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3D打印技术已被广泛应用 未来定制化、复杂结构件生产将为行业发展方向

1、3D打印行业概述及产业链

3D打印即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又称增材制造,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从3D打印行业产业链来看,上游行业主要包括原材料、核心硬件以及辅助工具等等;中游主要包括设备制造厂商和3D打印服务解决商;下游行业主要应用于机械制造、航空航天、汽车、医疗、教育、军事、文化等等,特殊应用主要包括生物、食品、建筑、人像打印等等。

3D打印即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又称增材制造,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从3D打印行业产业链来看,上游行业主要包括原材料、核心硬件以及辅助工具等等;中游主要包括设备制造厂商和3D打印服务解决商;下游行业主要应用于机械制造、航空航天、汽车、医疗、教育、军事、文化等等,特殊应用主要包括生物、食品、建筑、人像打印等等。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行业下游应用分布占比情况

3D打印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医疗等领域,并逐渐被尝试应用于更多的领域中。航空航天占比最多,达16.72%。医疗、汽车领域、消费及电子产品、学术科研占比分别为15.45%、14.52%、11.85%、11.19%。

3D打印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医疗等领域,并逐渐被尝试应用于更多的领域中。航空航天占比最多,达16.72%。医疗、汽车领域、消费及电子产品、学术科研占比分别为15.45%、14.52%、11.85%、11.19%。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3、3D打印特点及行业发展方向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3D打印市场发展态势研究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2023-2030年)》显示,与传统工艺相比,3D打印是以数字模型为基础,用打印机一层一层添加材料,因此其可定制化产品;可成形复杂结构,材料利用率高,适合小批量、复杂化、轻量化、定制化、功能一体化零部件制造。

3D打印与部分传统工艺的比较

项目 3D打印 注塑成型 数据加工 塑性成形
描述 以数字模型为基础,用打印机一层一层添加材料 材料混合后注入模具中 在数控机床上进行零件加工的一种工艺方法 利用材料的塑性
优点 可定制化产品;可成形复杂结构,材料利用率高 可生产大尺寸零件,高精度 精度高,自动化程度高 价格友好,可生产大尺寸零件
缺点 难以批量化生产,设备材料成本较高 启动成本高,交付时间长,只生产薄壁零件 设备成本高,产生大量废弃物 难以成形复杂结构,只生产薄壁零件
适用场合 小批量、复杂化、轻量化、定制化、功能一体化零部件制造 汽车、航天军工、电子等行业 模具、航天军工、汽车等行业 容器、管道等
使用材料 金属粉末、热塑性材料等(受限) 材料可选择范围广 几乎所有材料都可使用 热塑性材料
零件尺寸精度 ±0.1mm (相对于传统精密加工而言偏差较大) 50μm 25μm 1mm
零件表面粗超度 光洁度较低(Ra2μmRa10μm) 光洁度非常高 光洁度较高 光洁度较高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基于上述3D打印特点,未来发展方向主要为定制化和复杂结构件的生产。3D打印成本端对规模经济敏感程度低,并不像传统制造工艺,随着产量的提升而实现降本增效。因此,3D打印在盈亏平衡点之前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通常这类产品至少具备定制化或复杂程度高这两个特点中的一个。定制化产品通常生产批量较少,无法通过传统工艺实现规模化,应用领域多为航天军工、医疗、文创教育等。复杂结构件方面,往往通过人工或传统工艺在量产后单价仍高于3D打印,亦或是难以通过传统方式生产,很难甚至无法实现生产,如部分特殊镂空件、混合金属件、具备生物相容性可降解的人造器官等,应用领域多为航天军工、汽车、医疗等。

4、3D打印行业竞争现状及趋势

4、3D打印行业竞争现状及趋势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目前我国3D打印企业处在发展上升期,行业竞争相对不激烈,凭借我国相关政策驱动下企业端、研发端、资本端等齐力发展,我国3D打印行业将迎热潮大发展,市场竞争也就逐渐激烈起来。据中国增材制造产业联盟统计,2021年中国增材制造企业营收265亿元,近四年平均增长率约30%,高出全球平均水平约10%。2021年国内现有以增材制造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已有22家。实力较为雄厚的有铂力特、先临三维、华曙高科等。我国3D打印区域特点为:京津冀全国领先,长三角地区凭借良好的经济发展优势、区位条件基础,已初步形成全3D打印产业链发展形式;而华中部地区以研发为主,以陕西、湖北为核心建立产业培育重地。珠三角地区则为3D打印应用服务的高地,主要分布在广州、深圳等地。(Qmm)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下游扩产潮涌 我国显示面板设备零部件行业百亿市场需求正被点燃

