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20年我国尿液检验行业发展历程、相关专利情况及市场需求分析【图】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2022年中国尿液检验行业分析报告-行业全景调查与投资战略规划》显示,尿液检验属于体外诊断行业的一个子行业。尿液检验可分为干化学项目、理学项目和形态学(有形成分检验)项目,尿液检验常用于判断泌尿系统相关疾病,各类检验的检验指标均对应着不同的临床意义,是医生做出病例诊断的重要指标。

尿常规是医学检验“三大常规”项目之一,不少肾脏病变早期就可以出现蛋白尿或者尿沉渣中有形成分。对于某些全身性病变以及身体其他脏器影响尿液改变的疾病如糖尿病、血液病、肝胆疾患、流行性出血热等的诊断,也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尿液的化验检查还可以反映一些疾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通过此项检查可以判断相应的病征。

临床尿液检验作为一门多学科互相渗透、交叉融合的综合性应用学科及分析技术,随着新的分析检测的方法和仪器不断涌现,大大推动了临床尿液检验的发展,使临床尿液检验在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20世纪50年代以前,尿液检验还局限于简单的尿蛋白、尿糖及显微镜检验,不仅不能提供较多的实验诊断数据,而且操作复杂,不利于临床快速诊断。20世纪50年代,用于尿液干化学检验的试纸条(试带)逐渐发展并成熟起来。1970年后,用于判读尿试带颜色变化的半自动化分析仪器开始使用。随后,日本、美国、德国和韩国等先后制造出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并将先进的光学元件CCD技术应用于尿液干化学分析仪。20世纪8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度发展和广泛使用,尿液干化学分析仪的自动化得到迅猛发展,由原来的半自动分析仪发展为全自动分析仪。这些仪器不仅大大地解放了劳动力,而且有效减少了医务人员污染率。

我国尿液干化学试纸条的研制始于20世纪6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国内不少厂家引进日本制造尿液干化学试带技术,开始尿液干化学试带的生产。1985年,国内企业引进当时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MA-4210型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和专用试带的生产技术及设备,由此填补国内空白。进入21世纪,国内诸多企业开始生产国产品牌的尿液干化学试带和专用分析仪,推动我国尿液常规分析的快速发展。

由于尿液中的有形成分种类众多、形态各异、易破坏或发生形态改变,需要大量的经验积累,因此一直以来是以人工显微镜检验方式为主,而自动化进程起步较晚。1983年,美国IRIS公司以电视摄像模式获取尿中有形成分图像并进行颗粒计数分析,开启了尿液有形成分自动化分析的时代。1995年,日本希森美康公司综合运用流式细胞技术、荧光染色技术和颗粒计数分析技术,开创了尿液有形成分分析自动化技术的新方法。2000年出现的Diasys公司尿液有形成分数字影像拍摄系统则开启了数字图像尿液有形成分分析的先例。2002年之后,爱威科技开始研制具有自动识别能力的智能化机器视觉技术数字图像尿液有形成分分析系统,并取得了这一技术在尿液有形成分分析领域中的行业领先地位。

进入二十世纪以来,国际上在医疗器械的大多数技术领域均实现了自动化,但有形成分形态学检验长期未能实现自动化或未完全遵循人工镜检“金标准”方法和流程。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数字图像技术和神经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采用数字图像技术为基本原理的仪器进入了飞速发展的时代。我国尿液检验行业相关专利申请数量逐年增加,截止 2020年相关专利申请数量为164个,具体如下: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数字图像技术和神经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采用数字图像技术为基本原理的仪器进入了飞速发展的时代。我国尿液检验行业相关专利申请数量逐年增加,截止 2020年相关专利申请数量为164个,具体如下:

资料来源:佰腾网,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截至2020年12月底,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数达1022922个,其中2020年末,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1022922个,比上年增加15377个。其中:医院35394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70036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14492个。与上年相比,医院增加1040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增加15646个。

尿液检验作为临床医学的常规检验项目之一,相关检验仪器和试剂等产品是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常规性需求。目前,国内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包括全自动和半自动产品)已在各级医院普及,并正向基层医疗机构延伸,已形成较大的存量市场,每年对仪器的更新换代需求和试纸条的需求量较大。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在医院的普及率还较低,尤其是全自动化产品,我国尿液检验市场普及需求较大,更新换代需求同时存在。另外,随着国家进一步推行分级诊疗和对基层医疗的投入加大,我国庞大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将在未来几年内形成对尿液检验相关产品的强劲需求。

