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龙岩市“十四五”养老服务发展规划要点汇总 不断强化养老服务优质供给

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大政府统筹引导力度,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坚持政府和市场双轮驱动,改革与发展同步推进,管理与服务双向优化,高质量推进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增强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全面补齐养老事业短板的基础上,主动融入文旅康养发展大局,充分发挥我市生态、红色、客家优势,有效引导养老产业发展,进一步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强化信用为核心、质量为保障、放权与监管并重的服务管理体系建设,建立健全高龄、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体系和孤寡、空巢、留守及困难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确保养老服务政策更加完善,管理更加规范,基础设施布局更加合理,运营更加顺畅,服务质量和供给能力大幅提升。新增各类养老床位5000张以上,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超过60%,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数达10张以上,所有养老机构能够以不同形式提供医疗卫生服务。

一、大力强化基本养老服务制度建设

健全完善养老服务规范化管理制度。不断健全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负责、社会参与的养老服务工作机制,把养老服务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规划、同步部署、同步落实。健全完善养老服务各项配套政策,逐步在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运营维护、服务标准、队伍建设、资金奖补、监督管理等方面细化具体工作规范,指导地方落实、落细、落准优惠扶持政策,进一步破解养老服务“堵点”“难点”。全力抓好养老服务设施、服务、管理和保障等省级地方标准体系的宣传贯彻落实,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解决养老服务标准缺失、滞后以及交叉重复等问题。

  大力夯实特殊困难老年人养老服务兜底保障制度。建立基本养老服务清单,逐步丰富服务项目。积极争取全国社会老年人失能失智评估试点,加快建立老年人综合能力评估体系,健全完善低保、计生特殊家庭等经济困难高龄失能失智老年人补贴制度,实现现有高龄津贴、护理补贴、服务补贴等老年人补贴制度整合,按失能失智等级补贴,着力增强补贴的精准度和有效性。强化特殊困难老年人兜底保障和孤寡空巢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全面建立居家社区探访制度,特殊困难老年人月探访率达100%。

  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推动新罗区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适时总结经验,尽快扩大试点范围,形成切合我市实际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政策框架。探索建立并完善长期护理保险的保障范围、参保缴费、待遇支付等政策体系,探索建立护理需求认定和等级评定等标准体系或管理办法,探索各类长期护理服务机构和护理人员服务质量评价、协议管理和费用结算等办法。鼓励发展商业性长期照护保险产品,逐步建立老年人长期照护、康养结合、医养结合等综合养老保障计划。充分发挥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商业保险有益补充作用,保障不同层面的照护需求。

二、不断强化养老服务优质供给

全面落实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布局和建设要求。贯彻执行新建住宅小区配建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建设和移交管理办法,新建城区、新建居住(小)区根据规划要求和建设标准,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并与新建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民政部门参与评审验收,力争2022年各地实现新建城区、新建居住(小)区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大力推进老旧小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老城区和已建居住(小)区无养老服务设施或现有设施未达到规划要求的,通过购置、置换、租赁等方式配齐,每万人拥有养老服务设施500平方米以上,并视人口老龄化加深程度逐步提高规划标准。推进网格化布局、标准化建设,在街道层面建设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在社区层面建设小型居家养老服务站点,连点成线、连线成面,着力补齐设施欠账。加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使用管理,支持将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低偿或无偿用于普惠型养老服务。

  大力推进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发展。完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骨干网,大力发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推进居家、社区、机构相融合的“全龄化”社区养老模式。鼓励各地依托已建成的照料中心等设施,建设兼具日托护理、上门服务、护理康复、居住养老等功能的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中心,让老年人在不离开熟悉社区的前提下享受专业化养老服务。到“十四五”末,所有城区街道(乡镇)至少建有1所具备全托、日托、上门服务、对下指导等综合功能的养老服务机构,实现社区日间照料设施覆盖率90%,“一刻钟”居家养老服务圈基本建成。鼓励养老机构向家庭提供生活照护、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紧急救援等专业服务。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打造综合型养老社区、医养结合型养护中心,发展健康养老、生态养老、旅居养老、文化养老等新型养老模式。细化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内容,规范政府购买服务,促进信息化建设,健全居家社区养老专业化服务组织准入和退出机制,完善服务监管和评估体系。推动各地普遍建立家庭养老支持政策,支持具备条件的各类服务机构承接运营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积极发展“家庭养老床位”,不断健全发展、建设、运营和管理等政策。推动失能失智和高龄老年人家庭照护者公益培训、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等工作,并纳入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目录。探索“物业服务+养老服务”模式,支持有条件的地区探索开展失能失智老年人家庭照护者喘息服务。

