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下游应用多点开花 我国熔断器行业正处于加速追赶期 贸易逆差额大幅缩小

前言:

作为电路系统核心保护器件,熔断器下游应用多点开花。其中新能源汽车、风电、光伏、储能等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为熔断器行业带来广阔新兴增量需求。在下游行业发展带动下,我国熔断器行业近年来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市场规模不断扩容。此外我国熔断器行业起步较晚,目前处于加速追赶期,市场呈现出外资品牌为主导,国产厂商不断追赶的局面。

1.熔断器下游应用多点开花,新能源产业蓬勃为行业带来广阔新兴增量需求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熔断器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预测报告(2025-2032)》显示,熔断器(Fuse)是一种‌电流保护器件‌,其核心功能是在电路发生过载或短路时,通过熔体自身发热熔断来切断电流,从而保护电气设备和线路免受损坏。作为电路系统核心保护器件,熔断器下游应用多点开花,广泛应用于电子、家电、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风电、光伏、储能、通信、工业、冶金、传统发电、智能电网等多个领域。其中,新能源汽车、风电、光伏、储能等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为熔断器行业带来广阔新兴增量需求。

以新能源汽车为例,熔断器是新能源汽车高压直流电路保护的核心部件,不同车型对熔断器的需求情况不同。如一辆乘用车主回路至少应用1只熔断器,少数应用2-3只;辅助回路一般应用3-5只,单车价值量100-150元。

新能源汽车熔断器应用情况

车辆类型

应用部位

应用量

备注

乘用车

主回路

每辆车至少应用1,少数应用2-3只。

主回路电力熔断器额定电流一般在300-700A,部分车辆的电力熔断器装在MSD中,一般布置在BDU(电池能量分配单元)中。

辅助回路

根据车辆设计不同一般应用3-5只。

辅助回路电力熔断器额定电流一般小于100A,主要应用于空调、PTCDC/DCOBC等用电负载的回路保护。

商用车

客车

主回路

客车驱动功率高,有多个电池包,一般应用3-8只。

客车主回路电力熔断器部分安装在MSD中,部分装在PDU中,额定电流一般大于500A

辅助回路

根据车辆设计不同一般应用5-8

辅助回路电力熔断器额定电流一般小于150A,应用在空调、DC/DCOBCPTC、气泵、油泵等中。

专用车

主回路

小型专用车驱动功率小,一般使用一个电池包,应用2-5只电力熔断器。大型专用车驱动功率大,一般使用多个电池包,应用3-8只电力熔断器。

专用车主回路电力熔断器部分安装在MSD中,部分中装在PDU中,额定电流一般大于500A

辅助回路

据车辆设计不同一般应用4-10只。

辅助回路电力熔断器额定电流一般小于150A,应用在空调、DC/DCOBCPTC、气泵、油泵、特殊负载等中。

资料来源:中熔电气招股说明书、观研天下整理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等相关政策以及技术进步等因素推动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和销量快速上升,2024年分别达到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4%和35.5%。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其对熔断器需求也在快速放量。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等相关政策以及技术进步等因素推动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和销量快速上升,2024年分别达到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4%和35.5%。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其对熔断器需求也在快速放量。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值得注意的是,在消费者对续航里程和充电效率需求升级的推动下,800V高压平台已成为新能源汽车高压快充技术的主流解决方案。技术迭代对电路保护系统提出更高要求:一方面,系统电压等级提升带动熔断器额定电压电流参数升级,单车配套价值量预计提升5%-10%;另一方面,高压环境对电气绝缘性能的严苛要求,促使短路保护技术向更快速的电流分断速度(纳秒级响应)和更强的耐冲击能力演进,催生了对激励熔断器等新型保护器件的应用需求。随着800V车型渗透率提升,熔断器市场空间有望进一步扩大。