2020年中国尿液检验产品销售额在24.5亿元,其中,尿液检测试剂销售额为13.2亿元,尿液检测仪器销售额为11.3亿元。

2020年中国尿液检验产品销售额在24.5亿元,其中,尿液检测试剂销售额为13.2亿元,尿液检测仪器销售额为11.3亿元。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WW)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化学药品制剂零售药店终端销售额突破2000亿元 行业国际化水平尚待进一步提升

我国化学药品制剂零售药店终端销售额突破2000亿元 行业国际化水平尚待进一步提升

随着国际制药生产重心的转移,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原料药和原料药中间体生产国与出口国。根据数据,2024 年,我国原料药和原料药中间体出口额达429.8 亿美元,进口额为 108.1 亿美元。相比我国原料药在全球产业链中的重要地位,目前我国化学药品制剂国际化水平仍然不高,行业发展水平尚待进一步提高。2024年我国化学药

2025年06月30日
我国OTC药品行业规模增速超全球 银发经济、中药焕发市场生命力 线上渠道占比提升

我国OTC药品行业规模增速超全球 银发经济、中药焕发市场生命力 线上渠道占比提升

2021-2050年我国或进入加速老龄化阶段,银发经济受到国家重点关注,而老年人医疗保健需求较大,有望为我国OTC药品行业的发展提供底层支撑。中药品类的发展也给国内OTC药品行业注入活力。近年来,中药作为治疗疾病和养生的首选被越来越多人青睐,吸引OTC药品企业竞相角逐,中药焕发OTC药品行业生命力。

2025年06月29日
国内脱发人群年轻化 带动防脱药品行业高增 米诺地尔深受青睐 蔓迪为第一大单品

国内脱发人群年轻化 带动防脱药品行业高增 米诺地尔深受青睐 蔓迪为第一大单品

国内脱发人群数量庞大且呈现年轻化趋势,同时随着健康意识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外貌和形象,近年来我国防脱药品市场快速扩容。

2025年06月28日
我国体外诊断行业:免疫诊断为第一大市场市场 国产替代进程有望加速推进

我国体外诊断行业:免疫诊断为第一大市场市场 国产替代进程有望加速推进

2018-2022年,在我国医疗健康水平持续提升、居民生活水平改善及健康意识增强的共同推动下,体外诊断市场规模从604亿元快速扩大至119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4.66%。2023年,受新冠检测试剂需求回落等因素影响,市场规模小幅回调至1185亿元,同比下降1.0%。

2025年06月27日
我国健康管理行业集聚效应明显 市场竞争多元化 两大因素驱动下市场集中度将提升

我国健康管理行业集聚效应明显 市场竞争多元化 两大因素驱动下市场集中度将提升

随着老龄化程度加深,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等慢性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2019年,我国18岁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达27.5%、糖尿病患病率达11.9%、高胆固醇血症患病率达8.2%。2019年我国慢性病死亡人数占居民总死亡人数的比例达到 88.5%。

2025年06月23日
客单价提高促体检行业增长 民营企凭差异化抢占份额 智能化浪潮开启AI新纪元

客单价提高促体检行业增长 民营企凭差异化抢占份额 智能化浪潮开启AI新纪元

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提高,体检市场需求愈发旺盛;同时随着生活水平提升,体检客单价提高,市场规模实现快速增长。公立医院为我国体检市场主导者,其他专业体检机构、民营私立医院通过差异化优势抢占市场,市占率有所提升。近年来,AI辅助诊断发展迅速,体检行业参与者迎合市场变化,纷纷布局AI,体检行业进入智能化发展阶段。

2025年06月23日
我国PTCA球囊扩张导管行业分析:患者基数规模超3亿 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容

我国PTCA球囊扩张导管行业分析:患者基数规模超3亿 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容

随着心血管病患病人口数持续增加,冠脉介入治疗手段不断普及,基层医院快速发展、国家组织器械耗材带量采购以及国产医疗器械崛起,我国PTCA球囊扩张导管行业市场规模稳步扩大。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PTCA球囊扩张导管行业市场规模达到10.59亿元,预计203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2.74亿元,2021-2030年GAG

2025年06月23日
硬脑(脊)膜补片行业:人工合成材料市场空间广阔 集采带来价格下探、高国产化率

硬脑(脊)膜补片行业:人工合成材料市场空间广阔 集采带来价格下探、高国产化率

随着颅内手术量逐步增加,国内硬脑(脊)膜补片市场规模呈现增长态势。目前,我国动物源性材料硬脑(脊)膜补片占比超80%,人工合成材料占比不足20%。随着可吸收材料、可降解材料、再生医学材料等新型材料的发展,人工合成材料应用加速渗透,目前除贝朗、强生等跨国巨头外,迈普医学、佰仁医疗等国内创新企业也推出了相关产品,人工合成材

2025年06月1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