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D工业相机适用于工业场景中涉及深度信息获取的场景
3D工业相机是专门为工业场景设计的三维视觉采集设备,通过多种技术(如结构光、TOF、双目视觉等)获取物体的长、宽和深度信息,生成三维图像。相较于传统的2D工业相机,3D工业相机能够提供更加全面的物体信息,测量精度也更高,适用于工业场景中涉及深度信息获取的场景,如缺陷检测、零部件测量、三维建模、机器人定位引导等,终端涉及汽车、3C、新能源、半导体、机械加工以及物流等行业中。
2D工业相机与3D工业相机对比情况
对比项目 | 2D工业相机 | 3D工业相机 |
成像方式 | 通过二维平面捕捉图像,仅记录物体的长和宽信息。 | 通过多种技术(如结构光、TOF、双目视觉等)获取物体的长、宽和深度信息,生成三维图像。 |
速度 | 高帧率(适合动态场景) | 相对较慢(需多次采集) |
精度 | 亚像素级平面精度 | 毫米/微米级深度精度 |
成本 | 价格相对经济实惠(硬件+算法简单) | 价格相对较高(硬件+算法复杂) |
优势 | 技术起步较早,相对成熟;在成本上更具优势等。 | 可以精确测量物体的形状、尺寸、体积、位置等三维特征,实现三维重建;提供更高的测量精确度和重复性。 |
弱势 | 面对复杂曲面、高度差检测(如焊接缝隙、精密零件装配)时,2D成像易受光线、角度干扰,导致数据失真;仅能提供二维图像,无法提供深度信息。 | 成本高:设备及配套软件成本较高,初期投入大;数据处理复杂等。 |
应用场景 | 适用于表面检测、尺寸测量、字符识别等不需要深度信息的任务或成本敏感场景。 | 适用于工业场景中涉及深度信息获取的场景,如缺陷检测、零部件测量、三维建模、机器人定位引导等。 |
终端应用 | 汽车、消费电子、食品饮料、医疗、物流等。 | 汽车、3C、新能源、半导体、机械加工、物流等行业。 |
常见类型 | 面阵相机、线阵相机等。 | 3D引导类相机、结构光相机、TOF相机、双目相机等。 |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2.3D工业相机行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但市场规模增长步伐逐渐放缓
近年来,我国3D工业相机行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市场规模由2020年的5.6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28.15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64.55%。值得注意的是,其市场规模增长步伐逐渐放缓,同比增速由2021年的102.64%减少至2024年的19.18%。这一变化主要源于两方面因素:一方面,随着核心技术的持续突破和产业规模效应显现,单位生产成本显著下降;另一方面,市场经过前期高速扩张后逐渐进入理性发展阶段,增速自然回调。
数据来源:GGII、观研天下整理
推动3D工业相机市场持续增长的核心驱动力来自多方面因素:首先,在国家智能制造战略的引领下,汽车制造、3C电子、新能源、半导体、机械加工等重点行业加速推进智能化改造,催生了对3D工业相机的大量需求。其次,技术创新持续突破,推动3D工业相机应用场景向更多工业领域拓展。此外,国内企业在产品研发和市场开拓方面取得长足进步,通过持续优化产品性能和成本结构,逐步提升了市场竞争力,为行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3.3D工业相机市场渗透率仍处于较低水平,2028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70亿元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3D工业相机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预测报告(2025-2032年)》显示,我国3D工业相机行业仍处于成长期,与2D工业相机相比,其发展历程较短,市场渗透率仍处于较低水平。虽然目前受制于相对较高的价格因素,整体出货规模仍然有限。但随着制造业智能化升级加速推进,3D工业相机的技术优势正快速转化为市场竞争力。在检测精度、复杂场景适应性和三维建模能力等方面,3D技术显著优于传统2D方案,能够满足半导体、新能源电池、汽车制造等领域对高精度检测的刚性需求。展望未来,随着国产厂商在核心算法和光学系统领域取得持续突破,同时受益于工业4.0升级带来的需求扩容,3D工业相机行业仍将保持快速增长态势。预计2024-2028年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可达25.73%,到2028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70亿元。
数据来源:GGII、观研天下整理
4.3D工业相机行业呈现差异化竞争特征,国产替代进程不断深化
当前我国3D工业相机行业呈现差异化竞争特征,整体竞争格局尚未固化。从竞争主体来看,外资品牌与国产品牌形成了差异化的市场定位:基恩士、LMI等国际厂商凭借技术积累,主要深耕工业检测和精密测量等高端应用场景;而以梅卡曼德、海康机器人、图漾科技、跨维智能为代表的国内厂商,则更聚焦于识别定位、智能引导等智能制造场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竞争优势。
值得关注的是,国产厂商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本土化服务优势,推动国产替代进程不断深化,2023年3D工业相机国产化率已超过60%,在部分细分领域表现尤为突出。以3D引导类相机为例,2024年中国产品牌市场份额超过85%,较上年提升5个百分点,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数据来源:GGII、观研天下整理(WJ)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