海外产能收缩而国产踏足高端市场 全球氨基酸行业供给端话语权向中国转移

一、药品、保健品发展,刺激全球氨基酸市场扩张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氨基酸行业发展趋势研究与未来前景预测报告(2025-2032年)》显示,按照营养学,氨基酸分为必需氨基酸、半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三类。其中人体中必需的氨基酸包括赖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缬氨酸和组氨酸(幼儿必需氨基酸)。

由于氨基酸在机体中并不能合成,所以需要通过食物进行摄取,才能达到补充的效果。随着医药、食品和营养保健品等领域蓬勃发展,全球氨基酸市场将持续扩张。2021年全球氨基酸市场规模达261.9亿美元,预计2030年全球氨基酸市场规模达494.2亿美元,2021-2030年CAGR达7.3%。

由于氨基酸在机体中并不能合成,所以需要通过食物进行摄取,才能达到补充的效果。随着医药、食品和营养保健品等领域蓬勃发展,全球氨基酸市场将持续扩张。2021年全球氨基酸市场规模达261.9亿美元,预计2030年全球氨基酸市场规模达494.2亿美元,2021-2030年CAGR达7.3%。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从下游市场看,氨基酸在生命科学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日益被人们所重视,在医学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预计 2026 年全球氨基酸原料药中保健品消费量占比达62.1%,药品消费量占比 37.9%。

从下游市场看,氨基酸在生命科学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日益被人们所重视,在医学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预计 2026 年全球氨基酸原料药中保健品消费量占比达62.1%,药品消费量占比 37.9%。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二、氨基酸需求回暖而海外产能收缩,全球供给端话语权不断向中国转移

中国为氨基酸生产和消费大国。2020年中国氨基酸市场规模占全球的比重高达32.23%,远超欧洲(19.08%)和北美(15.99%)。凭借在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上的优势,2025 年中国依然有较多的氨基酸在建或待建产能,其中以蛋氨酸、赖氨酸和苏氨酸为主。

中国为氨基酸生产和消费大国。2020年中国氨基酸市场规模占全球的比重高达32.23%,远超欧洲(19.08%)和北美(15.99%)。凭借在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上的优势,2025 年中国依然有较多的氨基酸在建或待建产能,其中以蛋氨酸、赖氨酸和苏氨酸为主。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025年我国在建/待建氨基酸项目汇总

企业名称

项目投资金额(亿元)

包含氨基酸类产品

设计产能(万吨)

灵圣作物

76.23

蛋氨酸

20

裕米生物

61

赖氨酸

30

苏氨酸

20

沂利泓

45

赖氨酸

10.5

苏氨酸

10.5

小品种氨基酸

9.5

梅花

40

赖氨酸

60

金海生物

27.4

缬氨酸

5

异亮氨酸

3

色氨酸

2

精氨酸

1.5

星湖科技

33

苏氨酸

20

新和成

25.95

液体蛋氨酸

18

阜丰

24

高端晶体氨基酸

12

玉王生物

15

赖氨酸

20

亨通股份

4.67

色氨酸

0.74

异亮氨酸

0.24

精氨酸

0.21

希杰(聊城)

-

精氨酸

1.7

希杰(印度)

-

色氨酸

1-1.5

诺潽生物

1.5

异亮氨酸亮氨酸

伊品生物

0.66

精氨酸

1.2

0.7

缬氨酸

4.6

华恒生物

-

色氨酸、缬氨酸

1.2

成福

1.22

色氨酸、缬氨酸、蛋氨酸

-

东晓

-

精氨酸

-

禾太生物

0.15

小品种氨基酸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从长期趋势来观测,全球氨基酸需求不断回暖:一方面,低蛋白日粮趋势下,使用氨基酸可缓解大豆种植、进口压力,降低养殖过程中氮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另一方面,部分地区(亚非拉)的饲料产量、氨基酸添加比例仍然有提升空间,带动氨基酸的需求增长。而海外氨基酸供应占比呈现下滑趋势,在此背景下,全球供给端话语权不断向中国转移。