2.熔断器市场规模持续扩容,行业发展势头依旧强劲

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等新能源产业的蓬勃发展,以及5G通信、轨道交通、智能电网等下游应用领域的快速扩张,我国熔断器行业近年来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市场规模不断扩容。数据显示,我国熔断器市场规模已从2019年的15亿元快速增长至2022年的2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21.64%,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活力。在“双碳”战略目标的持续推动下,新能源领域将持续释放巨大需求: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不断提升,带动车用熔断器需求快速放量;光伏发电装机容量有望进一步上升,推动光伏专用熔断器市场扩容;储能电站大规模建设也将为熔断器行业创造了可观的增量空间。与此同时,随着工业自动化、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其对电路保护设备的技术要求将日益提高,促使熔断器行业向高电压、大电流、快速响应等高性能方向发展,带动产品升级和迭代。这种量质齐升的发展态势,预计将推动我国熔断器行业不断发展壮大,行业发展势头依旧强劲。

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等新能源产业的蓬勃发展,以及5G通信、轨道交通、智能电网等下游应用领域的快速扩张,我国熔断器行业近年来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市场规模不断扩容。数据显示,我国熔断器市场规模已从2019年的15亿元快速增长至2022年的2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21.64%,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活力。在“双碳”战略目标的持续推动下,新能源领域将持续释放巨大需求: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不断提升,带动车用熔断器需求快速放量;光伏发电装机容量有望进一步上升,推动光伏专用熔断器市场扩容;储能电站大规模建设也将为熔断器行业创造了可观的增量空间。与此同时,随着工业自动化、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其对电路保护设备的技术要求将日益提高,促使熔断器行业向高电压、大电流、快速响应等高性能方向发展,带动产品升级和迭代。这种量质齐升的发展态势,预计将推动我国熔断器行业不断发展壮大,行业发展势头依旧强劲。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全球熔断器行业高度集中

熔断器是电气安全器件,行业存在较高的技术、人才、资质认证和客户认证等壁垒。国际巨头如Littelfuse(美国)、Bussmann(美国)、MERSEN(法国)等凭借先发优势,通过持续的技术迭代和全球化布局,已构建起全方位的竞争护城河。这些企业拥有超过百年的技术沉淀,掌握核心材料配方和专利工艺,建立了覆盖全球的销售网络和服务体系,并主导着行业标准的制定。数据显示,2022年Littelfuse和Bussmann两家企业合计占据全球熔断器市场49.97%的份额,呈现出明显的双寡头竞争格局。

熔断器行业壁垒

壁垒 详情
技术壁垒 熔断器的研发、生产需要长时间的工艺积累,在生产过程中企业需要不断调试生产制造工艺,以确保产品品质和提高产品良率,新进入企业没有前期的技术积累,可能会导致产品良率较低,从而影响企业的利润水平和下游客户的拓展。熔断器制造需要使用先进的制造和测试设备、设置黄光区进行蚀刻。新进入企业缺少相应的生产制造条件,生产出高性能、高规格、高精度的产品难度较大。
人才壁垒 熔断器行业专业性较强,需要企业拥有具备电子、电力、材料、化工、机械制造等专业知识的人才。技术和研发人员不仅需要对产品应用、工艺流程、设备改进等具有深刻的理解,还时常需要根据客户提出的技术指标、外形尺寸、接口方式、指定物料等,对产品进行针对性开发,所以要求企业组建经验丰富、稳定可靠的人才力量。人才的培养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新进入熔断器的企业难以在短时间内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由此构成了生产和管理人才壁垒。
资质认证壁垒 熔断器作为电路保护器件需要符合国家或地区严格的产品质量标准,认证过程对产品设计、原材料选取、生产工艺等多个环节提出了较高要求,从提交认证申请、送样测试到最后取得认证证书,时间周期长、费用高、面临的难度大。由于上述质量体系和产品认证制度的存在,使得企业进入熔断器行业存在一定的资质认证壁垒。
客户认证壁垒 熔断器作为电路保护器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器件之一,直接关乎到用电安全,客户对于产品的性能、质量、可靠性有着较高的要求,并建立了严格的供应商筛选体系。成为合格供应商的过程通常需要经过样品认证、现场审厂、小批试产认证、批量生产阶段,认证程序复杂,新进入企业没有前期的经验积累,通过审核难度较大。此外下游客户通常倾向于和已有的合格供应商保持紧密的合作关系,在供应商产能、品质满足需求的情况下不会轻易更换供应商。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4.我国熔断器行业正处于加速追赶期,国产厂商不断追赶

