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尼龙6行业:上游己内酰胺技术实现国产化 下游消费格局仍以纤维用为主

一、尼龙 6是尼龙产业家族五大品种之一

尼龙学名聚酰胺纤维,英文名称 Polyamide,英文简称 PA,指主链含有重复的酰胺基团(-NHCO-)的一类线型高分子。尼龙产业家族庞大,产品种类繁多,主要有尼龙 6、尼龙 66、尼龙 610、尼龙 11、尼龙 12 五大品种。其中尼龙6和尼龙66两者是尼龙产业家族最主要两大品种,这两个品种消费量约占尼龙总消费量的90%。

尼龙主要品种和应用如下

产品种类 功能特性 主要应用领域
尼龙6 强度高、较为柔软,熔点低,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自润滑性和耐溶剂性,耐疲劳性好 用作纤维制品,如服装、面料、箱包、轮胎帘子布、传送带、运输带、渔网、地毯等制造;用作电子器件、汽车、铁路等工程塑料制品或食品、药品包装等薄膜制品
尼龙66 自润性、耐摩擦性好,弹性好、耐疲劳性好,耐腐蚀性能佳,硬度、刚性最高,韧性最低 用作纤维制品,如轮胎帘子布、帆布、传输带等;用作各种机械和电器零件,其中包括轴承、齿轮、滑轮泵叶轮、叶片、高压密封圈、垫、阀座等
尼龙610 相对密度较小,吸水性低于尼龙66和尼龙6,尺寸稳定性好,成型加工容易。机械强度近于尼龙66跟尼龙6。能耐强碱,比尼龙66和尼龙6更耐普通弱酸,但易溶于甲酸 用于制造机械、交通业的零部件,电子工业中的绝缘材料、仪表壳体
尼龙11 具有吸水率低、耐油性好、耐低温、易加工具有、质量轻、耐腐蚀、不易疲劳开裂、密封性好、阻力小等优点 用于制作汽车输油管、刹车管、枪托、握把、扳机护圈、降落伞盖、海底光缆、电缆的保护材料等
尼龙12 吸水率低,尺寸稳定性好、相对密度小;耐低温性优良、熔点低,柔软性、化学稳定性、耐油性、耐磨性均较好 吸水率低,尺寸稳定性好、相对密度小;耐低温性优良、熔点低,柔软性、化学稳定性、耐油性、耐磨性均较好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二、我国已成全球最大尼龙 6 生产基地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尼龙6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2025-2032年)》显示,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尼龙 6 生产技术已经相对成熟,且原材料己内酰胺基本实现自给自足。同时由于具有经济增速较快、下游市场广阔、生产成本较低等优势,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地区成为尼龙 6 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地区。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尼龙 6 消费国与生产基地,其产量在全球市场份额中的占比超过一半。

近年来,受益于聚合技术的进步以及原材料己内酰胺供应瓶颈的打破,叠加国内需求的旺盛,我国尼龙 6 的生产迎来了快速发展。一方面企业生产走向规模化、低消耗、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行业产能产量快速增长,国内尼龙 6 切片产品进口依赖度不断降低,替代进口趋势明显。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我国尼龙6的总产能已达到627万吨/年。2024年新增产能98万吨/年,主要集中在华东及华中地区,预计到2024年底总产能将达到725万吨/年,同比增长16%。

近年来,受益于聚合技术的进步以及原材料己内酰胺供应瓶颈的打破,叠加国内需求的旺盛,我国尼龙 6 的生产迎来了快速发展。一方面企业生产走向规模化、低消耗、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行业产能产量快速增长,国内尼龙 6 切片产品进口依赖度不断降低,替代进口趋势明显。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我国尼龙6的总产能已达到627万吨/年。2024年新增产能98万吨/年,主要集中在华东及华中地区,预计到2024年底总产能将达到725万吨/年,同比增长16%。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从产量来看,2014-2023 年,我国尼龙 6产量从 191.3 万吨增长到了 481.6 万吨,年复合增长率 10.80%。而在产量快速增长的推动下,我国尼龙 6 的对外依存度也在逐步下降。2014-2023 年,我国尼龙 6 的进口依赖度自 22.3%下降至 4.88%。