具体来看,希杰、ADM、赢创、大象等海外企业赖氨酸供应占比呈下滑趋势,味之素、赢创、ADM等海外企业苏氨酸2023年供应量占比几乎为0。2024年全球四大饲用氨基酸(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色氨酸)总供应量为698.6万吨,其中中国供应489.0万吨,占比高达70%。2017-2024年全球四大饲用氨基酸供应量CAGR为5.0%,而中国四大饲用氨基酸供应量CAGR达11.0%。

具体来看,希杰、ADM、赢创、大象等海外企业赖氨酸供应占比呈下滑趋势,味之素、赢创、ADM等海外企业苏氨酸2023年供应量占比几乎为0。2024年全球四大饲用氨基酸(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色氨酸)总供应量为698.6万吨,其中中国供应489.0万吨,占比高达70%。2017-2024年全球四大饲用氨基酸供应量CAGR为5.0%,而中国四大饲用氨基酸供应量CAGR达11.0%。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三、国内部分领先企业踏足高端市场,我国氨基酸行业整合速度有望加快

全球氨基酸市场由国际领军企业主导,而国内市场则呈现出大型药企、专业生产商等多层次的差异化竞争格局。

海外氨基酸市场主要被日本的味之素、协和发酵,德国的赢创和韩国的希杰等企业占据,这些企业在技术、品牌和全球渠道方面具有优势。国内市场参与者众多,形成多元化竞争结构:既有远大医药、津药药业这类业务广泛的大型综合性药企;也有华恒生物这类以生物制造方式专注于丙氨酸等小品种的领先者;还有佳禾生物、石家庄冀荣等专注于氨基酸原料药生产的专业化公司。目前国内部分领先企业凭借成本优势、快速的服务响应和齐全的产品品类,在医药等高端细分领域已确立了重要地位,这将加快国内氨基酸行业整合速度,同时国内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也有望进一步提升。

全球氨基酸产业链相关企业

企业名称 公司定位 主要业务
无锡晶海 医药级氨基酸原料药领先企业 专注于高品质氨基酸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品类齐全
远大医药 大型综合性医药企业 业务广泛,旗下子公司从事多种氨基酸原料药的生产
津药药业 皮质激素与氨基酸原料药生产商 主要从事皮质激素类、氨基酸类原料药及制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华恒生物 生物制造小品种氨基酸领先者 以生物制造方式规模化生产丙氨酸系列等小品种氨基酸,丙氨酸系列产品生产规模位居国际前列
佳禾生物 主营氨基酸及其衍生物 致力于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国内氨基酸原料药主要生产基地之一
石家庄冀荣 国内规模较大的氨基酸原料药生产企业 产品主要包括注射级、医药级氨基酸系列产品
味之素 全球氨基酸主要供应商 业务涵盖调味品、营养食品、医药及饲料用氨基酸等,在赖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的生产量位居世界前列
协和发酵 日本精细化学品及医药原料企业 以生产销售医药类氨基酸和食品添加剂类氨基酸等作为主营业务,在国内药用级氨基酸生产品种齐全
赢创工业 德国特种化学品公司 其营养与保健部门从事氨基酸业务
希杰(CJ) 韩国大型食品与生物科技公司 旗下生物科技板块从事饲料及食品用氨基酸业务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zl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海外产能收缩而国产踏足高端市场 全球氨基酸行业供给端话语权向中国转移

海外产能收缩而国产踏足高端市场 全球氨基酸行业供给端话语权向中国转移

由于氨基酸在机体中并不能合成,所以需要通过食物进行摄取,才能达到补充的效果。随着医药、食品和营养保健品等领域蓬勃发展,全球氨基酸市场将持续扩张。2021年全球氨基酸市场规模达261.9亿美元,预计2030年全球氨基酸市场规模达494.2亿美元,2021-2030年CAGR达7.3%。

