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聚氯乙烯行业现状:产能稳步增长 贸易逆差转顺后出口量屡创新高

我国聚氯乙烯下游需求主要来自管材/管件、型材/门窗及板材(地板/墙板),与房地产行业关系度紧密。受房地产不景气等因素影响,2021-2022年其表观需求量出现下滑,但在2023年受益于政策红利持续释放,房地产行业有所回暖,聚氯乙烯下游需求回升。此外,自2021年起,我国聚氯乙烯出口格局发生重大转变,由此前的净进口状态转为净出口状态,且出口量逐年递增,2023年创历史新高。

1.聚氯乙烯概述及产业链剖析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聚氯乙烯行业现状深度分析与投资趋势预测报告(2024-2031年)》显示,聚氯乙烯简称PVC,是由氯乙烯单体(VCM)在过氧化物、偶氮化合物等引发剂或在光、热作用下按自由基聚合反应机理聚合而成的聚合物,也是世界上产量第三大的合成聚合物塑料,仅次于聚乙烯和聚丙烯。在我国,聚氯乙烯的制成法主要有电石法和乙烯法两种。前者利用电石(碳化钙),遇水生成乙炔,将乙炔与氯化氢合成制出氯乙烯单体,再通过聚合反应生成聚氯乙烯;后者通过乙烯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制得氯乙烯单体,经聚合反应生成聚氯乙烯。

因此,我国聚氯乙烯产业链上游原材料主要包括乙烯、电石、原盐等;中游为聚氯乙烯生产与供应,按照增塑剂含量不同,其主要分为硬质和软质聚氯乙烯两种类型;下游为应用领域,其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加工性能等,被广泛用于生产管材、门窗、地板、薄膜等产品,终端应用涉及房地产、基建、包装、农业等领域。

因此,我国聚氯乙烯产业链上游原材料主要包括乙烯、电石、原盐等;中游为聚氯乙烯生产与供应,按照增塑剂含量不同,其主要分为硬质和软质聚氯乙烯两种类型;下游为应用领域,其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加工性能等,被广泛用于生产管材、门窗、地板、薄膜等产品,终端应用涉及房地产、基建、包装、农业等领域。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聚氯乙烯产能稳步递增,产量则整体上升

1958年,我国第一套聚氯乙烯生产装置在锦化工厂建成投产,正式拉开了聚氯乙烯行业发展的序幕;但受制于技术等因素影响,直到1990年其产能才达到100万吨;进入21世纪,伴随着房地产市场快速发展和生产技术进步,我国聚氯乙烯行业迎来扩能潮,产能由2000年的239万吨上升至2007年的1448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6.64%;自2008年起,我国聚氯乙烯产能继续扩张,至2013年达到2476万吨。

然而,随着聚氯乙烯产能扩张,其产能过剩现象逐渐凸显,导致产品价格下滑,行业盈利水平下降;因此在2014年,我国聚氯乙烯行业逐步淘汰落后产能,2015年底开始供给侧改革;经过市场化调节,2016年我国聚氯乙烯产能达到2326万吨,净减少150万吨产能;在2016年我国聚氯乙烯产能迎来小幅回升,达到2406万吨,同比增长3.44%,2018年出现小幅下滑,同比下降0.08%;虽然受“双碳”“能耗双控”等环保政策影响,我国聚氯乙烯落后产能淘汰仍在继续,但新增产能不断投放,使得行业产能总体呈现稳步递增局面,至2023年达到2726 万吨,2019-2023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11%。据悉,2023年5月国家发改委等五部门发布《关于发布<工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2023年版)>的通知》,要求聚氯乙烯等11个领域,原则上应在2026年底前完成技术改造或淘汰退出。这也意味着,未来几年聚氯乙烯行业落后产能淘汰或将加速。

然而,随着聚氯乙烯产能扩张,其产能过剩现象逐渐凸显,导致产品价格下滑,行业盈利水平下降;因此在2014年,我国聚氯乙烯行业逐步淘汰落后产能,2015年底开始供给侧改革;经过市场化调节,2016年我国聚氯乙烯产能达到2326万吨,净减少150万吨产能;在2016年我国聚氯乙烯产能迎来小幅回升,达到2406万吨,同比增长3.44%,2018年出现小幅下滑,同比下降0.08%;虽然受“双碳”“能耗双控”等环保政策影响,我国聚氯乙烯落后产能淘汰仍在继续,但新增产能不断投放,使得行业产能总体呈现稳步递增局面,至2023年达到2726 万吨,2019-2023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11%。据悉,2023年5月国家发改委等五部门发布《关于发布<工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2023年版)>的通知》,要求聚氯乙烯等11个领域,原则上应在2026年底前完成技术改造或淘汰退出。这也意味着,未来几年聚氯乙烯行业落后产能淘汰或将加速。

