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现状分析 形成六大产业集聚区 潍柴控股营收遥遥领先

汽车零部件是构成整个一辆汽车配件的单元,是用于汽车配件加工的产品。按照功能划分,汽车零部件分为汽车发动机、车身、底盘、电子电气设备和轮胎等。汽车零部件上游为钢铁、塑料、橡胶和石油等生产所需的原材料,下游涉及汽车制造厂商和汽车修理厂商等。

汽车零部件是构成整个一辆汽车配件的单元,是用于汽车配件加工的产品。按照功能划分,汽车零部件分为汽车发动机、车身、底盘、电子电气设备和轮胎等。汽车零部件上游为钢铁、塑料、橡胶和石油等生产所需的原材料,下游涉及汽车制造厂商和汽车修理厂商等。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现状研究与未来前景调研报告(2022-2029年)》显示,汽车零部件作为汽车工业的基础,是支撑汽车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因素。特别是当前汽车行业正积极自主开发与创新,汽车零部件对其起到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销售收入持续增长。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也愈发受到国家关注,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法规引导产业快速发展。

汽车零部件作为汽车工业的基础,是支撑汽车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因素。特别是当前汽车行业正积极自主开发与创新,汽车零部件对其起到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销售收入持续增长。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也愈发受到国家关注,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法规引导产业快速发展。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相关政策

时间

政策

主要内容

2020.04

《关于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

(1)轻型汽车国六排放标准颗粒物数量限值生产过渡期截止时间,由202071日前调整为202111日前;202071日前生产、进口的国五排放标准轻型汽车,202111日前允许在目前尚未实施国六排放标准的地区销售和注册登记:(2)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延续至2022年底,并平缓2020-2022年补贴退坡力度和节奏,加快补贴资金清算速度。(3)重点地区提前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的营运柴油货车,尽快研|究出台淘汰报废老旧柴油货车经济补偿措施。(4)落实全面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扩大二手车出口业务,自202051日至2023年底,对二手车经销企业销售旧车,减按销售额的0.5%征收增值税。(5)通过适当下调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延长还款期限等方式,加大对汽车个人消费信贷支持力度,持续释放汽车消费潜力。

2020.04

《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

综合技术进步、规模效应等因素,将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实施期限延长至2022年底。平缓补贴退坡力度和节奏,原则上2020-2022年补贴标准分别在上一年基础上退坡10%20%30%。为加快公共交通等领域汽车电动化,城市公交、道路客运、出租(含网约车)、环卫、城市物流配送、邮政快递、民航机场以及党政机关公务领域符合要求的车辆,2020年补贴标准不退坡,2021-2022年补贴标准分别在上一年基础上退坡10%20%。原则上每年补贴规模上限约200万辆。.

2020.03

《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

落实好现行中央财政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贴政策和基础设施建设奖补政策,推动各地区按规定将地方资金支持范围从购置环节向运营环节转变,重点支持用于城市公交。促进汽车限购向引导使用政策转变,鼓励汽车限购地区适当增加汽车号牌限额。

2019.10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

国家鼓励发展汽车轻量化材料应用,其中包括:高强度钢、铝合金、镁合金、复合塑料、粉末冶金、高强度复合纤维等;先进成形技术应用:3D打印成型、激光拼焊板的扩大应用、内高压成形、超高强度钢板热成形、柔性滚压成形等;环保材料应用:水性涂料、无铅焊料等。

2019.08

《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

释放汽车消费潜力。实施汽车限购的地区要结合实际情况,探索推行逐步放宽或取消限购的具体措施。有条件的地方对购置新能源汽车给予积极支持。

2019.06

《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19年版)

汽车发动机制造及发动机研发机构建设、汽车关键零部件制造及关键技术研发、汽车电子装置制造与研发、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制造及研发、智能汽车关键零部件制造及研发等属于鼓励类外商投资产业。

2019.06

《推动重点消费品更新升级,畅通资源循环利用实施方案(2019-2020)

牢牢把握新一轮产业变革大趋势,大力推动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绿色化,包括大幅降低新能源汽车成本、加快发展使用便利的新能源汽车、稳步推动智能汽车创新发展等。着力破除限制消费的市场壁垒,综合应用各类政策工具,积极推动汽车产品更新消费,包括坚决破除乘用车消费障碍、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消费使用、研究制定促进老旧汽车淘汰更新政策、着力培育汽车特色消费市场等。

2019.01

《进一步优化供给推动消费平稳增长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方案》

引导企业顺应居民消费升级大趋势,加快转型升级提升供给质量和水平,以高质量的供给催生创造新的市场需求,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推动消费平稳增长。第一条即是多措并举促进汽车消费,更好满足居民出行需要。-是有序推进老旧汽车报废更新。二是持续优化新能源汽车补贴结构。三是促进农村汽车更新换代。四是稳步推进放宽皮卡车进城限制范围。五是加快繁荣二手车市场。六是进一步优化地方政府机动车管理措施。