  不断强化养老机构服务保障能力。加大公建民营力度,深化公办养老机构改革,坚持公办养老机构的公益属性,探索低收入群体的养老保障方式。强化县乡两级养老机构对失能、半失能特困老年人兜底保障。聚焦高龄及失能失智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的刚性需求,支持每个县建设一所老人养护院,服务高龄及失能失智、残疾等老年人群体。落实民办养老机构一次性开办补助、床位运营补贴等政策。大力发展普惠养老服务,为中低收入家庭老年人提供价格适中、方便可及、质量可靠的养老服务。积极推进城企联动普惠养老项目建设,增加社会化养老服务供给,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开展普惠养老服务,为老年人群体提供经济可负担、方便可及的养老服务。推动各级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培训疗养机构转型为养老服务设施,并支持其可持续发展。支持国有经济加大对养老服务的投入,积极培育发展以普惠型养老服务等为主责主业的公共服务功能国有企业。持续推进市社会福利中心二期、红炭山健康养老基地、新罗区天喜温泉康养中心等项目建设,引导社会力量打造综合型养老社区、医养结合型护养中心,发展健康养老、生态养老、安宁疗护等高端养老模式,满足有经济能力老年人的个性化需求。

  深入拓展农村养老服务。将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纳入乡村振兴战略重要内容,加强与新农村建设、农村危房改造等政策衔接,纳入预算内投资优先方向。加快推进乡镇敬老院转型升级,整合乡镇片区资源,打造农村区域性养老中心,增加照护型床位,开辟失能老人、残疾老人照护单元。优先保障生活不能自理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确保有集中供养意愿的特困人员全部落实集中供养。重点为经济困难的失能失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提供无偿或低收费托养服务,逐步满足重度残疾人、独居、孤寡、空巢、留守等特殊困难老人需求。大力发展乡村养老、城乡互助养老等新型养老模式,探索建立符合农村实际、适应农村养老服务发展的运行机制,创建一批设施齐备、管理规范、环境整洁、服务优质的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实现“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全面建立农村留守老人关爱服务工作机制和基本制度,逐步健全养老服务关爱体系。

  不断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健全老年人精神关爱、心理疏导、危机干预服务网络,发挥家庭在养老服务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对老年人的情感关怀和心理沟通。鼓励城乡社区为老年人精神关爱提供活动场地、工作条件等支持。注重发挥基层老年协会作用,依托乐龄学堂、幸福院、老年大学、老体协等,组织老年人开展文化娱乐、学习教育、体育健身等活动,不断丰富精神关爱内容。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网站、微信、微博、手机客户端等媒体作用,深入开展养老服务相关法规、政策宣传,弘扬孝亲敬老传统美德,在全社会营造尊老、爱老、敬老的良好氛围。

三、全面提升养老服务质量

积极推进养老服务医养康养融合发展。推动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与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医院、护理站或其他医疗设施邻近设置。进一步打通医养康养资源,完善激励机制,支持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康复理疗机构与养老服务机构以多种形式开展合作,提供多样化、多层次的医养康养结合服务。配合卫健部门推动医养结合,完善医养结合配套政策。支持医养康养机构发展,支持医疗卫生、康复机构开办养老服务业务,兴办养老床位;对养老机构内设的医疗机构,符合条件的按规定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范围;根据医保基金水平,积极探索安宁疗护等医疗费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逐步增加家庭病床定点医疗机构和床位。所有医疗机构开设为老年人提供挂号、就医等便利服务的绿色通道,所有养老机构能够以不同形式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鼓励建设养老与健康、养生、文化、休闲、度假相结合的康养项目,打造清新龙岩高端养老品牌。

  不断加强养老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与卫健、人社、财政等部门对接,依托闽西职业技术学院、龙岩技师学院等院校,建立健全养老护理员队伍培训机制和继续教育制度,实施养老护理员、养老院院长、老年社会工作者培训提升专项行动。建立分级分类培训体系,加强养老服务实训基地建设,扩大养老从业人员培训范围,提高培训频次,力争培养培训养老护理员5000人、养老院院长100人、专兼职老年社会工作者500人。推动各类院校特别是职业院校设置养老服务相关专业,扩大养老服务从业人员规模。根据国家制定的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标准,推动开展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老人照护专项职业能力考核评价。落实养老相关专业大中专毕业生入职和一线护理人员在职补贴制度,建立养老服务褒扬机制,举办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竞赛,提升从业人员社会认同。将养老服务纳入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项目,支持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开展特色养老服务。推动实现每千名老年人、每百张养老床位配1名社会工作者。