数据来源:隆众资讯、瑞达期货研究院、观研天下整理

此外,近年来我国聚氯乙烯产量整体呈现上升态势,2023年达到2283万吨,同比增长3.91%。

此外,近年来我国聚氯乙烯产量整体呈现上升态势,2023年达到2283万吨,同比增长3.91%。

数据来源:隆众资讯、观研天下整理

3.聚氯乙烯下游终端以地产、基建为主,表观需求量出现回升

我国聚氯乙烯下游需求主要来自管材/管件、型材/门窗及板材(地板/墙板),与房地产行业关系度紧密。因此,房地产行业也成为我国聚氯乙烯最大终端需求领域,2021年占比达到48%;基建为第二大终端需求领域,占比达到17%。

我国聚氯乙烯下游需求主要来自管材/管件、型材/门窗及板材(地板/墙板),与房地产行业关系度紧密。因此,房地产行业也成为我国聚氯乙烯最大终端需求领域,2021年占比达到48%;基建为第二大终端需求领域,占比达到17%。

数据来源:五矿期货研究中心、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五矿期货研究中心、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五矿期货研究中心、观研天下整理

2021-2022年,受房地产行业整体下行、下游开工率不足等因素影响,我国聚氯乙烯表观需求量出现下滑,2022年降至2010.83万吨,同比下降2.66%。在2023年,为了增强房地产行业和市场信心,我国及各地频发房地产支持性政策,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3年12月29日,全国已有超200省市(县)优化调整房地产政策,出台调控措施超600次,利好政策包括取消限购、降低首付比例、提高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等。随着利好政策红利持续释放,我国房地产行业有所回暖,房地产竣工面积达到99831.0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7%,商品房现房销售额达到21199.7亿元,同比增长19.3%。同时2023年基础设施投资增长5.9%,也进一步促进聚氯乙烯需求增长。在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2023年我国聚氯乙烯表观需求量回升,达到2066.6万吨,同比增长2.77%。

2021-2022年,受房地产行业整体下行、下游开工率不足等因素影响,我国聚氯乙烯表观需求量出现下滑,2022年降至2010.83万吨,同比下降2.66%。在2023年,为了增强房地产行业和市场信心,我国及各地频发房地产支持性政策,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3年12月29日,全国已有超200省市(县)优化调整房地产政策,出台调控措施超600次,利好政策包括取消限购、降低首付比例、提高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等。随着利好政策红利持续释放,我国房地产行业有所回暖,房地产竣工面积达到99831.0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7%,商品房现房销售额达到21199.7亿元,同比增长19.3%。同时2023年基础设施投资增长5.9%,也进一步促进聚氯乙烯需求增长。在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2023年我国聚氯乙烯表观需求量回升,达到2066.6万吨,同比增长2.77%。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4.聚氯乙烯出口量稳步上升,创历史新高

2021年之前,我国为聚氯乙烯净进口国,进口规模始终大于出口规模;但在2021年,由于内需减少,聚氯乙烯企业主动出海寻找新的增长点,通过提高外需弥补内需不足。再加上印度、东南亚等海外国家和地区的需求旺盛,且我国聚氯乙烯质量和价格受到认可,这些促进了我国聚氯乙烯的出口,使得其出口格局发生重大转变,由此前的净进口状态转为净出口状态,出口量大幅增长至201.3万吨,同比增长140.79%;其后其出口需求稳步增长,2023年出口量达到259.2万吨,同比增长12.94%,创历史新高。进口方面,自2021年起,我国聚氯乙烯进口量逐渐下滑,2023年达到42.8万吨,同比下降1.15%。

2021年之前,我国为聚氯乙烯净进口国,进口规模始终大于出口规模;但在2021年,由于内需减少,聚氯乙烯企业主动出海寻找新的增长点,通过提高外需弥补内需不足。再加上印度、东南亚等海外国家和地区的需求旺盛,且我国聚氯乙烯质量和价格受到认可,这些促进了我国聚氯乙烯的出口,使得其出口格局发生重大转变,由此前的净进口状态转为净出口状态,出口量大幅增长至201.3万吨,同比增长140.79%;其后其出口需求稳步增长,2023年出口量达到259.2万吨,同比增长12.94%,创历史新高。进口方面,自2021年起,我国聚氯乙烯进口量逐渐下滑,2023年达到42.8万吨,同比下降1.15%。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观研天下整理

金额方面,自2021年我国聚氯乙烯进口额逐渐下滑,2023年达到28.4亿元,同比下降26.23%;金额则呈现波动变化态势,2023年达到162.3亿元,同比下滑17.02%。