2018.10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实施方案(2018-2020)的通知》

促进汽车消费优化升级。继续实施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完善新能源汽车积分管理制度,落实好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研究建立碳配额交易制度。实施汽车销售管理办法,打破品牌授权单一模式,鼓励发展共享型、节约型、社会化的汽车流通体系。深入推进汽车平行进口试点。积极发展汽车赛事、旅游、文化、改装等相关产业,深挖汽车后市场潜力。

2017.05

《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

加快发展汽车后市场及服务业,其中包括鼓励发展汽车金融、二手车、维修保养、汽车租赁等后市场服务,促进第三方物流、电子商务、房车营地等其他相关服务业同步发展。

2017.04

《汽车销售管理办法》

国家鼓励发展共享型、节约型、社会化的汽车销售和售后服务网络,加快城乡一体的汽车销售和售后服务网络建设,加强新能源汽车销售和售后服务网络建设,推动汽车流通模式创新。

2016.12

《“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2020年,实现当年产销200万辆以上,累计产销超过500万辆,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整车和关键零部件企业。全面提升电动汽车整车品质与性能。加快推进电动汽车系统集成技术创新与应用,重点开展整车安全性、可靠性研究和结构轻量化设计。提升关键零部件技术水平、配套能力与整车性能。

2016.11

《关于开展加快内贸流通创新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消费专项行动的意见》

进一步加快内贸流通改革创新,优化供给结构,扩大消费需求。其中针对汽车消费,提出改变汽车品牌授权销售单一模式,拉动新车消费。完善汽车平行进口政策措施。促进二手车便利交易,活跃二手车市场。

2016.08

《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

加快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和产业技术基础领域急需标准制定。选择汽车、机床、工程机械等领域开展整机企业和基础配套企业对接标准化试点示范,协同推进工业基础领域标准化。

2016.04

《关于印发促进消费带动转型升级行动方案的通知》

为促进居民消费扩大和升级,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加快培育发展新动力,增强经济韧性,按照国务院有关部署,主要围绕十个主攻方向,出台实施“十大扩消费行动”,其中包括汽车消费促进行动。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目前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已形成长三角(以上海、江苏省和浙江省为核心)、珠三角(以广东为核心)、京津冀(以北京、天津和河北省为核心)、中三角(以湖北省、湖南省、安徽省为核心)、成渝西部(以重庆、四川省为核心)、东北(以吉林省、辽宁省和黑龙江省为核心)六大产业集聚区,这六个产业集群的零部件产值约占全行业的80%。

我国汽车零部件六大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

代表厂商

配套产业园

长三角产业集群

以江苏-上海为中心,聚集上汽集团、上海通用、吉利集团、众泰集团以及东风等大型企业

上海国际汽车城、_上海嘉定汽车产业园集群,杭州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区等

珠三角产业集群

以广东为核心,聚集广汽集团、广汽本田、广汽丰田、比亚迪等企业,传统汽车工业基础雄厚

广州东部汽车产业集群、广州北部汽车产业集群、广州南部汽车产业集群、南海汽车产业园、中山火炬汽配工业园等

京津冀产业集群

以北京-天津为中心,聚集了北汽集团、北汽福田、长城汽车、北京现代、天津-汽等大中型传统车企

北京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河北省保定市长安汽车工业园、北京怀柔汽车产业园、天津滨海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天津环渤海汽车生产基地等

中三角产业集群

以武汉为中心,聚集了东风集团、标致雪铁龙、神龙汽车等大型车企,传统汽车工业基础较为浓厚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襄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湖南汽车产业走廊、湖北沿江汽车工业走廊等

成渝西部产业集群

以重庆为中心,拥有长安集团、长安福特、长安铃木、力帆汽车等车企,重工业基础雄厚

重庆两江新区、四川成德绵南资汽车产业带、重庆长安汽车工业园、重庆力帆汽车生产基地等

东北产业集群

以长春为中心,聚集了一汽集团、一汽大众、华晨宝马、哈飞集团等大型车企,传统汽车工业深厚

华工集团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产业基地、黑龙江哈尔滨平房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区、长春汽车产业集群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从区域竞争情况来看,截至2022年7月,我国汽车零部件相关企业注册量超89万家,其中江苏省汽车零部件相关企业注册量超10万家,排全国第一位,占比12.93%。汽车零部件相关企业注册量排名第二、三位的是广东省和山东省,分别超9万家、8万家,占比均超10%。

从区域竞争情况来看,截至2022年7月,我国汽车零部件相关企业注册量超89万家,其中江苏省汽车零部件相关企业注册量超10万家,排全国第一位,占比12.93%。汽车零部件相关企业注册量排名第二、三位的是广东省和山东省,分别超9万家、8万家,占比均超10%。