下游扩产潮涌 我国显示面板设备零部件行业百亿市场需求正被点燃

显示面板设备零部件,虽隐匿于终端产品之后,却是支撑中国迈向“显示强国”的战略基石。当前,在京东方、TCL华星、深天马等下游面板产能持续扩张与技术迭代的双重驱动下,这一市场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增长机遇。数据显示,仅加工类零部件直接采购规模预计将从2023年的47.8亿元激增至2028年的81.3亿元。

2025年10月02日
我国PECVD设备行业分析:下游需求爆发 拓荆科技为龙头企业且量产规模扩大

我国PECVD设备行业分析:下游需求爆发 拓荆科技为龙头企业且量产规模扩大

作为半导体、光伏与显示面板制造的“镀膜”核心,PECVD(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设备凭借其低温沉积、高膜层质量与卓越的工艺适应性,已成为现代电子产业不可或缺的关键装备。在半导体国产替代浪潮与光伏技术快速迭代的双重驱动下,我国PECVD设备行业下游需求爆发。同时,随着本土产业链协同创新的深化,一个由国产力量主导的PE

2025年10月02日
MLED强势增长 COB封装行业产能随之扩张并加速渗透 面板企业抢食扩大产业格局

MLED强势增长 COB封装行业产能随之扩张并加速渗透 面板企业抢食扩大产业格局

近年来,随着价格下探,小间距LED显示屏替代传统LED显示屏效应显现。2018-2023年全球小间距LED显示屏市场规模由2611百万美元增长至5157百万美元,占LED显示屏的比重由39.92%提升至55.31%。预计2027年全球小间距LED显示屏市场规模达12212百万美元,占LED显示屏的比重达58.74%。L

2025年10月01日
12英寸硅片成全球出货、扩产主力方向 行业国产替代迎关键窗口期

12英寸硅片成全球出货、扩产主力方向 行业国产替代迎关键窗口期

12英寸硅片成全球晶圆厂扩产主力方向。全球市场方面,截至2024年末,全球共有193条12英寸量产晶圆厂,到2026年全球12英寸晶圆厂量产数量将达到230座。预计2024-2026年全球12英寸晶圆厂产能将从834万片/月增长至989万片/月,CAGR达到8.9%。

2025年09月29日
晶圆厂扩张催生大量需求 我国LPCVD设备行业国产化进程加速

晶圆厂扩张催生大量需求 我国LPCVD设备行业国产化进程加速

在“十四五”规划与晶圆厂产能扩张的双重驱动下,中国LPCVD设备市场需求持续释放。面对海外厂商高达95%的市场垄断,国内LPCVD设备商凭借政策支持与技术创新,在成熟制程领域快速放量,并向先进制程延伸,开启国产替代新篇章。

2025年09月29日
市场需求持续疲软 我国激光打印机出货量与进口量整体走低 国产替代则加速

市场需求持续疲软 我国激光打印机出货量与进口量整体走低 国产替代则加速

近年来,我国激光打印机市场需求疲软,出货量持续下滑。行业进出口呈现分化态势:进口量延续下降趋势,出口量则在2022-2024年连续三年下滑后,于2025年1-8月小幅回暖。值得关注的是,国产激光打印机已突破技术门槛,替代进程加快,市场份额实现显著提升。

2025年09月29日
全球SSD主控芯片行业消费爆发 中国独立第三方厂商市场地位显著领先

全球SSD主控芯片行业消费爆发 中国独立第三方厂商市场地位显著领先

生成式 AI 浪潮袭来,数据中心市场需求复苏,全球SSD 主控芯片出货量随之增长。2024 年全球 SSD主控芯片出货量约为 3.885 亿颗,较上年同比增长 8%。预计2025年全球SSD主控芯片出货量超4.5亿颗,增速超15%。

2025年09月28日
价格下探、AI技术发展降低使用门槛 消费级3D打印机行业快速成长 国产垄断地位稳固

价格下探、AI技术发展降低使用门槛 消费级3D打印机行业快速成长 国产垄断地位稳固

根据数据,2024年全球消费级3D打印机出货量突破400万台,预计2029年全球消费级3D打印机出货量将增长至1340万台,2024-2029年CAGR为26.6%。

2025年09月2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