金额方面,自2021年我国聚氯乙烯进口额逐渐下滑,2023年达到28.4亿元,同比下降26.23%;金额则呈现波动变化态势,2023年达到162.3亿元,同比下滑17.02%。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观研天下整理(W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制冷剂行业:供给受限+需求旺盛下市场价格持续攀升 第四代成发展方向

我国制冷剂行业:供给受限+需求旺盛下市场价格持续攀升 第四代成发展方向

进入2025年,我国制冷剂生产端负荷较重。一方面是配额削减政策使得二代产能加速收缩。根据《2025年度消耗臭氧层物质生产、使用配额核发表》,2025年我国HCFCs生产配额总量被严格控制在16.36万吨,内用生产配额总量与使用配额总量为8.60万吨,生产和使用量分别削减基线值的67.5%和73.2%。其中R22生产配额

2025年07月02日
我国化肥行业分析:市场刚性需求支撑仍存 高端复合肥、新型化肥潜力较大

我国化肥行业分析:市场刚性需求支撑仍存 高端复合肥、新型化肥潜力较大

当前,我国对于粮食安全高度重视,而化肥对粮食产量的提升有较为明显的作用,在不同作物实际施肥中,高产目标的单位化肥施用量较一般目标的施肥量有明显提升。我国连续多年的一号文件都明确提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无论是从提升单亩产量,还是保证种植面积都有相对较强的政策保障。

2025年07月01日
“苏超”持续火爆!我国人造草坪行业需求将不断释放 共创草坪成龙头企业

“苏超”持续火爆!我国人造草坪行业需求将不断释放 共创草坪成龙头企业

随着国家促进体育消费政策的出台,“苏超”联赛热潮起且该模式有望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这不仅将带动人造草坪行业进一步发展,也将为全民健身和青少年足球培训提供更好的基础设施。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人造草坪将在运动性能、环保特性、成本等方面持续优化,为足球运动的普及和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2025年06月27日
我国丙烯腈行业将迎来新一轮产能集中扩张期 进出口均价持续下跌

我国丙烯腈行业将迎来新一轮产能集中扩张期 进出口均价持续下跌

近年来,全球丙烯腈产业格局发生显著变化,产能持续向中国转移。我国丙烯腈产能全球占比从2020年的31.82%快速提升至2024年上半年的50%,确立了全球领先地位。2024年行业产能维持在439.9万吨,未新增产能投放。展望2025年,行业将迎来新一轮扩张周期,预计新增产能131万吨,镇海炼化、裕龙石化等4家新企业将进

2025年06月27日
汽车轻量化为聚碳酸酯带来机遇 行业供给能力显著增强 对外依存度大幅下降

汽车轻量化为聚碳酸酯带来机遇 行业供给能力显著增强 对外依存度大幅下降

2020-2024年,我国聚碳酸酯行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供给能力显著增强,产能和产量分别实现16.62%和23.77%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同时,其对外依存度、进口量不断下滑。然而,在产能快速扩张的同时,行业结构性矛盾凸显,低端产品面临产能过剩的问题,而在光学级、医疗级等高端产品领域,国内产能仍然欠缺。截至2024年底,我国

2025年06月26日
我国聚硫醇UV固化材料行业分析:油墨、美甲等领域为市场应用创造发展新机遇

我国聚硫醇UV固化材料行业分析:油墨、美甲等领域为市场应用创造发展新机遇

近年来,我国UV市场保持强劲增长态势。据中国感光学会辐射固化专业委员会统计,2021年,中国UV领域的产值规模已达111.58亿元,同比增长16.72%,其中UV油墨和UV涂料产值规模分别达到48.24亿元、56.76亿元,均保持较高的增长态势。未来,随着下游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等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绿色制造趋势的推动

2025年06月25日
DOTP已成为我国增塑剂第一大品种 行业正面临产能过剩挑战

DOTP已成为我国增塑剂第一大品种 行业正面临产能过剩挑战

长期以来,DOP凭借增塑效果佳、价格适中等优势,一直是我国增塑剂市场第一大品种。但随着我国环保法规日趋严格和消费者安全意识的提升,DOTP环保性得到市场认可,逐渐替代DOP成为增塑剂市场第一大品种。数据显示,DOTP产能在增塑剂市场中的占比由2018年的占比由2018年的25%上升至2023年的39%;消费量占比由20

2025年06月25日
新能源、新材料给盐化工行业注入活力 高性能产品成发展重点 竞争格局将重塑

新能源、新材料给盐化工行业注入活力 高性能产品成发展重点 竞争格局将重塑

基础盐类产品是盐化工行业基石,但随着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高性能盐化工产品需求将不断增多,成行业未来发展重点,同时将为盐化工行业带来新的增长点。

2025年06月2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