数据来源:企查查、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企查查、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企查查、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企查查、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企查查、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从企业竞争情况来看,据2021年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百强排行榜,2020年汽车零部件业务收入突破百亿的有34家,TOP10包括潍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华域汽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海纳川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均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西玉柴机器集团有限公司、广汽零部件有限公司、中国航空汽车系统控股有限公司、中策橡胶集团有限公司、陕西法士特汽车传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潍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营收遥遥领先,2020年业务收入突破2000亿元。

从企业竞争情况来看,据2021年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百强排行榜,2020年汽车零部件业务收入突破百亿的有34家,TOP10包括潍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华域汽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海纳川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均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西玉柴机器集团有限公司、广汽零部件有限公司、中国航空汽车系统控股有限公司、中策橡胶集团有限公司、陕西法士特汽车传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潍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营收遥遥领先,2020年业务收入突破2000亿元。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报、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zl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智能网联汽车行业:产业发展进入新应用阶段  新挑战也随之来临

我国智能网联汽车行业:产业发展进入新应用阶段 新挑战也随之来临

2019-2022年我国ADAS级智能网联汽车销量增长速度较快。数据显示,2019-2022年我国ADAS级智能网联汽车销量从7200千台增至13208千台,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22.4%。预计2023年我国ADAS级智能网联汽车销量将增长至14811千台。

2023年09月22日
我国子午轮胎行业:下游需求低迷导致规模有所下降 目前市场呈现多层次竞争格局特点

我国子午轮胎行业:下游需求低迷导致规模有所下降 目前市场呈现多层次竞争格局特点

受经济环境影响,近年来,我国汽车需求下降,对我国子午轮胎造成一定影响,市场规模有所下降,根据测算,2022年市场规模为1284.78亿元,同比下降19.10%。

2023年09月12日
我国汽车高速线缆行业:下游汽车智能化带动需求大幅提升 国产化替代仍将呈现蓬勃发展

我国汽车高速线缆行业:下游汽车智能化带动需求大幅提升 国产化替代仍将呈现蓬勃发展

汽车线缆是汽车电器的重要元器件之一,与其发展状况息息相关。近年随着我国汽车产业不断发展,我国汽车线缆行业市场规模也随之不断扩张。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汽车线缆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68.7亿元,同比增长13.2%。

2023年09月12日
我国汽车冲压零部件行业产业链现状及上下游企业优势分析

我国汽车冲压零部件行业产业链现状及上下游企业优势分析

近年来,我国铝挤压材、铝型材产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铝挤压材产量由 2017 年的 1,950 万吨增长至 2022 年2,150 万吨;铝型材产量由 2019 年的 1,878 万吨增长至 2022 年的 2,000 万吨。

2023年09月12日
我国汽车电动门行业迈入4.0时代 市场处于蓝海且尚未出现龙头企业

我国汽车电动门行业迈入4.0时代 市场处于蓝海且尚未出现龙头企业

在汽车电动尾门方面,以基础功能“电动控制”为标准进行统计(认定选配或部分安装即为该车型含该功能,下同),suv渗透率达90%,轿车渗透率达54%,整体渗透率76%。侧开门方面,suv渗透率为23%,轿车为17%,整体渗透率为21%。

2023年09月04日
我国摩托车行业呈现显著增长趋势 电动摩托车是重要发展方向之一(附主要企业竞争优势)

我国摩托车行业呈现显著增长趋势 电动摩托车是重要发展方向之一(附主要企业竞争优势)

目前我国摩托车市场主要以两轮摩托车和燃油摩托车为主。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二轮摩托车产销量分别为1901.11万辆和1913.16万辆;三轮摩托车产销量分别为228.11万辆和228.84万辆;燃油摩托车产销量分别为1368.15万辆和1378.73万辆;电动摩托车产销量分别为761.07万辆和763.27万辆。

2023年08月31日
我国场地电动车行业:应用场景不断扩张 相关产品仍主要以出口为主(附主要企业竞争优势)

我国场地电动车行业:应用场景不断扩张 相关产品仍主要以出口为主(附主要企业竞争优势)

数据显示,2015-2022年我国高尔夫球车等场地电动车出口数量不断增长。2022年我国高尔夫球车等场地电动车出口量为18.18万辆,同比增长55.38%;出口金额为7.24亿美元,较2020年增长了。

2023年08月30日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市场潜力巨大 未来将向轻量化、自动化方向发展(附主要企业竞争优势)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市场潜力巨大 未来将向轻量化、自动化方向发展(附主要企业竞争优势)

未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增加、配套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以及相关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中国汽车市场产销量将继续维持在较高水平。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2702.1万辆和2686.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和2.1%。

2023年08月2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