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半导体设备行业市场规模全球占比超三成 但国产化率仍偏低

前言:

半导体设备是半导体产业的基础和先导产业,具有产品种类多、设备价值高、行业壁垒深厚等特点。近年来,在下游半导体行业发展带动下,我国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整体扩大,2019年至2023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22.63%,高于全球水平。同时我国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在全球市场中的占比不断提升,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设备市场。随着国产替代进程持续推进,我国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有所提高,2023年达到20%左右,提升空间仍然大。此外,在全球市场中,我国半导体设备企业正奋力崛起,北方华创便是其中的佼佼者,2023年其首次闯入全球半导体设备厂商营收前十强,表现亮眼。

1.半导体设备行业具有产品种类多、壁垒深厚等特点,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半导体设备是指在半导体器件的制造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设备和工具的总称。其是半导体产业的基础和先导产业,具有产品种类多、设备价值高、行业壁垒深厚等特点。

半导体设备行业特点

特点 详情
产品种类多 包括晶圆制备设备、掩模制备设备、曝光设备、衬底处理设备、湿法蚀刻设备、干法蚀刻设备、化学气相沉积(CVD)设备、物理气相沉积(PVD)设备、光刻机、离子注入设备、化学机械抛光设备等。‌
设备价值高 一条半导体生产线中设备投资约占总投资规模的70-80%;半导体设备公司毛利率一般在40%-45%左右。
研发周期长 设备研发周期达5-10年,且需持续迭代。
行业壁垒深厚 技术壁垒:半导体设备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涉及微电子、电气、机械、材料、化学工程、流体力学、自动化、图像识别、通讯、软件系统等多学科、多领域知识的综合运用,研发制造难度大,技术壁垒高。尤其是光刻机、检测设备、离子注入设备等领域,国际巨头企业在这些技术领域采取了知识产权保护措施,进一步提高了技术门槛‌。
客户壁垒‌:下游客户认证过程复杂且周期长,包括产品验证和工厂资质验证等多个阶段,耗时长达6-24个月。一旦确认供应商,一般不会轻易更换。因此新入局企业难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客户的信任和认可。
资金壁垒:半导体设备的研发和生产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包括研发资金、生产设备购置费用等。以光刻机为例,一台高端EUV光刻机的成本可能超过3-4亿美元。
供应链壁垒:半导体设备需适配全球超500种半导体材料,新进者难以快速构建兼容体系。
人才壁垒:半导体设备行业需要大量专业人才,涉及集成电路、机械、材料、物理、力学、化学、计算机等多个学科领域。我国在半导体设备人才培养方面相对滞后,人才缺口大。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半导体设备‌‌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研究报告(2025-2032年)》显示,我国半导体设备行业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其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其上游主要为零部件和系统,零部件包括轴承、传感器、反应腔喷淋头、射频发生器、机械臂、泵等;系统则包括气液流量控制系统、真空系统、制程诊断系统、光学系统。中游为半导体设备制造,根据用于工艺流程的不同,其通常分为制造设备(前道设备)和封测设备(后道设备)。下游为应用领域,半导体设备应用于半导体行业,用于制造半导体材料、芯片和器件等。

我国半导体设备行业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其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其上游主要为零部件和系统,零部件包括轴承、传感器、反应腔喷淋头、射频发生器、机械臂、泵等;系统则包括气液流量控制系统、真空系统、制程诊断系统、光学系统。中游为半导体设备制造,根据用于工艺流程的不同,其通常分为制造设备(前道设备)和封测设备(后道设备)。下游为应用领域,半导体设备应用于半导体行业,用于制造半导体材料、芯片和器件等。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整体扩大,占全球比重已超三成

近年来,在下游半导体行业发展带动下,我国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整体扩大,由2019年的968.40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2190.24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22.63%,高于全球水平(2019-2023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5.47%)。

近年来,在下游半导体行业发展带动下,我国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整体扩大,由2019年的968.40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2190.24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22.63%,高于全球水平(2019-2023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5.47%)。

数据来源: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观研天下整理

同时我国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在全球市场中的占比不断提升,2020年达到26.26%,首次成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设备市场;其后,其占比进一步提高,2023年达到34.43%,依旧保持领先地位。

同时我国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在全球市场中的占比不断提升,2020年达到26.26%,首次成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设备市场;其后,其占比进一步提高,2023年达到34.43%,依旧保持领先地位。

数据来源: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等、观研天下整理

3.半导体设备国产替代推进,但国产化率仍然较低

我国半导体设备行业起步较晚,技术积累和人才储备相对不足。ASML、尼康、佳能等国外厂商入局时间早,凭借着技术、专利和市场先发等优势,在我国半导体设备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国产化率偏低。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仅有7.5%,随着国产替代进程持续推进,其国产化率不断提高,2023年达到20%左右,国产替代空间依旧广阔。从细分产品来看,2023年刻蚀设备、薄膜沉积设备、清洗设备等国产化率已达到20%及以上;但检测与量测设备、涂胶显影设备、光刻机等半导体设备仍处于国产化替代的初级阶段,国产化率仅为个位数。

2023年我国部分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情况

设备名称 国外厂商 本土企业 国产化率
光刻机 ASML、尼康、佳能等 上海微电子等 <3%
检测与量测设备 KLA、应用材料 精测电子、中科飞测 约 5%
涂胶显影设备 TEL、DNS等 芯源微、盛美上海等 <10%
刻蚀设备 泛林半导体等 北方华创、屹唐半导体等 20%左右
薄膜沉积设备 应用材料、泛林半导体、TEL等 北方华创、拓荆科技、微导纳米、盛美上海等 约为22.7%
清洗设备 泛林半导体、DNS、TEL等 盛美上海、北方华创、芯源微等 约30%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4.本土企业北方华创首次闯入全球半导体设备厂商营收前十强