我国熔断器行业起步较晚,目前处于加速追赶期,市场呈现出外资品牌为主导,国产厂商不断追赶的局面。中熔电气、钧崴电子等国内厂商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深化技术创新、完善质量体系等举措,逐步缩小与国际领先企业的差距,并在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等新兴细分领域实现局部突破。

我国熔断器行业起步较晚,目前处于加速追赶期,市场呈现出外资品牌为主导,国产厂商不断追赶的局面。中熔电气、钧崴电子等国内厂商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深化技术创新、完善质量体系等举措,逐步缩小与国际领先企业的差距,并在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等新兴细分领域实现局部突破。

资料来源:中熔电气招股说明书、观研天下整理

以国产电力熔断器领军企业中熔电气为例,该公司于2015年成功研发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RS309-EV和RSZ307-EV系列车用熔断器,进入新能源商用车领域。经过十余年的技术积累和市场开拓,中熔电气已建立起涵盖材料研发、产品设计、工艺创新、测试验证的全链条创新体系,其产品在分断能力、耐久性等关键指标上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时其在新能源汽车用熔断器细分市场的份额已稳居国内第一。

技术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也体现在知识产权成果上。截至2023年8月,中熔电气累计获得专利授权150项,在熔断器行业专利排行榜中名列前茅,展现出强劲的创新能力。2024年的经营数据更是彰显了企业的发展活力:该公司各产品线均实现快速增长:电力熔断器及配件销量达4636.15万只,同比增长32.21%;电子类熔断器销售321.66万只,同比增长43.23%;激励熔断器销量更是同比激增200.95%至135.91万只。这种高速增长态势不仅反映了国产熔断器技术实力的提升,更标志着我国在高端电路保护领域正逐步实现进口替代。展望未来,在政策支持、市场需求和技术创新的协同推动下,我国熔断器国产替代进程有望加速推进。随着核心技术持续突破和产品性能不断提升,国内企业在中高端市场的竞争力显著增强,有望在新能源、智能电网等重点领域率先实现全面自主可控,推动行业整体向价值链高端迈进。

5.熔断器贸易呈现“大进大出、结构优化”的发展态势,贸易逆差额大幅缩小

我国熔断器贸易呈现“大进大出、结构优化”的发展态势。数据显示,近年来其进口量始终维持在60亿个以上,2023年小幅上升至66.8亿个,具有较大的进口替代空间;出口量则呈现波动上升趋势,2024年达55.6亿个,同比增长31.91%。值得关注的是行业贸易结构的改善:净进口量从2019年的32.18亿个整体降至2024年的11.2亿个,降幅达65.2%;贸易逆差则从12.36亿元大幅缩减至0.58亿元,降幅达95.3%。这一显著变化主要得益于:国内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在新能源等细分领域实现技术突破;产业链配套不断完善,生产成本优势逐步显现;以及“一带一路”市场开拓成效显著。

我国熔断器贸易呈现“大进大出、结构优化”的发展态势。数据显示,近年来其进口量始终维持在60亿个以上,2023年小幅上升至66.8亿个,具有较大的进口替代空间;出口量则呈现波动上升趋势,2024年达55.6亿个,同比增长31.91%。值得关注的是行业贸易结构的改善:净进口量从2019年的32.18亿个整体降至2024年的11.2亿个,降幅达65.2%;贸易逆差则从12.36亿元大幅缩减至0.58亿元,降幅达95.3%。这一显著变化主要得益于:国内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在新能源等细分领域实现技术突破;产业链配套不断完善,生产成本优势逐步显现;以及“一带一路”市场开拓成效显著。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观研天下整理(W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12英寸成增长核心引擎 半导体硅片行业市场规模下滑 AI算力将驱动高端需求

12英寸成增长核心引擎 半导体硅片行业市场规模下滑 AI算力将驱动高端需求

当前,半导体硅片行业正呈现出“大尺寸化”这一明确的技术主轴:12英寸硅片凭借其显著的成本与效率优势,已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的绝对主导,并持续驱动出货面积增长。

