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水溶肥与磷酸铁锂电池共推我国工业级磷酸一铵需求 企业产能较集中

前言;

工业级磷酸一铵作为重要无机化合物,下游应用主要集中于电池与水溶肥两大领域。在新能源汽车及储能产业快速发展的推动下,磷酸铁锂电池产量大幅攀升,为工业级磷酸一铵行业注入强劲增长动力;与此同时,水肥一体化相关政策持续推进,带动水溶肥产业规模扩张,进一步为行业提供持续需求支撑。在下游旺盛需求的拉动下,2025年前五个月全国工业级磷酸一铵产量同比增长41.5%。

产能端来看,近年来我国工业级磷酸一铵产能呈持续扩张态势,且产能主要集中在少数头部企业手中,其中湖北祥云集团的工业级磷酸一铵产能位居国内首位,截至2025年5月,其产能占比达12.85%。

1.工业级磷酸一铵应用广泛,电池为下游第一大消费市场

工业级磷酸一铵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重要无机化合物,其用途覆盖水溶肥、电池、阻燃剂、灭火剂、医药、印刷、食品及饲料等多个领域。其中,2024年电池领域消费占比达38.14%,成为下游最大应用方向。水溶肥等农需领域整体占比36.60%,紧随其后。此外,约10.31%用于出口,而灭火剂、医药等其他领域占比均不足10%。

工业级磷酸一铵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重要无机化合物,其用途覆盖水溶肥、电池、阻燃剂、灭火剂、医药、印刷、食品及饲料等多个领域。其中,2024年电池领域消费占比达38.14%,成为下游最大应用方向。水溶肥等农需领域整体占比36.60%,紧随其后。此外,约10.31%用于出口,而灭火剂、医药等其他领域占比均不足10%。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2.磷酸铁锂电池行业快速发展,为工业级磷酸一铵行业注入了强劲动力

在电池领域,工业级磷酸一铵是磷酸铁锂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磷酸铁的关键原料,单耗通常在0.75-1吨。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和储能产业的蓬勃发展,我国磷酸铁锂电池行业快速发展,产量迅速攀升,为上游磷酸铁及工业级磷酸一铵行业带来强劲动力与新兴需求。数据显示,我国磷酸铁锂电池产量从2019年的27.7GWh激增至2024年的816.1GWh,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96.72%;2025年1-8月累计产量达765.1GWh,同比增长69.8%,仍保持强劲增势。

在电池领域,工业级磷酸一铵是磷酸铁锂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磷酸铁的关键原料,单耗通常在0.75-1吨。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和储能产业的蓬勃发展,我国磷酸铁锂电池行业快速发展,产量迅速攀升,为上游磷酸铁及工业级磷酸一铵行业带来强劲动力与新兴需求。数据显示,我国磷酸铁锂电池产量从2019年的27.7GWh激增至2024年的816.1GWh,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96.72%;2025年1-8月累计产量达765.1GWh,同比增长69.8%,仍保持强劲增势。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观研天下整理

3.水肥一体化驱动水溶肥发展,工业级磷酸一铵行业迎机遇

水溶肥是一种完全溶于水的新型肥料,主要用于灌溉施肥、叶面施肥、无土栽培和浸种蘸根等场景,与水肥一体化技术紧密结合。相较于传统复合肥,水溶肥通过滴灌等方式施用时,养分更易被作物吸收,利用率显著提升——吸收率可达 70%~80%,约为普通化肥的一倍以上。更重要的是,其能与喷灌、滴灌等现代农业设施协同运作,真正实现水肥一体化,进而达成节水、节肥、省工的多重效益,契合现代农业高效生产需求。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工业级磷酸一铵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发展前景分析报告(2025-2032年)》显示,在水资源日益紧缺的背景下,水溶肥已成为推动农业持续高效发展的重要路径,并被视为未来肥料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近年来,国家层面持续释放政策红利,先后出台《国家节水行动方案》《种植业“三品一标”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5年)》《关于进一步加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意见》,以及《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等文件,通过大力推动水肥一体化技术落地应用,既为水溶肥产业的规模扩张提供直接支撑,也为其上游的工业级磷酸一铵行业注入了充沛且持续的发展动力。

2018-2025年有关推广水肥一体化的相关政策(部分)

