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新老玩家玩法百出 我国低温奶行业收入规模稳升 市场竞争空间大

1、低温奶概述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低温奶行业发展趋势研究与未来前景分析报告(2024-2031年)》显示,低温奶一般指巴氏杀菌乳,是以新鲜牛奶为原料,采用巴氏杀菌法加工而成的牛奶,特点是采用72-85℃左右的低温杀菌,在杀灭牛奶中有害菌群的同时完好地保存了营养物质和纯正口感。由于杀菌方式的不同,低温奶与常温奶相比,除了更为新鲜外,主要是营养成分保留更多。

低温奶包括低温鲜奶和低温酸奶。低温鲜奶(巴氏杀菌鲜牛奶)是以百分之百的生鲜奶为原料制成的牛奶,生产加工中采用72℃~85℃的温度加热10~15秒,杀灭牛奶中的大部分有害微生物来保证牛奶质量安全,同时最大限度地保留牛奶的营养成分和纯天然风味。低温酸奶只在发酵前进行了巴氏杀菌处理,乳酸菌及其它菌种尚未被完全消灭,故低温酸奶需保存在2~6℃的环境下,以保障乳酸菌的存活,同时抑制其他菌种生长,低温酸奶保质期一般是20天左右。

2、我国低温奶行业收入规模稳升,在白奶消费占比不断提升

与常温奶相比,低温奶在营养成分、“新鲜”感受等方面都具明显优势。低温奶符合现代年轻消费者的健康需求,即使价格略高也不妨碍大家对“鲜”的追求。同时,受益于冷链物流和终端低温网点快速增长以及高线城市乳制品消费升级,我国低温鲜奶市场快速发展。

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国内低温鲜奶收入为517亿元,同比增长14.42%;2017-2022年复合增速达到13.20%,同期常温白奶/常温酸奶/低温酸奶/乳饮料复合增速分别为+5.90%/+9.29%/+0.14%/-1.20%。可见低温鲜奶在液奶各品类中增速遥遥领先,渗透率稳步提升。

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国内低温鲜奶收入为517亿元,同比增长14.42%;2017-2022年复合增速达到13.20%,同期常温白奶/常温酸奶/低温酸奶/乳饮料复合增速分别为+5.90%/+9.29%/+0.14%/-1.20%。可见低温鲜奶在液奶各品类中增速遥遥领先,渗透率稳步提升。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此外,低温鲜奶在白奶消费占比不断提升,2010-2022年从22.02%逐步提升至30.36%。但对标日韩、美国、英国等多数发达国家和奶源大国(饮奶结构均以低温鲜奶为主,占比均超90%)来看,我国低温鲜奶市场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此外,低温鲜奶在白奶消费占比不断提升,2010-2022年从22.02%逐步提升至30.36%。但对标日韩、美国、英国等多数发达国家和奶源大国(饮奶结构均以低温鲜奶为主,占比均超90%)来看,我国低温鲜奶市场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低温奶行业,为何收入规模持续上升?

低温奶采用巴氏消毒法进行灭菌处理,即在72-90℃的条件下持续加热10-15秒。经巴氏消毒法灭菌后的牛奶经过发酵,再加以不同的灭菌方式,又可制作成两种不同的酸奶:常温酸奶与低温酸奶。其中,低温酸奶则是将发酵好的酸奶直接低温保存,最大限度地保留鲜奶中的营养成分和活性物质。也正是因为杀菌温度较低,低温奶制品的保质期较短且必须进行冷链运输与冷藏保存,对供需双方都有要求。

在供应端,布局低温奶品牌要在区域市场拥有完善的供应链与稳定受众,如果想要实现跨地区的扩张则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来完善新城市的配送链条。在需求端,消费群体则要对高品质乳制品有一定的追求。这也导致低温奶在很长一段时间难以流行。

近几年,乳制品生产企业开始在研发、卷原料、卷成分、卷故事,精选牧场、筛选优质奶牛等方面进行内卷,推出舒化奶、脱脂牛奶、有机奶等常温鲜奶,又立马生产出常温酸奶,如安慕希、纯甄等等。不过,目前,我国常温奶行业逐渐进入发展的瓶颈期,而低温奶的价值重新被重视,迎来增长新契机。

