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甘蔗产业链分析:上游机械化低,下游需转型升级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2022年中国甘蔗市场分析报告-市场发展格局与投资潜力研究》显示,甘蔗及甘蔗产业文化在中国可谓源远流长,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据史料记载,中国于东周时代最早种植甘蔗,到公元前4世纪的楚国开始对甘蔗进行初加工用于治病和食品。《本草纲目》言:甘蔗性平,有清热下气、助脾健胃、利大小肠、止渴消痰、除烦解酒之功效,可改善心烦口渴、便秘、酒醉、口臭,肺热咳嗽、咽喉肿痛等症。

甘蔗是温带和热带农作物,适合栽种于土壤肥沃、阳光充足、冬夏温差大的地方。甘蔗是制糖的重要原料之一,我国制糖的原材料80%为甘蔗。甘蔗产业主要涉及化肥施用、机械化设备、白糖、饲料等领域。

甘蔗是温带和热带农作物,适合栽种于土壤肥沃、阳光充足、冬夏温差大的地方。甘蔗是制糖的重要原料之一,我国制糖的原材料80%为甘蔗。甘蔗产业主要涉及化肥施用、机械化设备、白糖、饲料等领域。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甘蔗上游行业分析

2013-2015年,我国化肥施用量逐渐增加至2015年达到高峰;2015-2020年,化肥施用量逐年递减。2020年化肥施用量5250.7万吨,同比减少2.83%。

2013-2015年,我国化肥施用量逐渐增加至2015年达到高峰;2015-2020年,化肥施用量逐年递减。2020年化肥施用量5250.7万吨,同比减少2.83%。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每生产100千克原料甘蔗具有平均吸收氮1.7-2.1千克、磷0.4-0.6千克、钾2.0-2.7千克的需肥规律。在甘蔗萌芽期,吸收的氮、磷、钾分别占吸收总量的3%、1%、3%;分裂期氮、磷、钾吸收量分别占吸收总量的12%、14%、17%,生长期对氮、磷、钾的吸收量分別达到吸收总量的55%、65%、65%;成熟期对氮、磷、钾的吸收量分别占吸收总量的30%、25%、15%。

其中钾肥对甘蔗增长增糖有着重要作用,在甘蔗较长的生长生育期内,对钾肥需求量大但利用率低。并且我国钾资源面临产量与储量较低,供应相对紧缺,导致常年50%-60%以上钾资源依赖进口的现状,所以在甘蔗生产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科学管理技术提高甘蔗对钾肥的利用率。

甘蔗各生育阶段化肥吸收量

生育阶段

化肥元素

占吸收总量比例

萌芽期

3%

1%

3%

分裂期

12%

14%

17%

生长期

55%

65%

65%

成熟期

30%

25%

15%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甘蔗种植过程中除了使用化肥外,更离不开机械化。就拿我国最大的甘蔗及蔗糖基地广西来说,其产量连续10多年占全国的60%以上。2021年广西甘蔗种植面积共1175万亩,与此同时广西大力推进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主推切段式联合机收模式。至年底甘蔗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6.6%,比2020年提高1.1个百分点。2020/2021年度甘蔗榨季,全区联合机收甘蔗面积68.45万亩,机收重量235.5万吨,较上榨季增长34.9%。采用机械化设备后,广西甘蔗机收成果喜人。

不过与世界蔗糖生产大国巴西相比,广西甘蔗生产的机械化率显得相形见绌。巴西在生产上基本实现了机械化,反观我国甘蔗生产机械化仍处于整体较低水平。加快机械化生产与改革是目前甘蔗行业需要思考的问题。

甘蔗中游行业分析

从种植面积来看,2013-2020年我国甘蔗播种面积大体呈下降趋势。2013年甘蔗播种面积1704千公顷,为近几年最大播种面积;2020年播种面积1353千公顷,比上年减少38千公顷,同比减少2.73%。2014-2020年期间,在整个糖料作物种植面积中,甘蔗播种面积所占比重虽持续下滑,但仍大于85%;尤其是2013-2016年占比均超过90%,可以看出,我国制糖的原材料80%为甘蔗。

从种植面积来看,2013-2020年我国甘蔗播种面积大体呈下降趋势。2013年甘蔗播种面积1704千公顷,为近几年最大播种面积;2020年播种面积1353千公顷,比上年减少38千公顷,同比减少2.73%。2014-2020年期间,在整个糖料作物种植面积中,甘蔗播种面积所占比重虽持续下滑,但仍大于85%;尤其是2013-2016年占比均超过90%,可以看出,我国制糖的原材料80%为甘蔗。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同时,我国甘蔗产量随种植规模的波动而变化。2013-2019年我国甘蔗产量趋势呈先降后升,至2016年产量下降至最低点10321.54万吨,到2019年逐渐攀升为10938.8万吨,同比增加1.19%,但与2013年的甘蔗产量相比减产约1000万吨。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我国甘蔗产量稍有下降,较上年同比减少1.16%。