发布时间 发布部门 政策名称 主要内容
2018年11月 生态环境部 农业农村部 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 集成推广化肥机械深施、种肥同播、水肥一体等绿色高效技术,应用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理化诱控等绿色防控技术。
2019年4月 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 国家节水行动方案 推广喷灌、微灌、滴灌、低压管道输水灌溉、集雨补灌、水肥一体化、覆盖保墒等技术。加强农田土壤墒情监测,实现测墒灌溉。
2021年12月 国家发展改革委 水利部等五部门 关于印发黄河流域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实施方案的通知 下游河南、山东等粮食主产区,加强小麦、玉米节水抗旱品种选育,推广测墒灌溉、保水剂应用、水肥一体化等节水措施。
2022年9月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 种植业“三品一标”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5年) 大力推进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替代化肥、水肥一体化、绿肥种植等关键技术,优化施肥结构和灌溉方式,提高养分和水分利用率。
2023年9月 国家发展改革委 水利部等七部门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意见 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节水型灌区建设,加快灌区续建配套和现代化改造,缺水地区推广喷灌、微灌、低压管灌等高效节水灌溉及水肥一体化等节水技术,加强用水精细化、智能化管理。
2024年12月 农业农村部 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快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促进乡村生态振兴的指导意见 深入推进农业节水增产增效,水浇地大面积推广水肥一体化等高效节水技术,旱耕地组装配套蓄水保墒、集雨节灌、探墒播种等技术措施,提高降水利用效率,选育推广一批节水抗旱新品种。
2025年1月 中共中央 国务院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 进一步扩大粮食单产提升工程实施规模,加大高产高效模式集成推广力度,推进水肥一体化,促进大面积增产。
2025年1月 农业农村部 农业农村部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工作部署的实施意见 发展高效节水农业、旱作农业,实施水肥一体化系统性推广行动,在旱作雨养区集成推广复合型节水技术模式。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4.下游需求驱动,工业级磷酸一铵产能产量双增

为满足下游水溶肥和磷酸铁锂电池行业的快速发展需求,我国工业级磷酸一铵产能持续扩张。截至2025年5月,全国产能已达389万吨,较上一年增长14.75%。同期产量显著提升,2025年1-5月累计达112万吨,同比大幅增长41.5%。这一产量增长主要源于两大动力:一是磷酸铁锂电池产量高速增长,2025年1-5月累计达452.9GWh,同比增长79.9%,推动工业级磷酸一铵需求快速上升;二是水溶肥旺季需求集中释放,尤其在春秋用肥高峰,进一步拉动原料消费。在下游旺盛需求带动下,企业生产积极性高涨,开工率提升,共同推动了产量的大幅增长。

为满足下游水溶肥和磷酸铁锂电池行业的快速发展需求,我国工业级磷酸一铵产能持续扩张。截至2025年5月,全国产能已达389万吨,较上一年增长14.75%。同期产量显著提升,2025年1-5月累计达112万吨,同比大幅增长41.5%。这一产量增长主要源于两大动力:一是磷酸铁锂电池产量高速增长,2025年1-5月累计达452.9GWh,同比增长79.9%,推动工业级磷酸一铵需求快速上升;二是水溶肥旺季需求集中释放,尤其在春秋用肥高峰,进一步拉动原料消费。在下游旺盛需求带动下,企业生产积极性高涨,开工率提升,共同推动了产量的大幅增长。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5.工业级磷酸一铵集中度超农业级,少数企业主导产能

工业级磷酸一铵的技术壁垒显著高于农业级,导致其生产企业数量相对较少,市场集中度也明显高于农业级产品。截至2025年5月,我国工业级磷酸一铵行业产能CR10达到72.49%,较农业级的47.29%高出25.2个百分点。从产能分布来看,当前工业级磷酸一铵产能主要集中在湖北祥云集团、云图控股、川发龙蟒、施可丰、川恒股份等少数具备雄厚技术实力的大型企业手中。其中,湖北祥云集团的工业级磷酸一铵产能位居国内首位,截至2025 年5月其产能占比达12.85%,较排名第二的云图控股(产能占比9%)高出3.85个百分点,头部企业的产能优势突出。

工业级磷酸一铵的技术壁垒显著高于农业级,导致其生产企业数量相对较少,市场集中度也明显高于农业级产品。截至2025年5月,我国工业级磷酸一铵行业产能CR10达到72.49%,较农业级的47.29%高出25.2个百分点。从产能分布来看,当前工业级磷酸一铵产能主要集中在湖北祥云集团、云图控股、川发龙蟒、施可丰、川恒股份等少数具备雄厚技术实力的大型企业手中。其中,湖北祥云集团的工业级磷酸一铵产能位居国内首位,截至2025 年5月其产能占比达12.85%,较排名第二的云图控股(产能占比9%)高出3.85个百分点,头部企业的产能优势突出。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W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新国标强制切换及需求双驱动 我国全氟己酮行业蓝海市场启航 产能高度集中