从产量来看,2014-2023 年,我国尼龙 6产量从 191.3 万吨增长到了 481.6 万吨,年复合增长率 10.80%。而在产量快速增长的推动下,我国尼龙 6 的对外依存度也在逐步下降。2014-2023 年,我国尼龙 6 的进口依赖度自 22.3%下降至 4.88%。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目前我国尼龙 6 的生产企业较多,行业集中度总体较为分散。有数据显示,我国尼龙 6 的主要生产企业 44 家,主要集中于浙江、江苏和福建省等东部沿海省份,三省产能占全国总产能的 66.5%。我国主要的尼龙 6 生产企业包括福建恒申、浙江聚合顺、浙江恒逸、鲁西化工、江苏海阳科技等,规模均在 30 万吨以上。

三、上游己内酰胺技术实现国产化,原材料供应得到保障

己内酰胺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属于尼龙产业链的重要原材料,液体为透明状,有薄荷及丙酮气味。己内酰胺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加工性、机械性和耐化学品性。己内酰胺经过一定聚合反应生产尼龙 6 切片。尼龙 6 切片多呈白色颗粒状,受己内酰胺特性、聚合反应过程控制、辅料添加等因素影响,呈现出不同的粘度、吸水性、染色性、耐磨性等特性,匹配下游不同应用需求。

过去由于国内生产技术和产能受限,原材料己内酰胺严重依赖进口,而国际市场货源供应不稳定,价格上下波动较大,严重影响尼龙 6 产业的正常生产和经济效益。直到2002 年,中石化与荷兰帝斯曼成立南京帝斯曼公司,推动了国内尼龙 6 上游原材料己内酰胺产业的大发展,使得己内酰胺依赖进口的现状逐渐被打破。截止到目前,我国己内酰胺已经逐步摆脱了进口依赖,基本接近实现自给自足,且已成为世界第一生产大国,使得我国尼龙6 行业发展进一步挣脱枷锁,为下游产业发展提供了基础。

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己内酰胺产能达到653万吨,同比增长14.76%;产量达到514.52万吨,同比增长20.82%。2024年我国己内酰胺产能迅速扩张至近700万吨,总产量已突破650万吨大关,产能利用率也提升至93%以上。

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己内酰胺产能达到653万吨,同比增长14.76%;产量达到514.52万吨,同比增长20.82%。2024年我国己内酰胺产能迅速扩张至近700万吨,总产量已突破650万吨大关,产能利用率也提升至93%以上。

数据来源:生意社,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四、下游应用领域广泛,消费格局仍以纤维用为主

尼龙6作为尼龙材料最主要产品之一,用途也被广泛拓展,普遍应用于纺丝、注塑、薄膜等方面。尼龙6纤维为最早开发的合成纤维,是电子电器、军工、铁路、汽车、纺织、农业配件等领域的重要应用材料,除传统的尼龙纤维领域,功能纤维的应用逐渐扩大,并呈现向工程塑料、薄膜制造等方向拓展的趋势,尼龙6逐渐成为以塑代木、以塑代钢、以塑代瓷的重要材料之一。

目前尼龙6主要用于尼龙纤维(包括民用纤维及产业用纤维)、工程塑料、薄膜等领域。其中尼龙纤维领域占主导地位,占比达到63.11%。这是因为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地区纺织品服装行业相当发达,全球每年出口额的占比达到 50%以上,而中国独占三成,因此国内尼龙 6 切片应用于纺织品等民用纤维的比重偏高;而在工程塑料方面,汽车及电子电器领域是工程塑料前两大应用市场,中国的产业优势并不明显,高端汽车工业及电子电器产业更多集中在欧美地区,因此我国尼龙 6 非纤维需求的占比偏低。