  持续加强养老服务综合监管。推进养老服务“放管服”改革,贯彻落实《养老机构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养老机构备案管理制度,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按照“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原则,建立职责明确、分工协作、科学有效的综合监管制度,建立跨部门综合监管体制。对养老服务机构实行分类管理,区分养老服务的不同领域、形态、类型和功能,逐步建立全覆盖、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管格局。加强公建民营养老服务机构监管,完善退出保障机制。加大“互联网+”监管的应用,加强民政与消防、食品安全、卫生等专业监管信息联动、共享,推动联合监管、联合执法、联合惩治。开展养老服务机构等级评定、养老服务设施星级评定及服务质量日常监测,提升养老机构规范化水平。加强养老服务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对养老服务机构信用状况、履约能力进行全面的判断和评估,供社会查询和参考。建立“红黑名单”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布。对严重失信的养老服务机构和相关人员,依法加大惩治力度。

  提升应急救援能力。构建“分层分类、平战结合、高效协作”的养老服务应急救援体系。统筹疫情防控和应急救援要求,新建和改扩建养老服务配套设施,配备必要的防疫物资和应急设施设备。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立区域性养老应急救援中心,负责指导本区域养老服务应急救援体系建设。

  加强风险监测与防控。建立健全养老服务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制度规范,实现养老服务机构安全风险自辨自控、隐患自查自治,提升安全生产整体防控能力。开展常态化非法集资识骗防骗教育宣传,增强老年人群体识别防范能力。

四、努力培育养老服务市场

有效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发展。鼓励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参与养老服务业,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增强多层次多样化供给能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深化养老服务领域市场化改革,营造公平竞争环境,落实养老产业相关扶持政策,鼓励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参与养老服务发展,培育更多更精更专业的养老服务市场主体,谋划一批中高端医养康养结合项目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增强多层次多样化供给能力,更好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鼓励物业公司、物流企业、商贸企业等各类服务企业面向社区,为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基本生活服务。大力发展民办养老机构,逐步形成以社会力量为主体的养老服务格局。支持养老服务机构规模化、连锁化发展,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养老服务商标品牌。培育壮大一批专业化服务组织,促进养老服务市场发展。积极培育养老服务行业组织,发挥行业协会推进养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积极作用。

  积极发展养老服务新业态。发展银发经济,实施“养老服务+行业”行动,支持养老服务与文化、旅游、餐饮、体育、家政、教育、养生、健康、金融、地产等行业融合发展,创新和丰富养老服务产业新模式与新业态,拓展旅居养老、文化养老、健康养老、养生养老等新型消费领域。加强与田园旅游、红色文化、生态康养等资源相结合,支持各地建设具有配餐、送餐功能的养老服务“中央厨房”,科学布局长者食堂和老年人助餐点,解决老年人就餐难题。加快推进森林康养产业发展,合理利用农村未承包的集体所有的部分土地、山林、水面发展养老产业。鼓励支持企业研发生产可穿戴、便携式监测、居家养老监护等智能养老设备以及适合老年人的日用品、食品、保健品、服饰等产品用品,提高产品安全性、可靠性和实用性。发展适老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在养老机构、社区设立康复辅助器具配置服务(租赁)站点。支持商业保险公司创新产品设计,将老年人急需的康复辅具配置纳入保险支付范围。

  大力促进“互联网+”养老服务发展。整合利用互联网、移动终端、信息平台、公共服务等资源,依托“12349”建设市级养老服务智慧平台,打造“互联网+养老”服务新模式,深化线上线下服务,引导养老服务机构依托新兴技术手段,建设智慧虚拟养老院,提高公共服务和决策水平。依托全省养老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对接“金民工程”全国养老服务信息系统,建立养老服务机构信息联动机制。整合利用互联网、移动终端、信息平台、公共服务等资源,推动养老领域公共数据开放共享,精准对接需求与供给,为老年人提供“点菜式”就近便捷养老服务。推广物联网、远程智能安防监控等技术,实现24小时安全自动值守,降低老年人意外风险,改善服务体验。推动养老领域公共数据开放共享,完善统一的养老公共服务平台,加强信息技术在基本养老服务申请受理、过程管理、资金结算、信息推送等方面的应用,提高公共服务和决策水平。

推进养老服务健康发展工程

推进养老服务健康发展工程

1.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聚焦失能、残疾、高龄老年人需求,以施工改造、设施配备、辅具适配等形式,支持困难老年人实施家庭适老化改造。

2.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建设:支持建设连锁化运营、标准化管理的示范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形成街道层面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和社区层面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衔接有序、功能互补的发展格局,为居家社区老年人提供失能护理、短期托养、心理慰藉等服务。

3.养老机构护理能力提升:鼓励养老机构向社区提供居家上门、康复训练、助餐、培训支持等服务。支持县(市、区)优化养老机构的床位结构,提升护理型床位比例。到2025年,护理型养老床位占比(护理型养老床位数量/养老机构总床位数量)超过60%。

