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石油焦行业产业链分析:对外依存度下滑 下游整体需求增长空间有限

石油焦是原油加工后的一种产物,因此产量与原油加工量直接相关。2024年1-11月,受原油加工量下降等因素影响,我国石油焦产量出现小幅下滑,相较2023年1-11月同比微降0.55%。目前我国石油焦生产较为集中,主要分布于华东、华南和东北地区,2024年1-11月合计产量占比超过80%。

受制于上游原油依赖进口,我国自产石油焦难以完全满足下游市场发展需要,部分产需缺口仍依赖进口补充。因此近年来其进口量维持在1200万吨以上,且对外依存度超过25%。从下游来看,我国石油焦下游消费以预焙阳极和燃料为主,2024年上半年合计占比达到77%。不过受电解铝产能限制和高硫石油焦在燃料领域使用受限等因素影响,我国石油焦整体需求增长空间有限,短期内难以出现大幅增长......

一、石油焦概述及产业链图解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石油焦行业发展现状研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5-2032年)》显示,石油焦全称延迟石油焦,又称生焦,是以原油蒸馏后的重油或其它重油为原料经延迟焦化工艺而生成的‌。其具有多孔性,外观为黑色或暗灰色,带有金属光泽,主要由碳氢化合物组成,含碳量为90-97%,含氢量为1.5-8%,还含有氮、氯、硫及重金属化合物。‌石油焦行业属于石油化工行业的一部分,其产业链上游原材料主要为原油;中游为石油焦生产与供应,根据硫含量不同,其可分为高硫石油焦(硫含量大于4%)、中硫石油焦(硫含量2%~4%)和低硫石油焦(硫含量小于2%);下游主要用于预焙阳极、燃料、增碳剂、负极材料、硅、石墨电极等领域。

石油焦全称延迟石油焦,又称生焦,是以原油蒸馏后的重油或其它重油为原料经延迟焦化工艺而生成的‌。其具有多孔性,外观为黑色或暗灰色,带有金属光泽,主要由碳氢化合物组成,含碳量为90-97%,含氢量为1.5-8%,还含有氮、氯、硫及重金属化合物。‌石油焦行业属于石油化工行业的一部分,其产业链上游原材料主要为原油;中游为石油焦生产与供应,根据硫含量不同,其可分为高硫石油焦(硫含量大于4%)、中硫石油焦(硫含量2%~4%)和低硫石油焦(硫含量小于2%);下游主要用于预焙阳极、燃料、增碳剂、负极材料、硅、石墨电极等领域。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二、石油焦产业链上游情况

石油焦是原油加工后的一种产物,因此产量与原油加工量直接相关。数据显示,2018-2023年,我国原油加工量整体上升,由60357.0万吨增长至73477.8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4.01%;2024年1-11月,受国内炼油厂集中检修等因素影响,我国原油加工量小幅下滑,约为67621.8万吨,相较2023年1-11月同比减少4.01%,对石油焦产业链中游生产造成一定影响。此外,我国原油资源匮乏,2023年对外依存度超70%,高度依赖进口补充,这也导致石油焦生产成本及销售价格受国际原油价格影响较大。

石油焦是原油加工后的一种产物,因此产量与原油加工量直接相关。数据显示,2018-2023年,我国原油加工量整体上升,由60357.0万吨增长至73477.8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4.01%;2024年1-11月,受国内炼油厂集中检修等因素影响,我国原油加工量小幅下滑,约为67621.8万吨,相较2023年1-11月同比减少4.01%,对石油焦产业链中游生产造成一定影响。此外,我国原油资源匮乏,2023年对外依存度超70%,高度依赖进口补充,这也导致石油焦生产成本及销售价格受国际原油价格影响较大。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

三、石油焦产业链中游情况

1.石油焦产量出现小幅下滑

近年来,我国石油焦产量增长态势与原油加工量保持一致。数据显示,2028-2023年我国石油焦产量整体上升,由2634.7万吨增长至3342.6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4.87%;2024年1-11月,受原油加工量下滑等因素影响,我国石油焦产量出现小幅下降,约为3013.3万吨,相较2023年1-11月同比微降0.55%。

近年来,我国石油焦产量增长态势与原油加工量保持一致。数据显示,2028-2023年我国石油焦产量整体上升,由2634.7万吨增长至3342.6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4.87%;2024年1-11月,受原油加工量下滑等因素影响,我国石油焦产量出现小幅下降,约为3013.3万吨,相较2023年1-11月同比微降0.55%。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