在消费者更加重视健康和免疫力提升的趋势下,营养成分更趋近于原奶的低温奶成为更多消费者的选择,行业需求也随之增长。

此外,随着冷链技术成熟和设施的完善,低温奶在运输和存储方面的发展压力逐渐缓解。根据显示,2023年我国冷链物流需求总量约3.5亿吨,同比增长6.1%。

此外,随着冷链技术成熟和设施的完善,低温奶在运输和存储方面的发展压力逐渐缓解。根据显示,2023年我国冷链物流需求总量约3.5亿吨,同比增长6.1%。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同时,叮咚买菜、盒马鲜生等生鲜市场;饿了么、美团等外卖平台及淘天、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平台迅速发展,让乳制品企业能够依靠平台的配送服务,更高效、便捷地为消费者提供低温奶产品。

近年乳企与生鲜、社区电商合作事件

<strong>近年乳企与生鲜、社区电商合作事件</strong>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还有,我国低温奶行业尚未出现寡头企业,即便是将光明、三元、新乳业三巨头的市占率加起来,也没有达到低温奶市场份额的一半,尤其是低温酸奶仍然在涌现出新品牌和新产品。而在理论上,寡头企业的出现,是行业发展成熟的标志之一。这就意味着,乳企在低温奶赛道能吃到大量蛋糕的机会很多,也吸引诸多企业纷纷冲入赛道。

还有,我国低温奶行业尚未出现寡头企业,即便是将光明、三元、新乳业三巨头的市占率加起来,也没有达到低温奶市场份额的一半,尤其是低温酸奶仍然在涌现出新品牌和新产品。而在理论上,寡头企业的出现,是行业发展成熟的标志之一。这就意味着,乳企在低温奶赛道能吃到大量蛋糕的机会很多,也吸引诸多企业纷纷冲入赛道。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4、乳企使出浑身解数,竞逐低温奶行业

大到常温奶大厂如伊利、蒙牛、君乐宝、认养一头牛等,小到地方知名乳企如光明、新乳业等,均开始频繁研发新品、扩大物流运输范围,并且都研发出一款市场表现出色的产品。在低温鲜奶方面,伊利旗下有GAP-鲜牛奶、金典鲜牛奶,蒙牛旗下有每日鲜语、现代牧场,光明旗下有优倍、致优,君乐宝旗下有悦鲜活,认养一头牛旗下有吨吨奶、低温娟姗奶等;低温酸奶方面,伊利旗下有畅轻、蛋白时光,蒙牛旗下有每日鲜酪、冠益乳,光明旗下有如实,君乐宝旗下有简醇等等。

从市场表现来看,在蒙牛2023年的财报中,蒙牛鲜奶业务连续三年实现盈利;2023年7月,悦鲜活在高端鲜奶品类的市场占有率提升至29.6%;认养一头牛的吨吨奶上市首月即卖出110万瓶,并在618大促期间登上抖音商城低温奶好价榜、人气榜、爆款榜榜首。

值得注意的是,在乳企们打得火热的同时,低温酸奶行业还涌现出一批新玩家。盒马鲜生与叮咚买菜两大生鲜零售平台中,出现北海牧场、简爱、吾岛等新面孔。

截止2024710日上海地区盒马、叮咚买菜低温酸奶热销单品TOP10

排名

盒马(自营)

叮咚买菜

1

卡士3.3g鲜酪乳

简爱4%蔗糖轻食酸奶

2

光明如实纯净发酵乳

叮咚V5悦享风味酸奶125g+草莓谷物脆

3

盒马凝酪酸奶

叮咚定制家庭桶原味酸奶

4

盒马原味酸奶

君乐宝简醇0添加蔗糖风味酸牛奶

5

简爱裸酸奶原味家庭装

君乐宝简醇0添加蔗糖风味酸奶

6

和润4.0纯酸奶

卡土3.3原味鲜酪乳三联杯

7

卡士007益生菌家庭装原味酸奶

新希望活润轻食杯风味发酵乳

8

简爱轻食酸奶0%蔗糖

达芬奇0蔗糖一桶纯酸奶

9

简爱酸奶滑滑

蒙牛风味酸牛奶黄桃果粒

10

优诺优丝草莓果粒风味发酵乳

简爱超级桶风味酸奶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借助淘天、抖快等线上电商平台、盒马与叮咚等零售平台,新低温奶品牌也让产品能实现全国范围的覆盖。同时,凭借着零蔗糖优势,获得健身、控糖群体的喜爱。例如,吾岛在建立之初便通过线上私域社群积累用户,根据用户的来源、口味偏好等,建立不同的用户标签,为其提供专门的个性化的服务,从而积累一批忠实的粉丝群体。