目前尼龙6主要用于尼龙纤维(包括民用纤维及产业用纤维)、工程塑料、薄膜等领域。其中尼龙纤维领域占主导地位,占比达到63.11%。这是因为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地区纺织品服装行业相当发达,全球每年出口额的占比达到 50%以上,而中国独占三成,因此国内尼龙 6 切片应用于纺织品等民用纤维的比重偏高;而在工程塑料方面,汽车及电子电器领域是工程塑料前两大应用市场,中国的产业优势并不明显,高端汽车工业及电子电器产业更多集中在欧美地区,因此我国尼龙 6 非纤维需求的占比偏低。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尼龙纤维是主要化纤品种之一,按纤维长短分为尼龙 6 长丝和尼龙 6 短丝。尼龙6 长丝主要用于民用长丝和产业用丝领域,在民用方面,主要用于服装、床上用品、箱包、伞、绳、窗帘布等;在产业用丝方面,主要用于轮胎帘子布、传送带、运输带、渔网、绳缆等;尼龙6短丝主要应用于地毯制造,以及与其他材料混纺用于袜子、伞布生产等。

近年来,我国尼龙纤维产量持续增长。根据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2007-2023年,我国尼龙纤维产量从95.12万吨增长至432万吨,年复合增长率达到9.92%。

近年来,我国尼龙纤维产量持续增长。根据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2007-2023年,我国尼龙纤维产量从95.12万吨增长至432万吨,年复合增长率达到9.92%。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值得注意是的,目前与全球尼龙 6消费格局相比,我国尼龙6主要用于锦纶纤维,产品高端化滞后,在工程塑料和薄膜领域的应用占比较低,与世界平均水平还有较大差距,如西欧、美国、日本等国的工程塑料及薄膜领域的尼龙6用途占一半以上。预计随着国内聚合技术工艺的持续改进与优化,尼龙6产品的性能也在不断提升。可以预见的是,尼龙制品的应用领域将进一步拓宽,这将有力推动尼龙6切片的稳健增长。

五、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出口量持续攀升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尼龙 6行业长时间依赖进口。但自2010 年以后,随着上游原材料供应稳定性提升和价格的松动,我国国内尼龙 6产量不断提升,进口依赖性大幅下降,而同时出口整体呈现增长趋势。在2017年我国尼龙 6出口量突破10万吨后,到2023年其出口进一步增长至47.9万吨。这一数据显示,近年我国尼龙6的国际竞争力在不断提升。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尼龙 6行业长时间依赖进口。但自2010 年以后,随着上游原材料供应稳定性提升和价格的松动,我国国内尼龙 6产量不断提升,进口依赖性大幅下降,而同时出口整体呈现增长趋势。在2017年我国尼龙 6出口量突破10万吨后,到2023年其出口进一步增长至47.9万吨。这一数据显示,近年我国尼龙6的国际竞争力在不断提升。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六、差别化、功能化是未来行业相关产品发展方向

差别化、功能化是尼龙纤维高附加值的重要体现,是行业高端竞争力的核心力量。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对于高吸湿排汗、抗菌、抗紫外线等功能性和差别化产品的高端需求将会快速增长,生产高附加值的差别化、功能性尼龙已成为行业发展重点方向。

差别化:差别化纤维是指通过改变物理形态、添加改性剂、复合纺丝等方法使纤维具有某种或多种特殊功能而有别于普通常规性能的化学纤维,包括有色、细旦、精细、异形截面、中空、高强低收缩,以及具有防霉、夜光、远红外、阻燃、抗静电、抗紫外抗老化、抗菌、导电等功能的纤维。差别化纤维进一步完善和拓展了化学纤维材料的性能和品种,同时也提高了相应纤维制品的性能,差别化纤维的发展推动了对外观、形态、性能等有特殊要求的纺织品的发展。

功能化: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对于高吸湿排汗、抗菌、抗紫外线等功能性和差别化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推动了尼龙6功能化的发展‌。目前尼龙6产品逐渐向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包括高吸湿排汗、抗菌、抗紫外线等功能性和差别化产品。这些产品能够满足特定需求,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虽然近年受益于聚合和纺丝生产技术的进步,我国出现了各种高强、细旦、多孔、异形等差别化尼龙 6 纤维,产品差别化率也逐年提升,但由于设备、技术壁垒等限制因素,国内能够大批量生产功能性、差别化尼龙 6 纤维的企业还很少,与欧美传统大公司也仍有一定差距。(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汽车、船舶等下游推动我国工业涂料行业快速发展 环保化、高性能化成未来趋势