4.城企联动普惠养老专项行动:引导城市政府和企业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社区、医养、学习、旅居”4类项目上加大策划储备力度,每年新增一批普惠型养老床位,不断扩大社会化养老服务供给。

5.老年人养护院建设:指导推动地方政府建设老年人养护院,重点满足特困人员、经济困难的失能失智老年人、残疾老年人、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老年人等照护服务需求。鼓励有条件的公办服务设施通过承包经营、委托运营、联合经营等方式,引入企业或社会服务机构参与运营管理。

6.促进农村养老服务提质升级:整合乡镇片区资源,推进乡镇敬老院转型升级,打造具备全托、日托、上门服务等综合功能的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继续加强农村幸福院建设和运营管理,开展运营质量提升专项行动,提升服务水平。

7.长者食堂和老年人助餐点建设:每年新建1所以上长者食堂,同时依托现有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不少于10处老年人助餐点。

8.医养康养高端养老项目建设:建设1个以上医养康养相结合的高端养老项目,打造“清新龙岩·养生福地”养老服务品牌。推动条件成熟的县(市、区)申报全国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

9.应急救援能力提升:统筹疫情防控和应急救援要求,新建和改扩建若干具备综合应急救援能力的养老服务设施,配备必要的防疫物资和设施设备。推动具备条件的公办养老机构配备应急防护物资、隔离设施,建立完善应急预案,培养培训专业养老服务应急队伍,定期分类开展应急演练,加强应急能力建设。鼓励有条件的民办养老机构提升应急救援能力。

资料来源:龙岩市人民政府,观研天下整理

龙岩市“十四五”民政事业发展专项规划项目情况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

资料来源:龙岩市人民政府(TC)

相关行业分析报告参考《2022年中国养老服务行业分析报告-行业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前瞻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环境监测行业:水质监测为主要市场  相关投融资金额整体增长

我国环境监测行业:水质监测为主要市场 相关投融资金额整体增长

而在政策支持下,我国环境监测相关投融资事件增多。数据显示,2022年到2023年我国环境监测投融资事件和投融资金额增长,到2023年我国环境监测发生投融资事件7起,投融资金额为4.32亿元。2024年1-4月25我国投融资事件发生1起投融资事件,投融资金额约为3亿元。

2024年04月29日
政策及需求推动我国第三方检测服务市场发展  民企国企数量占比旗鼓相当

政策及需求推动我国第三方检测服务市场发展 民企国企数量占比旗鼓相当

企业方面,根据企查查数据显示,截止到目前,我国第三方检测服务行业相关企业共有2711家。而从企业类型占比情况来看,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数量占比接近,数据显示,2020年国有企业在整体市场中占比为48.60%;民营企业占比为46.20%。

2024年04月08日
我国研学旅行行业:新增相关企业数量逐渐减少 下沉市场政策利好

我国研学旅行行业:新增相关企业数量逐渐减少 下沉市场政策利好

整体来看,虽然市场规模有所下降,但整体市场热度不减,数据显示,在2022年我国研学旅行人次突然破600万人次,远超2019年的480万人次,而随着疫情影响的减小,研学旅行市场发展将持续增长,预计到2024年将达到1721亿元。

2024年04月02日
车险改革不断深化后我国汽车保险收入高速增长 未来行业将愈发规范、多元化

车险改革不断深化后我国汽车保险收入高速增长 未来行业将愈发规范、多元化

由于其他财产保险市场的快速扩张,以及综改等影响,2020年和2021年我国车险保费收入规模呈有所下降,机动车辆保险保费收入占全部保费收入的比重正在逐年下降,但仍然占据了财产保险的主要市场。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车险保费收入为7773亿元,同比下降5.72%。

2024年03月25日
2023年我国在线旅游热度强势复苏 各大旅游平台营收同比大幅增长

2023年我国在线旅游热度强势复苏 各大旅游平台营收同比大幅增长

在2023年随着疫情政策的放开和国民经济复苏的环境下,我国旅游市场也逐渐回暖,国内旅游人次持续攀升。数据显示,在2023年国内旅游收入.91万亿元,比上年增加2.87万亿元,同比增长140.3%,出游人次达到了48.91亿,比上年同期增加23.61亿,同比增长93.3%。

2024年03月19日
我国会展市场已全面复苏 出海热潮下行业未来发展将趋向国际化和专业化

我国会展市场已全面复苏 出海热潮下行业未来发展将趋向国际化和专业化

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向好,会展市场需求回暖,行业迎来全面复苏,且回升趋势强烈,目前中国经贸类展会举办规模已超疫情前水平。《中国展览经济发展报告2023》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共举办经贸类展会3923场,较2022年增长117.1%,较2019年增长10.6%。

2024年03月0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