2022-20241-5月我国线上低温酸奶TOP10品牌排名情况

类别

2022

2023

20241-5

海系

简爱

简爱

简爱

北海牧场

吾岛

吾岛

lepur'/乐纯

lepur'/乐纯

蒙牛

classy.kiss/卡士

classy.kiss/卡士

君乐宝

TERUN/天润

北海牧场

classy.kiss卡士

君乐宝

TERUN天润

TERUN天润

吾岛

君乐宝

lepur'/乐纯

yoplait优诺

伊利

伊利

冠益乳(蒙牛)

蒙牛

西域春

伊利

op3n

punoy/纯享

抖音电商

兰格格

classy.kiss卡士

简爱

简爱

简爱

classy.kiss卡士

TERUN天润

兰格格

兰楷格

吾岛

吾岛

吾岛

classy.kiss卡士

TERUN/天润

西城春

北海牧场

雪宝

TERUN天润

遇鲜

伊利

雪宝

朝日唯品

北海牧场

伊利

和润

水牛同学

lepur'/乐纯

newhope/新希望

小西牛

真零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5、乳企多元化布局,抵抗低温奶行业内卷

随着大小厂加速布局,低温奶行业内卷开始,在此过程中必然要引发价格战。拿常温奶来举例,2023年,各大乳企均开始下调常温白奶的乳品终端售价,根据商务部市场监测数据,2023年,我国乳制品销售均价同比下降3.5%至每公斤12.53元,而2023年12月的乳制品平均售价相比2022年同期下降约4%。

目前,市面上的低温奶售价普遍是常温奶的1.5-2倍左右,高端产品价格更高。因此,各大乳企开始重视低温奶品类研发,但为了不被陷入价格战旋涡中且又能得到更高的利润,开始试图研发出多品类的低温奶,让其营养价值更加丰富。例如,认养一头牛吨吨奶是A2-β酪蛋白鲜奶,其配料表干净,只有生牛乳,并且采用对肠胃更友好的A2型牛奶。(A2型牛奶与A1型在第67位氨基酸变体上存在差异,即β-酪蛋白A2变体不会产生会引发肠胃不适的生物活性肽——BCM7。);蒙牛每日鲜语、光明致优、认养一头牛、一鸣、新乳业今日鲜奶铺等推出低温娟姗奶。

在口味方面,如利乐冠低温酸奶推出草莓、芒果、青提等口味,一些产品中还加有燕麦颗粒和果味爆珠;伊利一杯优酪和蒙牛每日鲜酪等奶酪质地低温酸奶;伊利的谷物一刻大口嚼、蒙牛的嚼拌时光、乐纯的翻乐碗、卫岗的整谷专家、吾岛的格拉诺拉等产品;新乳业推出芋泥厚乳低温奶产品。

6、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新玩家的不断涌入和老玩家的产品布局,低温奶行业产品种类也将丰富多元化。同时,各大品牌们也将对内优化研发技术,对外紧盯友商动态,有利于为低温奶行业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整体来看,根据现阶段市场需求持续增加,乳企们在低温奶赛道比拼竞争,但仍尚未出现寡头企业,所以无论新老玩家,均有可能争夺到更多的市场蛋糕。(WYD)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燕窝行业转型承压:立体化产品矩阵遭遇市场普及困局

我国燕窝行业转型承压:立体化产品矩阵遭遇市场普及困局

燕窝,自古以来位列“八珍”之首,曾是宫廷御膳的专属珍品,承载着千年滋补文化的厚重底蕴。不过,随着消费升级与产业变革的浪潮,这一传统奢侈品正悄然褪去“贵族光环”,以更亲民的姿态融入大众生活,成为日常滋养的标配。这一演变既受消费需求驱动,也依赖产业升级与标准化建设的支撑。