同时,我国甘蔗产量随种植规模的波动而变化。2013-2019年我国甘蔗产量趋势呈先降后升,至2016年产量下降至最低点10321.54万吨,到2019年逐渐攀升为10938.8万吨,同比增加1.19%,但与2013年的甘蔗产量相比减产约1000万吨。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我国甘蔗产量稍有下降,较上年同比减少1.16%。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013-2020年我国甘蔗单位面积产量逐年上涨。7年时间,甘蔗单产由2013年的69986公斤/公顷增加至2020年的79890公斤/公顷,涨幅约10000公斤/公顷。多家糖厂预计2021到2022年榨季的压榨量将同比增长。

2013-2020年我国甘蔗单位面积产量逐年上涨。7年时间,甘蔗单产由2013年的69986公斤/公顷增加至2020年的79890公斤/公顷,涨幅约10000公斤/公顷。多家糖厂预计2021到2022年榨季的压榨量将同比增长。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国内甘蔗消费量巨大,伴随着国内甘蔗需求量的不断扩大,仅靠国内甘蔗产量并不能满足国内需要。据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甘蔗进口量108.79万吨,2020年甘蔗进口量增加到170.55万吨。我国市场庞大,甘蔗种植规模有限,预测未来我国甘蔗仍需大量进口。

国内甘蔗消费量巨大,伴随着国内甘蔗需求量的不断扩大,仅靠国内甘蔗产量并不能满足国内需要。据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甘蔗进口量108.79万吨,2020年甘蔗进口量增加到170.55万吨。我国市场庞大,甘蔗种植规模有限,预测未来我国甘蔗仍需大量进口。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总署

甘蔗下游行业分析

(1)食糖

在传统甘蔗产业中,甘蔗制糖是首要的。从上图可以看出,我国甘蔗糖产量占食糖产量比例极大,相当于说食糖产量由甘蔗糖产量决定。2018/2019年度,我国食糖产量和甘蔗糖产量达到了近几年的最高值,分别为1076万吨、944万吨。2019/20年度受疫情影响糖产量稍有跌落为902万吨,随后回升。

在传统甘蔗产业中,甘蔗制糖是首要的。从上图可以看出,我国甘蔗糖产量占食糖产量比例极大,相当于说食糖产量由甘蔗糖产量决定。2018/2019年度,我国食糖产量和甘蔗糖产量达到了近几年的最高值,分别为1076万吨、944万吨。2019/20年度受疫情影响糖产量稍有跌落为902万吨,随后回升。

数据来源:中国糖业协会

数据来源:中国糖业协会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总署

1960年,食糖已成为国家重要战略物资,糖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尽管我国食糖总产位居世界第三,仅次巴西、印度,但目前国内产量难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还需依赖进口。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食糖的进口量远大于出口量,2020年食糖进口量为近几年最高527吨,重量达到同期国内食糖产量的一半;我国食糖出口量微乎其微。受食糖进口政策调整和国内外价差等因素综合影响,2020/21年度食糖进口积极性超过预期。

1960年,食糖已成为国家重要战略物资,糖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尽管我国食糖总产位居世界第三,仅次巴西、印度,但目前国内产量难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还需依赖进口。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食糖的进口量远大于出口量,2020年食糖进口量为近几年最高527吨,重量达到同期国内食糖产量的一半;我国食糖出口量微乎其微。受食糖进口政策调整和国内外价差等因素综合影响,2020/21年度食糖进口积极性超过预期。

数据来源:中国糖业协会

2016年国内糖价6570元/吨为近几年最高价格,其余年度价格有涨有降但均低于6000元/吨。受原辅料甘蔗和能源石油、煤炭等要素价格上涨,预测2022年度国内糖价5650-6150元/吨。近几年糖厂制糖的综合成本已有所下降,但仍处在每吨5500元左右的高位,接近糖价水平,总体来说制糖业在国内不具价格优势。

(2、果蔗

甘蔗作为一种水果,口味甘美,是冬令佳果。甘蔗的糖分由蔗糖、果糖、葡萄糖三种成分构成,极易被人体吸收利用。且甘蔗还含有多量的铁、钙、磷、锰、锌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我国除主要蔗区外,安徽、江苏、西藏雅鲁藏布江河谷等地区也有零星种植,华南地区适宜播种期多在2、3月。果蔗施肥量一般比糖蔗多20-30%,需水量也比糖蔗多。各地区甘蔗研究所着力选育优良果蔗品种,果蔗亩产量和含糖量不断增加。

我国部分果品种

品种名称

选育单位

亩产量(公斤)