2025年10月31日
我国光刻胶行业:晶圆产能扩张注入强劲动力 多维度协同加速国产替代

我国光刻胶行业:晶圆产能扩张注入强劲动力 多维度协同加速国产替代

按应用领域划分,光刻胶主要包括PCB光刻胶、LCD光刻胶和半导体光刻胶三大类,其中半导体光刻胶技术壁垒最高。近年来我国光刻胶市场规模持续扩容,2023年突破百亿元大关,2024年进一步增长至110亿元以上。但行业国产化水平较低,2024年总体国产化率约25%,技术难度最大的半导体光刻胶自给率仅 8%。不过,在政策、技术

2025年10月31日
我国电动工具行业外向型特征显著 锂电类产品渗透率快速提升至主导地位

我国电动工具行业外向型特征显著 锂电类产品渗透率快速提升至主导地位

我国电动工具行业凭借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机遇,已发展成为全球主要生产基地和出口市场,产品远销海外并呈现显著的外向型特征。面对全球市场的增长机遇,开创电气、格力博、东成等多家电动工具本土企业积极推动国际化布局,持续拓展海外业务。同时在技术与需求驱动下,行业持续向无绳化、锂电化、智能化等方向转型。值得一提的是,锂电类电动工具渗

2025年10月31日
电动化浪潮下的核心部件增长蓝图:全球车规级功率半导体模块散热基板市场强势扩容

电动化浪潮下的核心部件增长蓝图:全球车规级功率半导体模块散热基板市场强势扩容

随着电动汽车成为全球汽车产业无可争议的未来,其“核心执行器官”——车规级功率半导体模块的需求正迎来爆发式增长。车规级功率半导体模块散热基板,这一决定模块效能与寿命的关键部件,在汽车电动化、800V高压快充平台普及以及碳化硅半导体技术革命的三重驱动下,迎来了巨大的市场机遇与技术升级窗口。

2025年10月30日
应用开花+政策护航!我国智能传感器行业蓬勃发展 多维度发力推动国产替代

应用开花+政策护航!我国智能传感器行业蓬勃发展 多维度发力推动国产替代

智能传感器已成为万物互联与智能化时代的核心技术与产品之一,下游应用持续拓展并呈现多点开花态势。2020-2024年,受益于智能化转型深化、数字经济发展、政策利好及应用领域拓宽,我国智能传感器行业蓬勃发展,市场规模快速扩容,在传感器市场的占比与重要性同步提升。

2025年10月29日
乘新能源东风 我国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行业进入发展快车道 “一超多强”格局显现

乘新能源东风 我国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行业进入发展快车道 “一超多强”格局显现

近年来,乘新能源汽车东风,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迎来发展黄金期,进入发展快车道,市场需求持续旺盛,装机量快速攀升。在驱动电机品类中,永磁同步电机凭借突出优势,在市场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当前,市场已形成以弗迪动力为“一超”、多家企业竞逐的“多强”格局。与此同时,下游需求持续推动驱动电机技术迭代,扁线电机、油冷技术等成为核心升

2025年10月28日
全球PCB市场复苏 AI算力、端侧AI与新能源车共筑增长核心 产品结构正迎来深度重构

全球PCB市场复苏 AI算力、端侧AI与新能源车共筑增长核心 产品结构正迎来深度重构

2024年以来,随着全球印制电路板(PCB)市场库存调整逐步完成,加之AI技术革新带来的产业升级机会,消费电子行业市场需求回暖,带动行业进入缓慢复苏阶段。据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印制电路板(PCB)市场年产值达735.65亿美元,同比增长5.8%。预计到2029年,全球印制电路板(PCB)产值将攀升至946.61亿美

2025年10月25日
新一轮技术竞赛展开 全球HBM行业再上新台阶 中国企业取得突破

新一轮技术竞赛展开 全球HBM行业再上新台阶 中国企业取得突破

HBM技术迭代加速,同时伴随AI算力爆发、移动终端性能升级、数据中心存储需求激增,全球HBM行业再上新台阶。预计2025年全球HBM位出货量将达4.1B GB,同比增长46.4%;全球HBM收入金额达307亿美元,同比增长80.6%。

2025年10月2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