2025年10月22日
我国运动饮料行业供需双驱势头足 但人均消费量偏低 外星人领跑赛道

我国运动饮料行业供需双驱势头足 但人均消费量偏低 外星人领跑赛道

受供需两侧协力推动,我国运动饮料行业近年发展势头强劲。2019-2024年,其市场规模从345亿元增至54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9.66%,增速高于功能饮料行业整体及能量饮料细分赛道。当前市场品牌百花齐放,行业集中度虽呈上升趋势,但与美日成熟市场相比仍有差距。其中,外星人表现亮眼、后来居上,2024 年以22.7%的

2025年10月21日
我国能量饮料行业:人均消费量偏低、市场潜力大 东鹏饮料份额提升且保持领先

我国能量饮料行业:人均消费量偏低、市场潜力大 东鹏饮料份额提升且保持领先

我国能量饮料市场作为功能饮料第一大品类,近年发展势头向好,销量与市场规模持续增长,这一态势背后,是消费基础夯实、企业营销见效、消费场景拓展等多重因素共同驱动。当前市场竞争呈现高度集中特征,头部企业主导行业格局,2024年行业CR4超过75%,其中东鹏饮料市场份额持续提升,进一步巩固了自身的行业领先地位。值得关注的是,与

2025年10月16日
现制咖啡行业潜在天花板高 渠道下沉重塑市场格局 多样化、线上化趋势增强

现制咖啡行业潜在天花板高 渠道下沉重塑市场格局 多样化、线上化趋势增强

随着消费习惯养成,现制咖啡从社交饮品转向日常消费品。2023年我国现制咖啡饮用者人数已达1.3亿人,较2018年增长0.9亿人。2023年我国现制咖啡市场规模达1623.5亿元,预计2024年我国现制咖啡市场规模达1930.4亿元,同比增长18.9%。

2025年10月15日
我国黑茶行业正从规模扩张向价值提升转型 高端化趋势下内销均价不断提升

我国黑茶行业正从规模扩张向价值提升转型 高端化趋势下内销均价不断提升

当前我国黑茶行业正从规模扩张向价值提升转型。一方面,黑茶作为六大茶类之一,虽然近两年产量、产值呈现不断增长态势,但其增速有所放缓。尤其是2024年出现明显放缓。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黑茶产量为47.32万吨,同比增长3.32%,较2023年增速下降了4.12个百分点;产值为319.41亿元,同比增长2.9%,较202

2025年10月15日
我国功能饮料行业发展势头强劲 集中度提升 东鹏饮料销量领跑

我国功能饮料行业发展势头强劲 集中度提升 东鹏饮料销量领跑

近年来,在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健康意识增强及消费场景拓展等多重因素驱动下,我国功能饮料行业发展势头强劲,销量与市场规模不断上升。从市场结构看,行业呈现“能量饮料主导、运动饮料占比提升”的鲜明特征,其中运动饮料以9.66%的年均增速成为增长亮点。渠道布局上,线下仍为核心销售阵地,同时线上渠道份额逐步提升,渠道结构持续

2025年10月14日
高端茶叶领跑我国茶行业 差异化、智能化双轮驱动企业突围

高端茶叶领跑我国茶行业 差异化、智能化双轮驱动企业突围

我国是茶消费大国。近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多饮茶、饮好茶正逐渐成为健康生活的新风尚,推动我国茶叶内销市场总量保持稳定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茶叶内销总量达到240.4万吨,同比增长0.27%,2013-2023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03%。2024年,我国茶叶内销总量241.3万吨左右,同

2025年10月14日
我国红茶行业产量产值双增 内销态势良好 但出口均价持续走低

我国红茶行业产量产值双增 内销态势良好 但出口均价持续走低

红茶作为我国第二大茶类,近年来产量和产值不断上升。与此同时,在多重因素推动下,其内销市场整体保持稳健发展态势,内销量和内销额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红茶内销量占茶叶总内销量的比重已从2020年的14.30%提升至2024年的15.90%,反映出国内茶叶消费结构逐渐向红茶倾斜。从出口来看,自2022年起,我国

2025年10月1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