目前,我国石油焦生产较为集中,主要分布于华东、华南和东北地区,2024年1-11月合计产量占比超过80%。其中,华东地区为我国最大石油焦产地,占比超过55%;其次为华南地区,达到15.65%。

目前,我国石油焦生产较为集中,主要分布于华东、华南和东北地区,2024年1-11月合计产量占比超过80%。其中,华东地区为我国最大石油焦产地,占比超过55%;其次为华南地区,达到15.65%。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

2.石油焦对外依存度超过25%

受制于上游原油依赖进口,我国自产石油焦难以完全满足下游市场发展需要,部分产需缺口仍依赖进口补充。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石油焦进口量维持在1200万吨以上,2024年1-11月有所下降,约为1241.59万吨,相较2023年1-11月同比减少15.22%;其对外依存度超过25%,且自2023年起逐渐下滑,2024年1-11月降至29.18%。此外,我国石油焦进口仍以高硫石油焦为主,2023年其进口量占总石油焦进口量的70%以上。

受制于上游原油依赖进口,我国自产石油焦难以完全满足下游市场发展需要,部分产需缺口仍依赖进口补充。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石油焦进口量维持在1200万吨以上,2024年1-11月有所下降,约为1241.59万吨,相较2023年1-11月同比减少15.22%;其对外依存度超过25%,且自2023年起逐渐下滑,2024年1-11月降至29.18%。此外,我国石油焦进口仍以高硫石油焦为主,2023年其进口量占总石油焦进口量的70%以上。

数据来源:卓创资讯、隆众资讯等、观研天下整理

注:石油焦对外依存度=石油焦进口量÷(石油焦进口量+石油焦产量)

四、石油焦产业链下游情况

目前,预焙阳极是我国石油焦下游第一大消费领域,2024年上半年占比达到59%;其次为燃料和增碳剂,分别占比18%和6%;负极材料和石墨电极等新兴领域占比较小,均不超过6%。

目前,预焙阳极是我国石油焦下游第一大消费领域,2024年上半年占比达到59%;其次为燃料和增碳剂,分别占比18%和6%;负极材料和石墨电极等新兴领域占比较小,均不超过6%。

数据来源:隆众资讯、观研天下整理

预焙阳极:

据悉,预焙阳极是铝电解槽中用于传导电流和参与电化学反应的重要部件,在电解铝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石油焦行业发展也与电解铝行业发展息息相关。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释放,我国电解铝产量呈现整体上升态势,2024年1-11月达到4021.8万吨。但由于电解铝行业属于高耗能行业,产能受限于4500万吨红线影响,新增产能受限,因此近年来其产量增幅较小,同比增长均不超过6%,对石油焦需求难以大幅提振。

据悉,预焙阳极是铝电解槽中用于传导电流和参与电化学反应的重要部件,在电解铝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石油焦行业发展也与电解铝行业发展息息相关。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释放,我国电解铝产量呈现整体上升态势,2024年1-11月达到4021.8万吨。但由于电解铝行业属于高耗能行业,产能受限于4500万吨红线影响,新增产能受限,因此近年来其产量增幅较小,同比增长均不超过6%,对石油焦需求难以大幅提振。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

燃料:

石油焦具有高热量、易燃性等特点,一般用作水泥厂和发电厂等的燃料。2024年5月,国务院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对2024-2025年节能降碳提出任务要求。其中提出除石化企业现有自备机组外,不得采用高硫石油焦作为燃料。这使得高硫石油焦在燃料领域使用受限。受该政策影响,预计未来燃料在石油焦下游消费中的占比将有所减少,对石油焦整体需求支撑也将转弱。

负极材料:

负极材料是石油焦下游新兴领域。近年来,受益于终端新能源汽车和储能行业快速发展,我国负极材料出货量不断上升,由2018年的20.3万吨增长至2023年的171.1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53.16%。虽然负极材料对石油焦需求旺盛,但因其在石油焦下游消费结构中的占比较少,对石油焦整体需求的影响相对有限。

负极材料是石油焦下游新兴领域。近年来,受益于终端新能源汽车和储能行业快速发展,我国负极材料出货量不断上升,由2018年的20.3万吨增长至2023年的171.1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53.16%。虽然负极材料对石油焦需求旺盛,但因其在石油焦下游消费结构中的占比较少,对石油焦整体需求的影响相对有限。

数据来源:EVTank、观研天下整理

整体来看,受电解铝产能限制和高硫石油焦在燃料领域使用受限等因素影响,我国石油焦整体需求增长空间有限,短期内难以出现大幅增长。据隆众资讯统计,2024年全年石油焦下游消费量达到4420万吨,同比增长仅3.17%。(W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制冷剂行业:供给受限+需求旺盛下市场价格持续攀升 第四代成发展方向