新国标强制切换及需求双驱动 我国全氟己酮行业蓝海市场启航 产能高度集中

全氟己酮(FK-5-1-12),作为一种兼具清洁环保、高效灭火、安全无毒等多重优势的新一代洁净气体灭火剂,正从细分领域走向舞台中央。其爆发性增长的核心驱动,源于两大新兴市场的刚性需求:一方面,GB 50174-2023新国标的强制实施,为全氟己酮在超过83万个数据中心机架的存量改造与增量市场中打开了大门;另一方面,电化

2025年09月22日
我国已成全球最具活力的工业气体市场 本土企业正加速追赶国际龙头

我国已成全球最具活力的工业气体市场 本土企业正加速追赶国际龙头

虽然当前我国工业气体的主要需求仍来源于钢铁、冶金等传统产业,但未来随着新材料、新能源、医疗健康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工业气体的应用领域将进一步拓展,市场需求将进一步得到提升。

2025年09月22日
水溶肥与磷酸铁锂电池共推我国工业级磷酸一铵需求 企业产能较集中

水溶肥与磷酸铁锂电池共推我国工业级磷酸一铵需求 企业产能较集中

工业级磷酸一铵作为重要无机化合物,下游应用主要集中于电池与水溶肥两大领域。在新能源汽车及储能产业快速发展的推动下,磷酸铁锂电池产量大幅攀升,为工业级磷酸一铵行业注入强劲增长动力;与此同时,水肥一体化相关政策持续推进,带动水溶肥产业规模扩张,进一步为行业提供持续需求支撑。在下游旺盛需求的拉动下,2025年前五个月全国工业

2025年09月22日
我国三聚磷酸钠行业产能收缩 出口整体放缓但食品级三聚磷酸钠出口仍增长

我国三聚磷酸钠行业产能收缩 出口整体放缓但食品级三聚磷酸钠出口仍增长

2020-2024 年,我国三聚磷酸钠产能、产量及表观消费量均呈下降态势。这一阶段,行业内需表现疲软,但出口端需求强劲,三聚磷酸钠出口量持续上升。但进入 2025 年,行业整体出口节奏放缓,不过细分领域中食品级三聚磷酸钠出口仍保持增长态势。此外,从价格维度看,三聚磷酸钠出口均价自2023年起逐步进入下行通道。

2025年09月19日
我国酚酮市场供需错配、产能扩张放缓  “反内卷”政策下利润空间或迎向上修复

我国酚酮市场供需错配、产能扩张放缓 “反内卷”政策下利润空间或迎向上修复

酚酮是由纯苯和丙烯加工得来的一种有机化工原料,包括苯酚、丙酮和中间产物异丙苯。自2012年以来,我国酚酮产能呈现持续增长态势。尤其是2023年由于年内7套新建及1套扩建酚酮产能集中释放,国内酚酮产能年度增长率高达51%,总产能突破千万吨大关,达到1023万吨/年。截止到2025年7月,我国酚酮产能已达到1126万吨。但

2025年09月18日
全球乙烯行业:中国产能贡献核心增量但产品结构仍需优化 供给压力促原材料轻质化

全球乙烯行业:中国产能贡献核心增量但产品结构仍需优化 供给压力促原材料轻质化

乙烯行业发展可追溯至20世纪初,当时人们开始研究将石油中的碳氢化合物转化为有用的化学品。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乙烯生产技术也得到了改进和完善,20世纪50年代美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大规模生产乙烯的国家。近年来,在需求刺激下,中国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乙烯生产国。

2025年09月18日
乘半导体与新能源东风而起 我国全氟烯醚行业国产进程加速

乘半导体与新能源东风而起 我国全氟烯醚行业国产进程加速

目前,全球全氟烯醚市场被少数国际化工巨头所垄断,是我国不折不扣的“卡脖子”环节。然而,当前两大强劲动力正在驱动中国全氟烯醚行业迎来历史性拐点:一是下游需求的井喷,如国内晶圆厂前所未有的产能扩张与氢能产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市场需求;二是国产替代的迫切性,在供应链安全与自主可控的国家战略下,国内领军企业正奋力突破技术

2025年09月18日
扩能潮持续但增速放缓 我国环氧树脂行业出现结构性过剩 市场集中度加速提升

扩能潮持续但增速放缓 我国环氧树脂行业出现结构性过剩 市场集中度加速提升

近年来由于行业发展好、产品利润高,导致大企业扩产,新企业陆续计划进入该行业,使得环氧树脂产能迅速扩张。据不完全统计,2021-2023年我国环氧树脂产能从188万吨/年增至320万吨/年,产能年均增长约19%。到2024年,我国环氧树脂总产能约为334万吨/年,同比增长4.5%。随着产能迅速扩张,我国环氧树脂产量也在不

2025年09月1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