桂果蔗1号

广西农业科学院果蔗研究所

7800-8000

龙黑果蔗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10500

闽引黄皮果蔗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8900

粤糖07-913

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

8100

云蔗06-407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7700

中糖1号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

9000

川蔗28

四川省植物工程研究院

8800

黔蔗7号

贵州省热带作物研究所

10000

甜城18号

四川内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7400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副产品

甘蔗制糖外,会产生蔗渣、废糖蜜、滤泥等副产品。这些副产品也有自己的用途,蔗渣可当做燃料外,还可造纸、制餐具;废糖蜜能生产高活性干酵母生产酒精;滤泥能制成有机肥料,但这些远远不够。精深加工才是甘蔗产业的真正价值点。相比国外,我国甘蔗产业还刚迈入转型升级的道路。国外已经能对这些副产品进行深入加工制作成医药制品、调味品、食品添加剂等衍生物品,扩大了甘蔗产业链领域。

我国甘蔗产业道路任重道远,应大力研发高新技术,运用科学管理推进糖业低碳循环发展;综合高效利用副产品,充分提高其利用率,使得物尽其用,实现社会、经济、生态效益最大化。(PY)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枸杞行业生产格局已演变为“四强并进” 产品附加值正不断提升

我国枸杞行业生产格局已演变为“四强并进” 产品附加值正不断提升

我国枸杞主产区分布格局已由宁夏回族自治区“一枝独秀”,发展成为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四强”并进格局。2021年,这四个地区枸杞总种植面积超过100万亩。

2024年04月25日
我国功能性糖醇行业现状分析:产量进一步提升 市场竞争格局较为成熟

我国功能性糖醇行业现状分析:产量进一步提升 市场竞争格局较为成熟

在市场竞争方面,我国功能性糖醇行业竞争格局较为成熟,市场集中度较高。根据数据显示,我国功能性糖醇行业CR5达80%,其中山东天力药业占比最高,达37.8%,主要产品为山梨糖醇与甘露醇等;罗盖特(中国)以14.25%位居第二,其主要产品为山梨醇、麦芽糖醇(液体)等;

2024年04月25日
益生菌市场或迎来“扩容+替代”双重机遇 提高自研能力和规范市场是关键

益生菌市场或迎来“扩容+替代”双重机遇 提高自研能力和规范市场是关键

2022年微康、润盈生物、科拓生物、蔚蓝生物等国内代表性企业的市场份额不到20%,随着益生菌研发加快,未来国内益生菌厂商市场份额将有所提升并逐渐实现国产替代。

2024年04月25日
我国冻干水果行业:原材料供给稳定 市场规模、产量呈现增长态势

我国冻干水果行业:原材料供给稳定 市场规模、产量呈现增长态势

果品产业已经成为继粮食和蔬菜之后的第三大农业种植产业,在国内外市场具有广阔前景和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也是地方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的支柱产业之一。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果园面积为13009.53千公顷,同比增长1.57%;产量为31296.24万吨,同比增长4.42%。

2024年04月24日
乳制品结构优化下我国奶酪行业最具成长性 市场格局逐渐清晰

乳制品结构优化下我国奶酪行业最具成长性 市场格局逐渐清晰

目前我国已成为亚洲最大的奶酪生产国和消费国。数据显示,2015-2022年我国奶酪产量从4.63万吨增长至16.36万吨,需求总量从12.18万吨增长至30.89万吨。2023年国内奶酪产量达到17.16万吨,需求量达到33.19万吨。

2024年04月20日
我国蜜饯果干行业:市场快速发展 福满棚占据先发优势成为龙头企业

我国蜜饯果干行业:市场快速发展 福满棚占据先发优势成为龙头企业

近年来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及消费观念的转变,健康安全、方便快捷的休闲食品受到青睐,休闲食品行业呈现出上升发展的态势,市场规模呈稳定增长态势。数据线显示,2022年我国休闲食品行业市场规模约为8437亿元,同比增长2.25%。预计到2024年我国休闲食品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10093亿元左右。

2024年04月18日
我国糖醇行业产业链分析:中游产销规模稳步扩张 下游食品饮料是最大需求来源

我国糖醇行业产业链分析:中游产销规模稳步扩张 下游食品饮料是最大需求来源

自2000年以来,随着我国山梨糖醇产业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山梨醇产量持续增长。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山梨糖醇产量为116.57万吨。到2022年我国山梨糖醇产量达到近130万吨。

2024年04月12日
“千茶大战”开启 我国无糖茶行业竞争加剧 功能化、细分化成发展方向

“千茶大战”开启 我国无糖茶行业竞争加剧 功能化、细分化成发展方向

在我国软饮消费结构中占比最大的是瓶装水,占比达56.6%,碳酸饮料占比15.8%,排名第二,茶饮料占比13.2%,排名第三。而无糖茶无糖、0添加且口感清淡的特点导致部分茶饮爱好者更倾向以茶代水。

2024年04月0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