2025年09月26日
我国黄磷下游消费结构持续调整 出口量迎来暴涨但出口均价下降

我国黄磷下游消费结构持续调整 出口量迎来暴涨但出口均价下降

自2024年起,我国黄磷产能趋于稳定,但同期产量快速增长。目前黄磷下游消费结构高度集中,三氯化磷与热法磷酸是核心消费领域。2020-2024年,黄磷下游消费结构出现显著调整,呈现热法磷酸占比缩减、三氯化磷占比提升的此消彼长态势,后者已跃居第一大消费领域。整体来看,我国黄磷行业呈现高度自给自足特征。对外贸易方面,出口规模

2025年09月25日
“十五五”将驱动石化行业向“新”向“绿” 破局“增收不增利”困境

“十五五”将驱动石化行业向“新”向“绿” 破局“增收不增利”困境

2024年,中国石化行业以16.28万亿元的营业收入彰显其支柱地位,但利润总额同比下降8.8%的“增收不增利”现象,深刻揭示了行业在产能扩张与“内卷式”竞争下面临的增长瓶颈。当前,行业正承受稳定增长、绿色转型与国际贸易三重压力。展望“十五五”,随着国家在“反内卷”、淘汰落后产能、延链强链及鼓励出海等方面密集释放政策信号

2025年09月24日
我国PMMA行业积极向高端化转型 贸易逆差额逐步收窄

我国PMMA行业积极向高端化转型 贸易逆差额逐步收窄

近年来,我国PMMA产能快速扩张,2024年已突破70万吨,且高度集中于华东地区,形成以万华化学、双象股份为龙头的市场格局。但行业也面临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供给不足的结构性矛盾。对此,国内PMMA行业积极推进高端化转型,多家企业加速布局高端产品产能。随着本土企业持续向高端发力、行业整体供给能力提升,自2022年起,我国P

2025年09月23日
新国标强制切换及需求双驱动 我国全氟己酮行业蓝海市场启航 产能高度集中

新国标强制切换及需求双驱动 我国全氟己酮行业蓝海市场启航 产能高度集中

全氟己酮(FK-5-1-12),作为一种兼具清洁环保、高效灭火、安全无毒等多重优势的新一代洁净气体灭火剂,正从细分领域走向舞台中央。其爆发性增长的核心驱动,源于两大新兴市场的刚性需求:一方面,GB 50174-2023新国标的强制实施,为全氟己酮在超过83万个数据中心机架的存量改造与增量市场中打开了大门;另一方面,电化

2025年09月22日
我国已成全球最具活力的工业气体市场 本土企业正加速追赶国际龙头

我国已成全球最具活力的工业气体市场 本土企业正加速追赶国际龙头

虽然当前我国工业气体的主要需求仍来源于钢铁、冶金等传统产业,但未来随着新材料、新能源、医疗健康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工业气体的应用领域将进一步拓展,市场需求将进一步得到提升。

2025年09月22日
水溶肥与磷酸铁锂电池共推我国工业级磷酸一铵需求 企业产能较集中

水溶肥与磷酸铁锂电池共推我国工业级磷酸一铵需求 企业产能较集中

工业级磷酸一铵作为重要无机化合物,下游应用主要集中于电池与水溶肥两大领域。在新能源汽车及储能产业快速发展的推动下,磷酸铁锂电池产量大幅攀升,为工业级磷酸一铵行业注入强劲增长动力;与此同时,水肥一体化相关政策持续推进,带动水溶肥产业规模扩张,进一步为行业提供持续需求支撑。在下游旺盛需求的拉动下,2025年前五个月全国工业

2025年09月22日
我国三聚磷酸钠行业产能收缩 出口整体放缓但食品级三聚磷酸钠出口仍增长

我国三聚磷酸钠行业产能收缩 出口整体放缓但食品级三聚磷酸钠出口仍增长

2020-2024 年,我国三聚磷酸钠产能、产量及表观消费量均呈下降态势。这一阶段,行业内需表现疲软,但出口端需求强劲,三聚磷酸钠出口量持续上升。但进入 2025 年,行业整体出口节奏放缓,不过细分领域中食品级三聚磷酸钠出口仍保持增长态势。此外,从价格维度看,三聚磷酸钠出口均价自2023年起逐步进入下行通道。

2025年09月1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