我国制冷剂行业:供给受限+需求旺盛下市场价格持续攀升 第四代成发展方向

进入2025年,我国制冷剂生产端负荷较重。一方面是配额削减政策使得二代产能加速收缩。根据《2025年度消耗臭氧层物质生产、使用配额核发表》,2025年我国HCFCs生产配额总量被严格控制在16.36万吨,内用生产配额总量与使用配额总量为8.60万吨,生产和使用量分别削减基线值的67.5%和73.2%。其中R22生产配额

2025年07月02日
我国化肥行业分析:市场刚性需求支撑仍存 高端复合肥、新型化肥潜力较大

我国化肥行业分析:市场刚性需求支撑仍存 高端复合肥、新型化肥潜力较大

当前,我国对于粮食安全高度重视,而化肥对粮食产量的提升有较为明显的作用,在不同作物实际施肥中,高产目标的单位化肥施用量较一般目标的施肥量有明显提升。我国连续多年的一号文件都明确提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无论是从提升单亩产量,还是保证种植面积都有相对较强的政策保障。

2025年07月01日
“苏超”持续火爆!我国人造草坪行业需求将不断释放 共创草坪成龙头企业

“苏超”持续火爆!我国人造草坪行业需求将不断释放 共创草坪成龙头企业

随着国家促进体育消费政策的出台,“苏超”联赛热潮起且该模式有望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这不仅将带动人造草坪行业进一步发展,也将为全民健身和青少年足球培训提供更好的基础设施。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人造草坪将在运动性能、环保特性、成本等方面持续优化,为足球运动的普及和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2025年06月27日
我国丙烯腈行业将迎来新一轮产能集中扩张期 进出口均价持续下跌

我国丙烯腈行业将迎来新一轮产能集中扩张期 进出口均价持续下跌

近年来,全球丙烯腈产业格局发生显著变化,产能持续向中国转移。我国丙烯腈产能全球占比从2020年的31.82%快速提升至2024年上半年的50%,确立了全球领先地位。2024年行业产能维持在439.9万吨,未新增产能投放。展望2025年,行业将迎来新一轮扩张周期,预计新增产能131万吨,镇海炼化、裕龙石化等4家新企业将进

2025年06月27日
汽车轻量化为聚碳酸酯带来机遇 行业供给能力显著增强 对外依存度大幅下降

汽车轻量化为聚碳酸酯带来机遇 行业供给能力显著增强 对外依存度大幅下降

2020-2024年,我国聚碳酸酯行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供给能力显著增强,产能和产量分别实现16.62%和23.77%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同时,其对外依存度、进口量不断下滑。然而,在产能快速扩张的同时,行业结构性矛盾凸显,低端产品面临产能过剩的问题,而在光学级、医疗级等高端产品领域,国内产能仍然欠缺。截至2024年底,我国

2025年06月26日
我国聚硫醇UV固化材料行业分析:油墨、美甲等领域为市场应用创造发展新机遇

我国聚硫醇UV固化材料行业分析:油墨、美甲等领域为市场应用创造发展新机遇

近年来,我国UV市场保持强劲增长态势。据中国感光学会辐射固化专业委员会统计,2021年,中国UV领域的产值规模已达111.58亿元,同比增长16.72%,其中UV油墨和UV涂料产值规模分别达到48.24亿元、56.76亿元,均保持较高的增长态势。未来,随着下游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等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绿色制造趋势的推动

2025年06月25日
DOTP已成为我国增塑剂第一大品种 行业正面临产能过剩挑战

DOTP已成为我国增塑剂第一大品种 行业正面临产能过剩挑战

长期以来,DOP凭借增塑效果佳、价格适中等优势,一直是我国增塑剂市场第一大品种。但随着我国环保法规日趋严格和消费者安全意识的提升,DOTP环保性得到市场认可,逐渐替代DOP成为增塑剂市场第一大品种。数据显示,DOTP产能在增塑剂市场中的占比由2018年的占比由2018年的25%上升至2023年的39%;消费量占比由20

2025年06月25日
新能源、新材料给盐化工行业注入活力 高性能产品成发展重点 竞争格局将重塑

新能源、新材料给盐化工行业注入活力 高性能产品成发展重点 竞争格局将重塑

基础盐类产品是盐化工行业基石,但随着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高性能盐化工产品需求将不断增多,成行业未来发展重点,同时将为盐化工行业带来新的增长点。

2025年06月2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