汽车、船舶等下游推动我国工业涂料行业快速发展 环保化、高性能化成未来趋势

工业涂料行业的发展高度依赖上游原材料(如环氧树脂、钛白粉)的稳定供应。近年来,随着国内产能扩张和技术升级,环氧树脂、钛白粉等关键原材料的产量持续增长,为工业涂料行业提供了坚实的成本与供应链保障。

2025年09月17日
我国磷酸二铵产能收缩且向头部企业集中 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持续迈进

我国磷酸二铵产能收缩且向头部企业集中 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持续迈进

受政策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影响,近年来我国磷酸二铵行业新增产能有限,且产能变化主要以存量装置的淘汰与调整为主。在此背景下,行业产能不断收缩,已从2018年的2505万吨下降至2024年的2175万吨。随着落后产能淘汰,我国磷酸二铵行业产能集中度也在不断提升,整体产能逐步向头部企业集中。

2025年09月16日
我国氢氟醚(HFE)行业分析:数据中心、算力催生大量需求 国产化进程启动

我国氢氟醚(HFE)行业分析:数据中心、算力催生大量需求 国产化进程启动

近年来,我国数据中心建设取得显著进展,截至2024年底,向公众提供服务的互联网数据中心机架数量达83万个。而数据中心是能耗大户,有40%用于服务器冷却,服务器运行产生的热量可能导致服务器过热,威胁服务器的安全运行。

2025年09月16日
我国室温硅橡胶行业:建筑建材下游地位弱化 市场供给增强但产能过剩凸显

我国室温硅橡胶行业:建筑建材下游地位弱化 市场供给增强但产能过剩凸显

建筑建材是我国室温硅橡胶下游应用规模最大的市场,其主要应用场景包括建筑幕墙密封、门窗接缝填充、室内外装饰装修以及中空玻璃加工等。在环保政策持续收紧的背景下,得益于无毒、无味、低挥发、耐老化、耐腐蚀且具备良好防火性能等综合优势,室温硅橡胶正逐步替代丙烯酸胶、环氧树脂胶及其他传统橡胶类密封材料,成为绿色建材选择的重要方向。

2025年09月16日
我国丙二醇行业:产能“狂飙”显过剩 价格震荡下行 净出口量快速增长

我国丙二醇行业:产能“狂飙”显过剩 价格震荡下行 净出口量快速增长

近年来,我国丙二醇行业产能持续扩张,自2022年起进入快速扩能周期,呈现“狂飙”式增长态势。伴随产能快速释放,行业产能过剩压力日益显现,产能利用率从2020年的79.92%持续下滑至2024年的53.54%。在国内竞争加剧、价格持续下行的背景下,企业积极拓展出口市场,出口量快速增长,但均价下跌制约贸易顺差扩大。

2025年09月15日
全球生物农药行业转向多维博弈 中国积极抢占技术竞争高地 应用市场将走向成熟

全球生物农药行业转向多维博弈 中国积极抢占技术竞争高地 应用市场将走向成熟

近年来全球生物农药市场实现快速扩张,销售额由2005年的5亿美元增长至2020年的60亿美元,CAGR达15.7%,预计2025年全球生物农药销售额达80亿美元。

2025年09月12日
我国MTBE行业呈“供强需弱”态势 产品价格与利润齐跌

我国MTBE行业呈“供强需弱”态势 产品价格与利润齐跌

2025年上半年,我国MTBE行业整体呈现鲜明的“供强需弱”运行态势。受此影响,MTBE产品价格与行业利润双双下跌,部分工艺装置甚至陷入亏损。面对国内供应压力加大的局面,出口成为消化过剩产能的重要途径,推动MTBE 出口量实现快速增长。

2025年09月09日
我国正丁醇产能集中度下滑 市场呈现“供应充裕、需求滞后”特征

我国正丁醇产能集中度下滑 市场呈现“供应充裕、需求滞后”特征

我国正丁醇行业自2023年起进入扩能加速期,产能集中度下滑,头部企业产能规模排名呈现动态洗牌特征。目前,其下游消费结构高度集中,2024年丙烯酸丁酯、醋酸丁酯和DBP三大主力产品合计消费占比超过85%。2025年上半年,正丁醇市场呈现“供应充裕、需求滞后”特征,价格整体承压下行。

2025年09月0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