从全球市场来看,2023年阿斯麦(荷兰)凭借着在光刻机市场中的垄断地位登顶全球最大半导体设备公司,营业收入约为305.8亿美元;应用材料(美国)和泛林(美国)分别位列第二、第三,营业收入约为264.85亿美元和143.17亿美元。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半导体设备企业正奋力崛起,在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中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北方华创便是我国半导体设备企业中的佼佼者。2023年其首次闯入全球半导体设备厂商营收前十强,排名第八,营业收入约为30.88亿美元。

2023年全球半导体设备厂商营收前十强

排名 企业简称 营业收入(亿美元) 所属国家
1 阿斯麦(ASML) 305.80 荷兰
2 应用材料(AMAT) 264.85 美国
3 泛林(LAM) 143.17 美国
4 东京电子(TEL) 131.08 日本
5 科磊(KLA) 96.72 美国
6 爱德万(Advantest) 35.98 日本
7 迪恩士(SCREEN) 34.13 日本
8 北方华创 30.88 中国
9 ASMI 28.54 荷兰
10 泰瑞达(Teradyne) 26.76 美国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W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六维力传感器行业有望迎来跨越式发展 内资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我国六维力传感器行业有望迎来跨越式发展 内资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六维力传感器最开始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现已拓展至工业自动化、汽车、医疗、电子、人形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等领域。其中,工业自动化为我国六维力传感器下游最大应用市场;人形机器人有望为行业带来广阔新兴增量需求。当前我国六维力传感器行业尚处发展初期,整体市场规模较小。但未来发展潜力巨大,预计到2030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百亿元。此

2025年04月30日
中国半导体测试设备市场增速快于全球 测试机占主导 高端设备国产化进程待推进

中国半导体测试设备市场增速快于全球 测试机占主导 高端设备国产化进程待推进

随AI、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和物联网等领域的持续增长,全球半导体行业迎来全面复苏,打开半导体测试设备市场空间。得益于半导体产业的快速工业化以及下游消费电子市场空间广阔,中国成为全球模拟IC市场的主导者,快速产生对半导体测试设备的庞大需求。近年来,我国半导体测试设备市场规模高增,增长速度快于全球。目前,国内半导体测试设备

2025年04月27日
我国半导体测试机行业分析:SOC测试机市场规模大 华峰测控新品进展顺利

我国半导体测试机行业分析:SOC测试机市场规模大 华峰测控新品进展顺利

受益于下游汽车电子、微处理器、逻辑芯片、通信芯片等领域发展,我国半导体测试机市场规模快速发展。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半导体测试机行业市场规模达113.6亿元,其中SOC测试机市场规模为71.5亿美元,存储测试机市场规模为18.3亿元,模拟测试机市场规模为16.2亿元;预计2025年半导体测试机市场规模将达到12

2025年04月25日
应用拓展打开全球SoC芯片行业空间 数字SoC为主流 多因驱动下亚太市场极具活力

应用拓展打开全球SoC芯片行业空间 数字SoC为主流 多因驱动下亚太市场极具活力

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复杂计算需求,SoC芯片正不断扩展应用领域,涵盖智能手机、智能汽车、物联网设备等,逐步打开全球市场空间,预计2025-2030年全球SoC芯片市场规模CAGR达8%。SoC芯片分为数字 SoC芯片、模拟 SoC芯片、混合信号 SoC芯片,其中数字 SoC是智能手机、计算机和其他数字设备的核心组件,其市

2025年04月24日
我国柔直换流阀行业分析:政策支持、特高压与海风柔直快速渗透 市场有望爆发

我国柔直换流阀行业分析:政策支持、特高压与海风柔直快速渗透 市场有望爆发

近几年,政策积极推广柔直技术,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为柔直换流阀行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例如,2024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中要求,要加快可再生能源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柔性直流输电等先进技术迭代。两网均规划加强对于柔直的研究和应用,如2025年1月,

2025年04月24日
关税反制政策落地 我国模拟芯片行业或将迎来新变局 未来厂商该如何布局?

关税反制政策落地 我国模拟芯片行业或将迎来新变局 未来厂商该如何布局?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模拟芯片消费市场,2023年市场规模已经超过3000亿元,但由于市场下行周期及国际巨头价格战愈演愈烈,头部模拟芯片企业业绩承压。然而美国于2025年4月2日宣布实施“对等关税”政策,我国已对关税政策进行反制,国产模拟芯片行业国产替代进程有望加速。同时,我国模拟芯片行业应该积极拓宽应用领域、挖掘下游需求潜

2025年04月23日
风电轴承保持器行业:终端需求高增+大兆瓦风机占比提升 2025年市场规模将破30亿

风电轴承保持器行业:终端需求高增+大兆瓦风机占比提升 2025年市场规模将破30亿

2023年开始受益于风力发电经济性凸显等因素影响,国内风电招标回暖,装机容量重新回归上涨态势。根据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风机累计装机容量达到561.3GW,较2023年同比上升18.26%。在2014-2024年期间,我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年均复合增长率超14%。

2025年04月23日
eVTOL电机行业:后装市场前景广阔 新势力进入下竞争加剧 材料与散热为技术演进核心

eVTOL电机行业:后装市场前景广阔 新势力进入下竞争加剧 材料与散热为技术演进核心

电机是eVTOL电动化动力系统的核心部件,单项成本最高。eVTOL的蓬勃发展,为电机市场带来增量。预计2030 年eVTOL 电机前装市场规模约 131 亿元,后装市场约 392 亿元。无刷直流电机可充分满足 eVTOL 各飞行阶段的动力需求,是eVTOL电机市场主流。

2025年04月2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